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经济学家的茶座上,星火案例或许会被归纳为某种模式、某种战略,或许被总结为某种经验。模式也行,战略也好,还是经验也罢,都是大家见仁见智。作为当事人,我亲历了星火发展史上的3件大事:
第一件大事是1999年至2001年的3年改革脱困。假如没有这3年,星火的体制和机制性障碍恐怕难以消除。2001年11月14日,甘肃省国有企业扭亏脱困现场会在星火厂一个中型车间召开,当时李维谦站在机床旁介绍经验,与会代表现场见证了星火重新焕发的生机,这是史无前例的。尽管寒风刺骨,我却感受到了涌动的暖暖春意。
第二件大事是2002年6月26日,星火机床有限责任公司正式挂牌。这一天,甘肃省国有企业改革现场会还是在那个中型车间召开,李维谦依然站在机床旁介绍改制经过和操作方案。从此,星火机床一发不可收拾,连续6年保持了销售收入50%以上的增幅,经济效益处于同行业前3名。
第三件大事是2003年春天,“星火大家园”的启动建设。这些年,星火职工收入平均增长15%,2008年人均3.5万元,今年要达到4万元。改革创新让职工群众体会到什么是以人为本、和谐发展、安居乐业的“星火大家园”。
后来发生的许多大事说不完。2006年12月,星火90%控股兰州机床厂;2007年1月,星火出资30%与德国亨利安公司组建精密传动贸易公司;2008年10月,星火机床以现金形式收购法国索玛机床公司81%的股权。与此同时,星火收购德国亨利安公司25%的股权,双方还将在中国合资组建精密传动制造公司,星火拥有该公司75%的股权。
创新成果更是不断涌现,从数控轧辊车床、轧辊磨床、数控立车,到2007年6月通过科技部组织的“863”大型数控超精密菲涅尔透镜加工设备的验收,“SPARK”数控车床被评为中国名牌,建立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
俗话说,十年磨一剑。星火磨炼出什么呢?我觉得,首先是磨炼出一支优秀的管理团队。企业领导人还是那几个人,但今非昔比,他们是学习力极强的管理团队。李维谦大学读的是机械制造,这几年在职攻读了管理学,以一口流利的英语走遍世界,打通了星火中西合作交流的通道。党委书记、副总经理王永革,副总经理蒋保权,更是干中学、学中干,生产营销、资本运作、产权交易、科研开发等行行历练。进入星火管理团队的新面孔也都是同业中的高手。
其次是磨炼出一支优秀的职工队伍。企业每年都要进一批硕士、博士,每年要派员工去美国、日本、瑞典、德国、意大利、英国和法国学习深造。培训,被星火员工认为是最大的福利。
第三,磨炼出一套适应市场竞争的思维模式。星火员工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概括出适合自己的“高、大、精、专、非”主线战略和“普、特、难、套、量”副线战略;在自主创新上,树立了弱势企业敢为人先的理念;在设计方针上,他们采用模块重构法,实现了设计资源、制造资源和系统集成的整合,提升了产品品质。2007年,星火组建了区域产学研技术创新联盟,科技资源得以共享。自主创新提升了星火在市场的话语权。
星火的故事还在发生,还在不断演绎着,可谓“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对我来说,这不是点评,是我对星火人的真实感受,也是对星火发生的一切的真实体验。
(作者系甘肃省经济委员会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