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版:综合新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语音朗读|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09年5月6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灾后一年看重建·农业篇
促稳粮增收 强发展基础
本报记者 鲍晓倩 金 晶

  重访灾区,无论走到哪里,都能感受到一种热情而迫切的努力,那就是想尽一切办法保证农业增产农民增收,这是这片土地上的农民开始新生活的希望

  5月的四川大地,大片的小麦和油菜已渐成熟,进入收割时节。田野间的绿色传递同一个信息:这片土地上新的收获,给灾区农民带来了新的希望!

  在著名的“中国大蒜基地镇”四川省彭州市隆丰镇,双埝社区7组的王安如已经品尝到丰收的喜悦,她家收获的7000多斤蒜薹,已经全部在隆丰大蒜市场卖出去了。

  汶川大地震让大蒜市场损毁严重,镇里赶在三四月份蒜薹上市之前,把市场重新建起来了。“去年地震后,蒜薹一毛钱一斤都没人买,今年河南、贵州、江苏等地买蒜薹的都来了,卖到三四块钱一斤!”王安如去年年底已经搬进新房,今年的好收成让她心里更踏实了,卖蒜薹的收入接近2万元,收完种蒜后,还能再种一茬番茄、黄瓜和四季豆。

  “农业灾后重建,不仅包括农田、农业设施和水利设施,更包括特色农产品生产基地、农业综合服务体系、良种繁育体系等。灾后重建是我们调整优化农业生产力布局的机遇。”四川省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杨新元说,截至目前,四川省共开工农业灾后恢复重建项目340个,其中55个已竣工。

拓宽增产增收渠道

  两个月前,四川省平武县响岩镇同心村的农户们聚在一起,通过一事一议,决定将国家发放的灾毁耕地复垦补助资金集中到一起,租赁机械对连片的灾毁耕地进行复垦治理。如今,平武县自行复垦试点村已有30%以上的农户启动了复垦,不少已经种下了大春播种的种苗。

  汶川大地震导致绵阳市64.92万亩农田损毁,影响到北川、安县、平武等地4万多户农民。“对灾毁程度较轻的耕地,我们鼓励农民自行组织整理复垦,给予一定资金补贴;对灾毁程度较重的,我们则专项开发工程复垦项目。”绵阳市委农办副主任、重建委办副主任王春介绍说,受损耕地复垦整理从去年10月开始启动,到今年底能够恢复60%以上,将在2010年内全面完成。

  灾毁耕地复垦后,耕作条件和耕地质量将得到提高。据绵阳市国土局测算,按每亩复垦后增产粮食45公斤计,耕地复垦整理完成后,每年可新增粮食2万吨以上。

  2008年,四川省粮食产量重新跃上了350亿公斤台阶,增产10亿公斤以上,全省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575元,绵阳市农民人均增收高达700多元。大灾之年的增产增收来之不易,因为汶川大地震毕竟给四川省农业带来直接经济损失418.96亿元,493万亩农作物受灾,168.8万亩农田受损,7.6万个大棚设施损坏。

  在什邡市,灾后蔬菜应急育苗厂已经开始育苗。“这是一个标准化建设的育苗厂,将为农民提供各种合格苗种,大大提高农田的亩产效益。”什邡市农业局副局长刘勇说,育苗厂得到了省农业厅资金支持,计划今年6月前全部建成。

  抓紧农田水利设施恢复重建,是灾区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重要保证。根据重建规划,四川省54个重灾县水利灾后恢复重建的投资规模达到377亿元。杨新元说,四川省有2125座损险水库,去年及时恢复大春灌溉供水,实现水稻栽插2941万亩,确保了大灾之年粮食丰收。目前,灾区各地主要渠系已经恢复,能确保今年全省的大春灌溉。“小春丰收在握,对今年的大春,我也充满信心!”     

抓住机遇调产增效

  优化生产力布局和结构调整,已经成为农业灾后重建的一项重要内容。抓住机遇,建设一批专业化、标准化、规模化的优质农产品基地,是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重点

  

  一年后,我们重访重灾区什邡市湔氐镇。这里的黄背木耳产量曾达1.5亿袋,占全国1/4,但菌棚在地震中大部分倒塌损毁。在乡村道路上,一块写着“黄背木耳标准化生产基地————湔氐镇龙泉村”的崭新招牌把我们引领到青山脚下,只见一排排新建的大棚整齐地排列在田野上。

  “建菌棚,农户每亩能拿到4000元补贴。我们改变了以前分散种植的模式,建起标准化生产基地,从引进菌种、施肥到销售都统一管理,还定期进行技术指导。”龙泉村党支部书记刘钢华说,现在农民只管种植,生产基地统一组织,负责把木耳销到全国各地。

  龙泉村的探索,是发生在这片土地上一系列新变化的缩影。优化生产力布局和结构调整,已经成为汶川大地震农业灾后重建的一项重要内容。稳定发展优质粮食、“双低”油菜,大力发展特色经济作物,恢复重建一批专业化、标准化、规模化的优质农产品基地,则是产业结构调整的重点。

  整齐的塑料大棚、明亮的玻璃温室,这是灾后一年记者在都江堰市崇义镇现代生态农业科技示范园看到的景象。崇义镇生态高效种植产业带,是都江堰10万亩现代生态农业集聚区第一批开工建设的项目之一。

  “我们要在农业灾后重建中积极探索平坝区的稳粮增收。都江堰10万亩现代生态农业集聚区由上海市对口援建,力求达到粮食安全、产业稳定、环境保护和农民增收的农业可持续发展效果,确保粮食生产整体经济效益提高2倍以上、产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率80%以上、农民综合年增收20%以上。”四川省农业厅厅长任永昌表示。

  在甘肃陇南和陕西汉中,特色产业的重建成为重要任务。2009年,陇南市新增农业特色产业面积108万亩,核桃、花椒等主导产业实现了适宜区的全覆盖,新增农产品加工企业20家。汉中宁强县着力确保茶叶、中药材、生猪3大产业不减收,保证骨干项目产前有培训,产中有人管,产后能卖出。

  龙头企业的恢复重建和快速发展,正成为带动特色产业基地发展的重要支撑。灾后重建以来,四川绵阳市市级以上龙头企业发展到219个,新增31个。绵阳安县特色养殖带建设进展顺利,仅绵樱公司新上的年加工500万只鸭的生产线,就能带动5000户农民,辐射到安县、北川等地。

创新机制搞活农业

  重建之后,农民相对集中居住,生活方式改变,带来了生产方式改变的契机。重建与发展相结合、与产业支撑相结合,一系列机制创新的探索,给农业发展带来了新气象

  在江油市大康镇星火村,党支部书记金圣翔正带动一场新的变革。

  星火村共有966户、3022人,有544户农房需要重建。“如果单纯把垮了的房子再建起来,就等于放弃了难得的发展机遇。”金圣翔一次次掰着指头给村民算细账,以每户85平方米、每平方米700元计算,除去政府补助、贴息贷款和村委会补助,每户只需另添1万多元就可建起新家。“我们采用大集中的重建模式,与农村城镇化结合起来,集中安置、集中建设、集中居住,节约了500亩土地。” 

  于是,星火村开始了从散居到住小区,从农民到股东、工人的一系列生产生活方式的转变。村里盖起了星火花园小区,规划了医疗站、幼儿园、休闲广场等公共服务设施;组建起农业开发公司,集中成片优化整理,实行土地规模化集约经营。

  灾后重建中,无论统规统建,还是统规自建,异地重建、集中居住都是相当普遍的现象。随着生活方式的改变,农民与土地的关系有了新的变化,生产方式如何相应改变,如何让重建与发展相结合、与产业支撑相结合,是灾区需要探索和破解的新课题。

  借重建机遇,创新机制搞活农业,成为许多永久性安置小区的共同选择。“鹿鸣河畔”依山而建,层叠有致,是彭州磁峰镇鹿坪村562户村民的永久性住房安置点。村民自愿统规统建,将原有宅基地复耕后,可以不掏一分钱获得人均35平方米的新房。

  为了让农民适应灾后新的生产生活方式,“鹿鸣河畔”挂牌成立了农业资源经营专业合作社。鹿坪村的特色产业莲藕、食用菌、猕猴桃种植,都将逐步扩大种植面积。

  “农业恢复重建要与统筹城乡发展相结合,与新农村建设相结合,与新增100亿斤粮食生产能力相结合,与特色效益农业发展相结合……”四川省对农业灾后重建提出了这样的要求。创新机制,在几个结合中显得尤为重要。

  左图 5月5日,四川都江堰市蒲阳镇花溪村村民正忙着整理大棚。当地群众不等不靠,恢复生产,春种蔬菜长势良好。  

    本报记者 李景录 李江天摄影报道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语音朗读 放大 缩小 默认

您对这篇文章的满意度

非常满意基本满意不太满意很不满意不做评价

对此文章发表评论

用户名:密码:匿名发表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