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版:特别报道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语音朗读|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09年5月13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灾后一年看重建
四川绵阳:抓住机遇 跨越发展
本报记者 万建民 钟华林
 长虹集团一线车间工人加班加点赶订单。     本报记者 李景录摄

  虽然经历了大地震,2008年绵阳工业依然保持了9%的增长。

  地震一年后重访四川绵阳,首先得到证实的就是这一消息。去年5月,绵阳市经委的同志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就表示,绵阳要力保全年工业不滑坡。

  经过广大干部群众的艰苦努力,2008年,绵阳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增加值245.6亿元,同比增长2.6%;实现工业总产值787.34亿元,同比增长9%。

  “如果不是下半年遇上国际金融危机,增长会更多。”绵阳市经委副主任刘伟说,震后3个月,绵阳工业生产就恢复到灾前94%的水平。虽然下半年国际金融危机影响了工业发展,但到今年1月份,绵阳工业就止跌回升,灾后重建的积极效应已经开始显现。

止滑提速 爬坡上行

  一方面培育工业的参天大树,一方面营造工业的生态绿洲,绵阳工业“爬坡上行”动力充足

  在汶川大地震之后不久,又遭遇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对绵阳来说,真可谓雪上加霜。

  汶川大地震中,绵阳工业受灾企业2410户,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受灾户数达793户,占全部规模以上企业(826户)的比重为96%;直接经济损失达到120.8亿元。

  截至目前,793户规模以上受灾企业已有751户恢复生产,占95%,42户未复工的规模以上企业,大多毁损严重,需要易地重建,短期内难以恢复生产。

  “地震之后,我们仅用了3个月时间,工业生产就恢复到震前94%的水平,由2008年5月同比下降45.7%转为8月同比增长7.3%。”刘伟说。但从9月末开始,国际金融危机影响开始凸显,绵阳工业生产又进入下行通道,11月末达到最低点。

  关键时刻,绵阳市委、市政府提出工业要“止滑提速、爬坡上行”,抓要素保障,抓金融支持,千方百计帮助企业解决实际困难。

  长虹的发展可以说是绵阳工业的“晴雨表”。长虹股份有限公司经营管理部部长任宗贵说,在地震灾害和国际金融危机的双重冲击下,2008年长虹集团仍然实现了380亿元的销售收入,同比增长25.4%。更可喜的是,在“家电下乡”等政策效应带动下,3月份长虹的销售收入同比增长10%以上,环比已经止滑。

  不仅市场销售快速恢复,长虹推出新产品的步伐也在加快。4月22日,长虹公司在绵阳总部宣布,首批10余款长虹欧宝丽系列等离子电视在全国各地上市,这标志着我国第一条自主建设、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等离子显示屏生产线正式量产。在等离子显示屏核心技术上的这一突破,将加速长虹向高端制造升级转型。

  “我们一方面支持长虹、攀长钢、九洲、新华等一批大企业大集团全面实施技术改造升级,培育工业的参天大树;另一方面大力培育科技型中小企业,营造工业的生态绿洲。”刘伟说。2008年,绵阳市科技型中小企业户数已经超过1000户,高新技术企业总产值占到工业总产值的46%以上。这为绵阳工业“爬坡上行”提供了强大的动力。

  最新的统计数据传达出积极的信号。在连续数月下滑后,2月份绵阳工业用电量首次出现同比环比双双正增长,当月工业用电量同比上升9.34%,环比上升3.81%。一季度,绵阳规模以上工业完成增加值69.8亿元,同比增长9.3%,完成工业总产值220.13亿元,同比增长11%。

  这说明,绵阳工业生产开始止滑提速,爬坡上行。

一主三化 工业为重

  强调以工业为主导,以工业化支撑新型城镇化、引领农业现代化、带动三次产业发展,理清发展思路的绵阳,正走出地震伤痛,坚定前行

  “止滑提速”只是应对眼前困难的举措,绵阳要加快发展,必须从根本上重振工业雄风。

  从四川全省来看,随着长虹等几家大企业进入结构调整期,绵阳的工业地位在下降。2001年,绵阳经济总量和工业总量均位居四川省第二,到了2008年,绵阳经济总量仍位居第二,工业总量却降到了第六位。与德阳相比,绵阳的地区生产总值高出60多亿元,但工业增加值却低了100多亿元。

  这样的局面,显然和绵阳作为老牌工业城市、全国惟一科技城的地位不相称。深入调研后,绵阳市委、市政府提出经济发展“一主三化”的思路,即坚持以工业为主导,以工业化支撑新型城镇化、引领农业现代化、带动三次产业发展。

  绵阳市委书记吴靖平在分析经济形势时说,落实“一主三化”思路,必须由“三个加强”来支撑。一是要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把绵阳建成川西北综合交通枢纽。二是要加强开放合作。一方面要做好存量,把现有企业做强做大做优;另一方面要以自身的资源禀赋、区位和产业优势为基础,扩大开放、承接东部产业转移。三是要加强科技教育。发挥绵阳科技优势,做好高新技术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工作。

  “物流环境是制约绵阳工业化进程的一个瓶颈。”刘伟说,把绵阳建成川西北综合交通枢纽,对承接产业转移、招商引资都有重要的意义。目前,绵(阳)遂(宁)高速、成(都)什(邡)绵(阳)高速、绵(阳)成(都)乐(山)城际铁路已经顺利开工,加上已经建成的绵阳机场、宝成铁路、成绵高速、绵渝高等级公路等,四通八达的立体交通运输网络为绵阳全面融入成渝经济区创造了良好条件。

  开放合作是绵阳多年发展的成功经验。近年来,绵阳成功引入法国拉法基集团等世界500强企业。汶川大地震之后,绵阳又积极实施“海外领军人才引进工程”,已有多位具有国际水平的专家级人才引入绵阳。以长虹为代表的众多绵阳企业在全国布局,统筹利用资源,为绵阳培育了电子信息、消费食品、精细化工等一批支柱产业。

  科技资源是绵阳工业发展重要的优势,这里是全国惟一的科技城,已建成国家重点实验室5个、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4个、各级生产力促进中心10家、各类专业孵化器12家,转化高新技术成果近2000项,建成孵化高科技项目737个,初步形成了资源共享、优势互补、通联全国的区域创新体系。

  更为重要的是,绵阳把科技资源和金融资源紧密结合,为撬动产业发展创造了良好条件。2008年12月16日,西部地区第一只产业投资基金“绵阳科技城产业投资基金”正式成立,主要投资于高新技术产业、军转民产业、环保产业、与绵阳科技城建设相关的产业及其他行业中具有成长性的企业。此外,绵阳还吸引了中财保险等26家保险企业和招商银行、交通银行、上海浦发银行、福建兴业银行等多家银行设立分支机构,基本形成了银政企互动共赢的良好局面,投融资体系比较健全。

  “强调以工业为主导,符合现代经济发展规律,符合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也是理清绵阳发展思路的需要。”吴靖平说。理清发展思路的绵阳,正走出地震伤痛,坚定前行。

灾后重建 机遇良多

  机遇来自尊重科学、遵循经济规律对生产力进行重新布局和规划;还来自灾后重建中大量的新增投资以及科学的投资理念

  灾后重建,对绵阳来说不是简单的恢复,而是跨越式发展的一个重大机遇。

  机遇首先来自尊重科学、遵循经济规律对生产力进行重新布局和规划。“灾后重建,使我们能够站在今天的高度对绵阳的生产力布局重新进行科学规划,能够把产业、城市、土地和环境保护4个规划放在一起统筹考虑。”绵阳市发展改革委副主任谭岗说。

  地震发生不到20天,绵阳市就调集100多名干部,全面启动灾后重建规划编制工作。“国家、四川省、绵阳市和各县市区四级规划同时编制,解决了对接问题。”谭岗说。

  在工业重建中,优化布局和集聚发展是一条重要的原则。以攀长钢公司重建为例,这家重点国有企业原先分散在江油的4个乡镇,布局不合理,物流和管理成本很高,技改也有很多困难。“按照规划,公司将投入53.6亿元,新建2000亩生产基地,逐步把分散的基地集中到总部周边。”谭岗说,这样一来,企业的配套将更加有序,物流成本将大大降低,管理水平也能有一个质的提升。

  结合灾后恢复重建,统筹规划各类工业园区和工业集中发展区,将有效推进绵阳工业集聚集约发展。刘伟介绍说,按照一个县(市、区)重点规划建设一个工业园区(集中发展区),一个园区确定1个主导产业,2到3个配套产业的原则,绵阳将大力加快产业园区发展。

  机遇还来自灾后重建中大量的新增投资,以及科学的投资理念。绵阳纳入灾后重建各项规划的项目6999个,总投资2608.4亿元,其中工业项目755个。短短2至3年内如此密集的巨额投资,带来的机遇可想而知。

  2008年10月23日,九洲电器集团空管系统科研生产基地等196个重点项目在绵阳集体开工,总投资达306亿元,其中工业项目30个、投资额102亿元,基础设施项目166个、投资额204亿元。

  “这将有力提升我们未来的竞争实力。”九洲电器集团宣传部副部长周冰说。去年底,他们中标了国家村村通项目直接卫星接收设备55万台的大单,生产任务非常饱满,仅数字设备车间就新增了200个工作岗位。现在公司新增的投资主要投向研发和高端制造。

  “能省的地方要尽量省,但研发上的投资绝对不能减。”长虹公司经营管理部部长任宗贵说,长虹缩减了很多开支,但对于自主创新的等离子显示屏生产线的投入,丝毫没有减少。

  “把促进产业升级和承接产业转移相结合,是新增工业投资的重要原则。”刘伟说,山东、河南、河北、辽宁四省对口支援绵阳,不仅带来了很多大项目,还帮助建设合作产业园,为绵阳未来发展带来了难得的机遇。

下一篇 4 语音朗读 放大 缩小 默认

您对这篇文章的满意度

非常满意基本满意不太满意很不满意不做评价

对此文章发表评论

用户名:密码:匿名发表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