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版:经营之道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语音朗读|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09年4月18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重拾信心,不言“不行”
不为失败找理由
  在星火机床车间,一位技工正专心致志地加工齿轮。 石广谋摄

  “‘信心比黄金更重要’,我对这句话有着格外深刻的体会。”李维谦说。

  1996年,星火机床厂与全国许多企业一样,生产“吃不饱”。效益严重滑坡,企业负债累累。年近不惑的李维谦出任星火机床厂厂长兼总工程师。

  上任第二天,李维谦就面临一次危机。“马上要到‘十一’和中秋节了,可厂里的账面上只有20万元,而全厂职工一个月的工资至少得80万元,企业生产又需要资金,银行已停止给星火贷款。”工人们给李维谦起外号叫“李没钱”、“李(里)外欠”,一着急,他嘴上起了泡。“当时星火厂没钱、没人才、没产品、没市场,有人劝我别着急,说‘这个厂谁来也好不了’。”

  是否存在“谁来了都好不了”的企业?“没有钱我们可以给政策,没有人才我们可以自己培养,没有新产品我们可以自己研发,没有市场就用新产品打开市场。星火一定会好起来的,只是时间问题。”李维谦通过这样的讨论给职工树立信心。

  “1997年、1998年是星火最困难的时候,厂里没多少活,上班发不了多少工资,甚至不发工资,但职工还是按时上下班,还在研发新产品,培养人才。我们用7个月时间生产出了星火历史上最大的4米卧式车床。”李维谦告诉记者,当时到过星火厂的人都给予星火这样的评价:“人心不散,精神不倒”。

  重拾信心之后,星火从实际出发,采取“分路突围”政策,8个车间分别对外揽活,挣点工资。利用这个办法苦苦支撑的同时,全力开展科技创新,开发新产品,规划了“生存、发展、建立星火大家园”三步走战略,使职工坚定了战胜困难的信心。  

  1996年到2000年,星火在极度困难的条件下将别人眼中的许多“不可能”变为“可能”,研制出了轻型卧式车床、TX—028大型球面车床、大型数控卧式车床、低压铸造机等当时在国内领先的产品。

  2001年后,星火主要经济指标每年以50%的速度增长。2008年星火本部当年完成工业总产值6.94亿元,主要指标增幅在61.5%以上。星火及其控股公司当年实现工业销售产值10.3亿元,同比增长71.3%。

  “永不抱怨、永不放弃、永不言败”,如今已成为星火员工的座右铭。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语音朗读 放大 缩小 默认

您对这篇文章的满意度

非常满意基本满意不太满意很不满意不做评价

对此文章发表评论

用户名:密码:匿名发表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