自今年2月1日“家电下乡”政策在全国实施以来,各家电企业纷纷抢抓机遇,加大开拓农村市场的力度,农村家电消费迅速升温,这一政策的出台在促进家电产品生产、销售等方面显现出积极成果。
“对企业来说,这一政策的推出既是商机也是生机,不抓住这一市场,很难有大的发展。这对扩内需、促就业、保增长都有积极意义。扩大‘家电下乡’,将使家电企业在出口不利情况下,能及时将企业经营策略调整到国内市场上来,促进家电市场及消费需求的良性发展。”中国家用电器协会副秘书长徐东生说。
徐东生认为,“家电下乡”政策给家电行业带来了几个利好。第一,有利于家电行业实现“保增长”目标,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家电业是出口依存度比较高的行业,去年以来,我国家电企业出口下滑、出口的家电单台价格也在下降,出口量比上年同期至少降低了两成。“家电下乡”政策出台后,国内市场保持了不错的增长势头,不少企业的城乡市场销售比例从原来的“七三开”(城市市场占七成,农村市场占三成)基本转向“五五开”甚至“三七开”。第二,“家电下乡”的政策为企业应对危机提供了政策支持,很多家电企业在这一轮发展中赢得了新的市场。第三,各家电企业更重视产品质量、服务质量,更重视节能环保。为了适应农村市场的需求,家电企业结合农村的生活特点,在稳压、运输加固等方面做了细节设计的调整,同时,也更重视节能环保的导向,“家电下乡”产品的节能水平比以往销售的家电产品节能水平更高。“在产品设计方面,协会提倡更简洁实用,一些可有可无的附加功能可以省略,尽量用更实用的面板材料,从而保证价廉物美。”第四,这一政策的推广也大大促进了流通企业的发展。由于农村消费者比较分散,各流通企业也加大了售后服务网点的建设,提高售后服务网点的覆盖率,通过开通24小时服务电话、提供周转机等方式,提高消费者的满意度,让农民真正得到实惠。
作为世界家电生产、出口第一大国,我国拥有大大小小超过12万家电企业。“家电下乡”政策出台后,各大家电企业快速反应,很快跟上。2007年“家电下乡”工作在山东、河南、四川3个省先期试点,海尔、海信、长虹、美菱、新飞等知名家电企业就加大了对农村市场的开拓力度。徐东生说,“虽然还在试点期,但没中标的企业反映很难做市场,他们都希望尽快加入到‘家电下乡’的行列。”经过后来两次扩大招标后,更多企业成为中标企业,来分享农村家电消费这个大蛋糕。
中国家电协会在调研中发现,除了大型家电企业在抢抓商机中加快了调整升级步伐,一些中小家电企业也得到了快速发展。比如索伊、尊贵、欧凯等,这些企业抓住商机,深耕农村市场,通过抓住“家电下乡”机遇,企业迈出了重要步伐,增量超过了预期。
农村家电消费市场从2004年起开始启动,这几年逐步兴起,基本保持了每年20%到30%的增幅,增速已超过城市市场。在城市,家电消费更多的是“更新市场”,基本是升级换代,而在农村,则是新增市场,实现的是增量。
目前,农村家电的普及程度相当于城市上世纪80年代的水平。徐东生给了一组数字,在农村,洗衣机的普及率是50%,冰箱的普及率是20%,空调的普及率是8%。通过4年实施“家电下乡”政策的推动,农村家电的保有量将大大提高。“这个蛋糕很大,商务部预计这4年将产生家电销售额900亿元!中国的市场很大,是多层次的,总有市场缝隙,每个企业都可以找到合适位置。随着农村消费市场的进一步成熟,各家电企业必须花更大力气,提升质量、优化服务,更加细致地深耕这一市场。”
记者了解到,“家电下乡”的产品在农村市场增长很快,其中冰箱从年初的每天销量1万台增长到现在高峰时每天7万至8万台,增速让人吃惊,“家电下乡”政策撬动了巨大的农村市场。
今年2至5月,全国“家电下乡”产品销售量由88万件增加到223万件,月均增长36%;销售额由13亿元增加到40亿元,月均增长45%。同时,家电下乡产品生产稳步增长。今年2月以来,“家电下乡”产品生产中标企业增加,下乡产品生产稳步增长。而且,“家电下乡”品种及生产企业更趋多元化,农民可选择的各类产品品种、价位多样,购买时选择余地大。同时,由于每类产品都有多个厂家、多个品牌的产品参与竞争,有利于稳定价格,提高质量。
“家电下乡”产品产销两旺,必然带动上游原材料行业、劳动就业的增长,进一步促进用电和其他消费的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