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综合新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语音朗读|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09年4月15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调整信贷结构 促进经济发展”系列报道②
为中小企业提供精细化金融服务
本报记者 刘 畅

  近来,受国际金融危机冲击,制约中小企业发展的融资难问题更加突出。由于中小企业融资具有“短、频、快”的特点,这就要求信贷产品要切实符合企业需求,做到因地制宜、量体裁衣。

  银行业金融机构通过设立中小企业服务专营机构、提高审贷效率、创新金融产品、加强银政合作等方式为中小企业融资提供精细化的服务,在助力中小企业发展方面作出了有益探索。

  2008年6月,招商银行在苏州市设立了小企业信贷中心,同年12月该中心获银监会批准成为全国首家拥有小企业信贷业务专营资格的金融机构。得益于专业化运作方式,招行中小企业业务发展迅速,计划今年向中小企业提供贷款50亿元。全国第一个中小企业专营中心牌照的发放意味着中国银行业在中小企业金融专业化服务方面开始进行探索。

  目前,包括招行、工行、建行在内的几十家银行都设立了这样的机构。工行在建立中小企业专业化经营机构基础上,今年将选择中小企业客户资源丰富的区域,成立了为中小企业金融服务的“专业支行”。截至今年2月底,工行新增中小企业贷款达921.4亿元,占同期新增公司贷款的62%。

  中小企业专营机构的设立,是金融服务按照中小企业的特点和信贷规律进行运作的标志。专营机构大多设在中小企业密集的地区,对当地中小企业的经营状况有详细了解;其次,专营机构是按照准法人、准银行的模式设立,实行独立核算,在经营、管理、运作方面具有独立性,有利于探索适合自身发展的经营模式;第三,专营机构是集营销、风险控制、合规管理于一体的机构,对于中小企业服务有很强的专业性。在这种机制下,银行将更有动力将自身资源向中小企业信贷倾斜。

  除了通过专营机构服务中小企业,各家银行还通过梳理贷款流程,实现贷款发放的规范化管理。中行广东省分行副行长曹立聪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谈到,对中小企业贷款的设计、申报、审批、发放、风险控制等业务按照“流水线”方式批量操作,能明显提高贷款发放的效率和质量。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全国金融机构推出的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的信贷产品超过300项,主要有“出口小企业统借统还贷款”、“工商银协议方式”、“仓单质押贷款”、“中小企业捆绑营销”和“票据包买”等形式,累计信贷规模超过1000亿元,有效提高了中小企业的金融服务水平。

  各家银行除了为中小企业提供贷款外,还和政府部门、担保公司形成合力,破解融资难题。今年2月,广东省中小企业信用担保公司成立,包括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在内的九家银行与再担保公司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这一省级再担保平台将在多个方面为中小企业再担保体系的建立做出尝试。

  记者在深圳采访期间了解到,建行深圳分行通过与深圳市政府、深圳总商会合作,构建中小企业贷款信用平台和风险补偿机制,设立“互保金”,探索解决中小企业中长期融资难问题。这种模式找准了小企业服务与风险控制的结合点,目前正在建行的全国系统范围内进行推广。

  从监管层面来看,人民银行通过不断加强窗口指导和货币政策指引,鼓励金融机构增加对中小企业的信贷投放。监管部门提出,服务中小企业,应坚持区别对待、有保有压,对创新能力强、拥有自主技术、知识产权和品牌的中小企业,为优质大型企业和重点项目稳定提供产品和服务的中小企业,以及国家产业政策支持的其他中小企业,银行应加大信贷支持力度。随着政府部门加大对中小企业金融服务的重视力度,相信中小企业的融资难问题将得到有效缓解。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语音朗读 放大 缩小 默认

您对这篇文章的满意度

非常满意基本满意不太满意很不满意不做评价

对此文章发表评论

用户名:密码:匿名发表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