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新农村-县域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语音朗读|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09年4月7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县域新看点 人均一亩核桃林 户均增收五千元
河北平山县核桃成林效益增
本报记者 雷汉发 通讯员 齐庆三 马利强

如何发展特色现代农业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指出:“要多渠道促进农民增收。大力发展特色现代农业,扶持农产品精深加工和销售,发展农村二三产业,加快小城镇建设,壮大县域经济。”

  特色现代农业是指通过物质技术装备,包括设施农业、精准农业以及鲜活农产品的保鲜、储运、加工技术等,使特色农业、特色产品能够做得更大更强。各地在稳定粮食生产的前提下,都应该大力发展符合本地特点的特色现代农业,从而拓宽农民的增收渠道。

  对一个山区县来说,该如何发展特色现代农业?河北省平山县给出了答案,他们提出了人均1亩核桃林,户均增收5000元的发展目标,其做法值得大家借鉴。

  在河北省平山县回舍镇东庄村,村民李有有望着山坡上的核桃树,笑呵呵地说,“去年俺家山林有3000来棵核桃树挂果,最多的一棵打了3袋核桃,少的也能打1袋多。”带着皮的核桃去年每公斤售价16元,李有有的3000来棵核桃树让他收入了20多万元。

  在国家级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平山县,像李有有这样靠种核桃脱贫致富的人还有很多。近年来,平山县因地制宜发展核桃产业,大力实施扶贫开发,促进了农民脱贫致富、持续增收。平山县的目标是:力争三五年后实现全县人均1亩核桃林,人均增收1800元,按每户人家3口人计算,户均增收超过5000元。 

立足山区特色

  核桃树浑身是宝,耐寒抗旱,特别适宜山区栽植,产出是投入的7倍多。革命老区平山县立足“八山一水一分田”的实际和特色优势,大兴核桃富民产业,使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迫切愿望,变成了清晰可见的思路和实实在在的行动。

  平山县农民有种核桃的习惯。截至2007年底,平山县的核桃种植面积已达8.5万亩、380余万株,规模居河北省第二。与核桃相关的产业也有一定基础。平山县苏家庄乡一家核桃硬壳加工厂,年可生产3000吨超微细粉,主要出口日本,用作轮胎添加剂和精密仪器打磨剂,吨效益最高达6000元,且市场供不应求。

  如何将核桃产业做大做强,实现“科学发展,富民强县”?去年4月,平山县委、县政府把发展特色产业作为县域经济的突破口,抽调千名机关干部深入全县农村蹲点摸底调研。山区群众的增收愿望和核桃产业的巨大潜力,无疑使这个寻求新突破的山区大县觅得曙光。通过调研,决策者们下定决心:举全县之力,全民动员,在岗坡次地、沟谷、地埂推广核桃这一易管理、产业链长、附加值高的经济树种,打造“人均一亩核桃林”、总计40万亩的河北省核桃强县、享誉全国的“核桃之乡”。

  平山县林业局副总工程师杨金亮从事林业工作达30多年,他给记者算了一笔经济账:三五年后,全县核桃栽种面积将达40万亩,人均45株,按挂果期单株产2公斤坚果、每公斤20元估算,人均能增收1800元。

加大资金投入

  平山县按照“突出重点,以点带面,发展基地”的原则,制定年度规划,采取财政补一点、部门助一点、乡村筹一点等办法多渠道筹资。平山县政府每年拿出1000万元专项资金,对土地条件好的无偿提供优质嫁接苗;岗坡次地无偿提供实生苗,每株还给予1.5元整地补助;谁栽种,谁管理,谁受益。

  扶贫开发取得了初步成效。政策“杠杆”加快了核桃产业的发展,平山县形成了政府供苗给补助,农民广植“摇钱树”的可喜局面。康庄村890亩坡地差不多都栽上了核桃树,村集体还在优质核桃区修了一条循环路,准备发展核桃采摘游。刘家会村专门注册成立了绿宝专业合作社,对1548亩核桃统一配肥、统一管理、统一病虫害防治。国家4A级景区驼梁山脚下的合河口村有620口人,前些年栽植的150亩核桃已有2000棵挂果,年均收入达30万元,人均增收480元。去冬今春,在县里补助的基础上,该村又拿出1.8万元,对村民植树打坑和林间管理进行补贴。有了资金的扶持,乡亲们把岗坡旱地全栽上了核桃树。合河口村党支部书记张贵怀喜不自禁,“过几年,新栽的6000棵核桃进入挂果期,全村人均收入水平还能再上一个台阶!”

  去年以来,平山县已投入1800多万元,栽种核桃600余万株,建成500亩以上的核桃基地38个、上千亩基地15个,全县涌现出21个核桃专业村。在苏家庄乡,一个集核桃加工、物流、储藏、展销为一体的产业园区已绘出蓝图,今年起分期开发1500亩荒山荒坡,引进核桃粉、核桃油、核桃皮深加工企业,建设大型核桃仁储藏冷库和产品交易中心。据该乡负责人介绍,园区设计加工能力达2.5万吨,足以解决全县核桃销售难问题,核桃的吨附加值能提高30%。

  图① 免费的优质核桃苗运来了。

  图② 核桃制品琳琅满目,“红地根”品牌深受消费者喜爱。

  图③ 去年核桃实现大丰收。

        本报记者 雷汉发摄

采访感言

找准思路最重要

□ 雷汉发

  河北省平山县是国家级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经济社会发展相对落后,扶贫开发任务艰巨。前些年,平山县曾经组织农民在荒山荒坡上大量开垦梯田,可花费力气不少、产出的粮食不多,而且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开田造地使地表植被受到破坏,一场洪水下来,推倒了田埂,卷走了泥土,得不偿失。究其原因,发展思路不对头。

  通过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活动,平山县委、县政府开始调整发展思路,利用荒山荒坡种植核桃。因为他们意识到,核桃树全身是宝,耐寒抗旱,特别适宜山区栽植,产出是投入的7倍多。实践证明,发展核桃产业至少有3个好处。一是能够帮助老百姓增收,每亩地能栽种核桃45棵,栽后3至4年就到挂果期,亩产能达到90公斤,亩收益可达1800元;第二能改善生态环境,40万亩核桃种下去,就等于为“八山一水一分田”的平山县增加了40万亩生态屏障;第三能够促进两栖产业的形成,由于核桃全身都是宝,果肉和果核都可以深加工,而这个加工过程也就等于传统农业进入了工业化增效阶段,推进了农业产业化。

  当然,光有思路还不行。一家一户的农民难与市场对接,这当中,当地政府的规划和扶持是不可或缺的。而平山县有关部门不仅给农民群众送技术、赠树苗,而且建市场,把外地客商引到农民家门口搞起了营销和加工,保证了农民群众种植核桃能够得到预期的收益。而满意的收益又成了激发农民群众扩大再生产的动力。这就是平山县核桃产业既能够得到农民群众认可,又能够实现良性循环的根本原因。

下一篇 4 语音朗读 放大 缩小 默认

您对这篇文章的满意度

非常满意基本满意不太满意很不满意不做评价

对此文章发表评论

用户名:密码:匿名发表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