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理论周刊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语音朗读|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09年6月8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切实提高企业市场竞争力
刘继峰

  去年以来,国际金融市场急剧动荡,世界经济增长明显放缓,国际经济环境中不稳定因素明显增多,对我国经济的影响逐步显现,部分企业尤其是中小外向型企业发展面临一定困难。但要看到,我国经济发展的基本态势没有发生根本变化,中央及时采取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果断出台了一系列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的有针对性的政策措施,我国经济在世界各国经济增长中仍然处在前列;经济发展的优势条件没有发生根本变化,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已基本建立,改革开放以来的持续快速发展为我国打下了应对各种风险和挑战的坚实物质基础;工业化、城镇化加快发展的趋势没有发生根本变化,经济发展的内在动力依然强劲;我国发展的外部环境没有发生根本变化,和平、发展、合作仍然是当今世界的潮流,全球经济面临的调整和重组也为我国经济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

  也要看到,在美国次贷危机引发国际金融危机的大背景下,全球产业和企业面临重新洗牌,国际市场正在悄然变化,这同时也为我国企业提供了难得的机会和广阔的市场发展空间。比如,国际金融危机逐渐改变着欧美民众的消费习惯和消费方式,消费能力的下降使他们对传统日用消费品的需求下降,但对商品的选择往往更加注重性价比,从而使一些企业得以寻求新的业务增长点。再如,国际市场近期虽然有所收缩,但中东和东欧等新兴市场仍然具有较大的回旋余地。此外,随着一批国际大企业陷入困境,欧美传统市场出现部分空当,一些海外行业巨头资产大幅缩水,也为不少国内企业实现低成本拓展提供了良机。

  还要看到,尽管外需收缩导致一些企业出口减少,然而,我国产品仍有成本及性价比等综合优势。尤其是不少企业近年来主动转型升级,努力形成多元化的产品结构,着力拓展海外营销渠道,不仅大大提升了市场竞争力,而且为进一步开拓市场打下了坚实基础。同时,为了保持出口稳定增长,中央出台了一系列政策,财政、银行、保险、海关、商检等宏观管理部门和各级政府也相应采取了积极的配套措施,都为企业应对挑战、开拓市场提供了良好条件。

  因此,广大企业既要充分估计国际环境的复杂性和严峻性,增强忧患意识,又要正确认识企业面临的有利条件和积极因素,坚定信心,迎难而上,化压力为动力,变挑战为机遇,发挥主动性、创造性,着力提高企业素质和市场竞争力,努力保持企业生产经营的好势头。

  值得注意的是,在国际金融危机面前,一些企业受到的影响较小,而一些企业受到的影响则相对较大;一些企业在机遇面前继续前进并不断壮大,而也有一小部分企业面对新挑战新机遇无所适从。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企业的影响在很大程度上源于外部需求不足。从这个角度来观察,抵御危机和捕捉机遇的能力也在某种程度上说明个别出口型企业适应市场变化能力不足。这种不足主要体现在3个方面:一是对国内市场的关注不够。一些企业长期以来过度依赖外部市场,而忽视了国内市场巨大潜力。二是市场细分不够。市场需求可以细分为国内市场和国外市场、低端市场和高端市场、长期市场和短期市场等。细分市场需求有助于企业优化产品结构,适应市场变化,提高企业化解风险的能力。三是创新能力不够。可以说,正是这些能力的不足,使得国际金融危机对这些企业的冲击较大。提高企业素质和市场竞争力,增强适应市场变化和抵御风险的能力,就要有针对性地提高企业在这些方面的能力。

  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是当前和今后很长一段时间非常紧迫的任务。事实证明,核心技术是引不来的。如果不努力提高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不努力提高企业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就很可能陷入“技术引进—技术落后”,“再引进—再落后”的恶性循环之中,而这种恶性循环的直接后果,就是在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的背景下,企业丢失市场控制权、利润控制权和收益控制权。因此,各类企业要苦练内功,加快自主创新,优化产品结构,提升产品质量,增强开拓市场的能力。要更加积极主动地推进自主创新,加快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不断提高企业发展质量和效益;通过改善企业经营管理,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生产成本,努力取得生产经营的新成绩。沿海地区连接国内外市场,企业活力较强,要坚持对外开放,锐意开拓创新,把调整结构与开拓市场结合起来,把利用国际市场与国内市场结合起来,面向国际市场提升水平,面向国内市场深挖潜力,增强适应市场变化和抵御风险的能力,在竞争中获得新的发展优势。

  各项宏观经济政策也要有利于企业发展,要从财税、金融、贸易、产业等方面采取多种政策措施,积极推动企业兼并重组,支持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发展。一是加强战略引导;二是加强政策激励,鼓励企业创新投资,并运用财政、金融、税收等手段提供相应的支持;三是促进环境优化,切实完善对技术研发项目的科研成果的动态跟踪,明确知识产权归属与转让利益的分配机制,促进技术转让和知识产权成果的产业转化。    (作者单位:中国政法大学)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语音朗读 放大 缩小 默认

您对这篇文章的满意度

非常满意基本满意不太满意很不满意不做评价

对此文章发表评论

用户名:密码:匿名发表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