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要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语音朗读|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09年6月21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中控科技集团:
坚持自主创新 打造领先优势
本报记者 黄全斌

  创建于1993年的中控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依托高校科技力量,自主研发DCS,为我国自动化领域打破国外企业技术垄断作出了卓越贡献。

  今年4月底,由中控集团自主研发、自主设计、自主施工的500万吨级炼油装置自动化控制系统,在中石化武汉分公司的大型石化主装置上得到成功应用,顺利通过鉴定验收。这次中控集团中石化项目的成功,标志着国产控制系统第一次成功进入大型石油化工关键主装置,打破了国外产品几十年来在大型炼油装置上的DCS垄断。截至目前,应用中控集团自动控制系统的企业已超过8000家,涉及的行业包括石化、化工、电力、冶金、建材、造纸、啤酒等,以及智能交通、水处理、教育等公共事业部门。

  在研发自动化控制系统装置的同时,中控集团还积极参加标准制定。2000年,中控集团就成立了标准与规范化委员会。到2003年,其主持制定的EPA标准成为国家标准,并向国际标准化组织推荐。2007年,该标准正式成为国际标准。在制定EPA标准的过程中,他们共申请了27项发明专利。

  中控集团是1993年由浙江大学科研人员创办的股份制高科技企业。从创业开始,中控集团就坚持走自主创新之路,致力于通过高新技术成果产业化,发展我国的自动化产业。中控集团总裁金建祥告诉记者,控制系统等重大装备的国产化,不仅能打破国外的技术封锁和市场垄断局面,大幅度降低采购成本,而且适应了国家重要产业安全保障的需要。

  他们还先后与中国石油大学(华东)、东北大学等24所高校共建实验室,共同承担国家重大项目,研发新产品,其中合作承担“十五”攻关项目3项、国家“863”项目5项,合作成果获省部级以上奖励13项。目前,公司2000多名员工中,研发人员占30%以上。经过10多年积累,中控先后获得专利201项(其中发明专利134项)、软件产品登记105项。

  创业以来的16年内,中控集团在国内自动化领域创造了多个第一:在国内首先推出1:1热冗余DCS系统。所谓的冗余系统,就是由两套系统组成,一套工作,一套备用,整套系统的可靠性大大提高,产品与国外系统在性能和可靠性方面相当;推出第一台无纸无笔的记录仪,现在已基本替代了纸笔记录仪的使用;推出第一块现场总线圆卡,使国内仪表的档次得到了很大提升;第一个推出了先进控制和优化软件的系列产品;第一个把现场软件技术应用于隧道的监控等等。

  目前,中控集团的产品也从单一的DCS,发展到以自动化技术、网络技术、软件技术和电气技术为核心,涉及工厂自动化、公用工程信息化、先进装备自动化3个领域的几十种系列产品。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语音朗读 放大 缩小 默认

您对这篇文章的满意度

非常满意基本满意不太满意很不满意不做评价

对此文章发表评论

用户名:密码:匿名发表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