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版:企业新闻 上一版3  
 
标题导航
 
语音朗读|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2009年4月20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以创业促就业系列报道
在希望的田野上收获创新果实
公司基地的大棚内,工人正在劳作。   本报记者 沈则瑾摄

上海瀛久农业发展有限公司:

  人物:顾慧华

  年龄:33岁

  个人经历:1994年毕业于上海新桥职业技术学校电子信息专业,先后在几家外资企业工作,2006年在上海松江区新浜镇注册成立上海瀛久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和上海森鲜蔬菜专业合作社,现就读于农业大学农村区域发展专业。

  职务:上海瀛久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上海森鲜蔬菜专业合作社总经理

  视点:从收入颇丰的外资企业到回乡创业,成为一名现代农民,顾慧华收获了现代农业的硕果,也书写了自己的精彩人生。在不断创新中,她想把现代企业管理、营销理论“嫁接”到自己的创业实践中,将生态农业做得更大。

  第一次见到顾慧华,记者有些吃惊:这是个整天和泥土打交道的人?一身休闲装,一顶白色运动帽,年轻俏丽,充满活力。顾慧华说,她以前就在一家外资企业从事农业机械销售,每月收入七八千元,3年前自己创业,成立了上海瀛久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和上海森鲜蔬菜专业合作社,干起了有机蔬菜种植与销售。

拾起锄头

把资金“埋”进土里 

  生在农村,长在城里,顾慧华从上海新桥职业技术学校电子信息专业毕业后,找到了理想的工作,从没想过有一天她会干起农活。

  2000年开始接触农业不久后,她就当了母亲,从那时起,她便开始关注食品安全,希望女儿吃到的都是放心食品。2004年,公司派她去上海崇明岛参与日本农协的农业试验项目,负责机械使用的技术指导。她发现,农村大部分年轻人都打工去了,种田的农民年龄大了,对新机械并不感兴趣。农村缺乏善于依靠现代技术发展生态农业的农民,同时,消费者对安全优质食品需求的呼声越来越高。顾慧华渐渐萌生回乡创业的念头。她说,这段经历对日后创业很重要。在这里她认识了一些农业专业技术人员、国外专家和企业家,接触了一些项目,后来合作社主打产品“久留米黄瓜”等就是在这里了解和引种的,最重要的,她还获得了一些专业种植和销售经验。

  2006年7月,顾慧华辞去工作,注册成立了上海瀛久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和上海森鲜蔬菜专业合作社,承租了新浜镇标准化蔬菜基地内的20亩大棚,成为一名专职农民。新浜镇是上海传统农业地区,也是上海市新农村建设9个试点镇之一,顾慧华创业时在这里得到了很好的政策扶持和产业支持。

  虽然一点农活也不会干,但顾慧华的性格是要干就一定干好。她四处拜师,老农民和农学院的教授都成了她的“师傅”。或许因为现在很少有年轻人真心实意学干农活,大家都尽心竭力地教她,很快,她就把农活干得像模像样了。同时,她到处筹措资金,按生态农业对标准化大棚的要求进行改建。把许多钱“埋”进土里,为日后长远发展奠定坚实基础,顾慧华认为值得。

  现在,顾慧华种苗育苗的基质是从国外进口的无菌基质,种子来自荷兰、日本,地膜来自美国,她花大价钱从国外买来对人体无害的生物菌制剂改善土壤。她说:“这样土壤会一年比一年好,生产出来的产品才是真正有机的,不光好看好吃,营养价值也成倍提高。”她打算每年一有钱就改造大棚,所有的大棚都生产有机蔬菜瓜果,把规模做上去,成本降下来,让更多人吃上她种的有机蔬菜瓜果。

  在父母和爱人的支持下,她把小家也安到了新浜镇,“我干农活上瘾,休息日在家也呆不住,就对女儿说,‘宝贝,妈妈带你去大棚’。我干活,女儿在旁边玩得很开心。”

不断创新

打开市场新局面

  创业之初,顾慧华清醒地意识到,创新对她这样一个微型企业而言,关乎生死存亡。

  首先是产品创新,她引进的“久留米黄瓜”是在日本农产品领域屡获大奖的优良品种,附加值高,市场前景广阔,每亩净收入可达1万元左右,比普通品种增收约2000元。为了让产品有更好的品质,顾慧华认真研究和比较各国种子的生长情况和肥料的施行效果,从中选出长期供货商。这花了她1年心血。掌握关键技术后,顾慧华的大棚不断生产出新品种,五彩奥运南瓜、大黑茄子、迷你冬瓜和巧克力番茄,品种有40多种,她会根据季节轮茬种植十余个品种,一年四季口味常新。

  其次是生产方式创新。在种植技术上,顾慧华做了很多改进和探索,例如,采用滴灌技术种植草莓,冬瓜立体栽培等。她还买来乳品厂封口不严不能出厂的奶发酵了滴灌黄瓜。干活时,她喜欢放音乐,她说自己听了高兴,植物也会长得更好。

  第三是销售模式创新。一般农户收获后都直接批发给收购商,虽然减轻了销售压力,但降低了产品附加值,缩小了利润空间。顾慧华走的是自产自销、高端产品精品化发展之路。刚开始,顾慧华开着车把蔬菜瓜果送给朋友品尝,得到了各方面的好评,第一年她的销售额为20多万元,虽然没有利润,但市场在她顽强的努力下逐渐打开。

  第二年,顾慧华建起了自己的营销网络,保证蔬菜瓜果3小时内配送到达(现只限于松江周边地区),从田间送到客户手中,不进超市卖场,没有中间环节,她的客户主要是酒店、公司,只要提前预订,她随摘随送。虽然有机产品价格高于市售产品很多,但因为满足了高端客户新鲜、安全的要求,每天还是供不应求。

扩大规模

像卖礼品一样卖农产品

  顾慧华卖农产品就像卖礼品一样,她说,这既是为了满足部分高端顾客讲究绿色、健康的消费心理,也是为了组合进家乡更多的农副产品,带动更多乡亲就业。

  现在,顾慧华每天至少能接到几十份订单,节假日会接到上百份订单。生产跟不上销售,她就有选择性地将芦笋、甘蓝等蔬菜品种分包给种植基地内其他农户种植,自己负责种苗提供、技术指导、质量控制和产品销售等;新浜镇盛产优质大米、草鸡蛋等其他特色农副产品,她就在周边寻找有一定市场知名度、符合质量标准的供货商,统一以自己的品牌包装销售,既扩大了产品规模,又有效地解决了农户的市场风险,提高了农户的收入。她的礼品包装主要采用竹篮,既环保又利于保鲜,顾客对产品新鲜度可一目了然。她动员当地一些空闲在家的老师傅帮着编竹篮,目前,顾慧华的合作社已带动了50多人就业。

  如今,顾慧华已陆续投资了一两百万元,今年的销售额将达500万元,虽然离收回投资还有很长时间,但顾慧华并不在意,她将眼光放得非常远。今年在镇政府支持下,顾慧华要把周边的几个大棚都租下来,种植面积将扩大到200亩左右。她有很多想法:想开20家左右会员制的有机果蔬直营店,名字就叫“森鲜馆”;在大棚里装上摄像头,让客户随时可以看到有机蔬菜瓜果是怎样栽培的;与人合作,人家开饭店办农家乐搞度假村,她提供有机蔬菜瓜果,让客人到基地去采摘,甚至可以在她那里投资一亩三分地,尝尝当现代农民的滋味……

  她欢迎大学生到她的基地模拟创业,租一畦地干半年,在收获一季蔬菜瓜果的同时,确认一下自己是否做好了吃苦的准备。她微笑着说,“创业,最重要的是要有激情、理想和脚踏实地的干劲。”□ 本报记者 沈则瑾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语音朗读 放大 缩小 默认

您对这篇文章的满意度

非常满意基本满意不太满意很不满意不做评价

对此文章发表评论

用户名:密码:匿名发表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