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理论与实践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语音朗读|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09年3月2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强化现代农业的物质支撑
汪本国

  农村基础设施是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和农民生产生活改善的重要物质基础。搞好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强化现代农业的物质支撑,对于促进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具有重要意义。

  

  湖北省建始县属于国家级贫困县。这些年来,建始县以农村公路建设为突破口,坚持规划先行,充分发挥规划的统筹指导作用,明确农村公路建设的总体思路、基本原则、建设目标、区域布局和政策措施,以连接国省干线的“出口路”、服务农副产品运输的“经济路”、保障闭塞乡村交通的“畅通路”为重点,强化农村公路建设质量监管,完善扶持农村公共交通发展的政策措施,改善农村公共交通服务,推进农村客运网络化和线路公交化改造,推动城乡客运协调发展,取得了显著成绩,在促进农民收入较快增长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如今,农村公路已成为建始县推进城乡一体化、统筹城乡发展、推动农村产业结构调整、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纽带。

  这几年,建始县委、县政府深刻认识到“要致富,先修路”的重要性,转变观念,加强领导,着眼长远、先易后难、分步实施、逐步推进,切实加强农村公路建设,努力为农民收入提高创造更好环境。制定出台了《建始县交通“十一五”规划》,提出了以公路优化路网建设为重点,全面提升县乡公路等级,向打通周边出口路、村村通油路和水泥路目标迈进,建好高速公路连接线,建好清江景阳河港口,使建始县初步形成“五横两纵”的交通网络新格局,实现干支相接、水陆联运、周边通达的交通运输新格局。目前,建始县的农村交通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公路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取得历史性突破,共有县乡公路、村级公路383条,总里程达2111公里;通组公路2850条,总里程4000多公里。所有乡镇通上公路,建制村公路通达率达87%,53%以上的农村公路实施了水泥(沥青)路。全县形成了以农村公路为支脉,以高速公路、国省干线为主骨架,连贯周边、辐射村镇的“1小时上高速、3小时到县城”的交通经济圈,为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建始县的具体做法主要包括:

  第一,调动各方面力量,多元化筹措建设资金。近年来,建始县制定了“多主体建设、多渠道投入”的方针,出台了10多项优惠和奖励措施,激发起全县上下自发修建农村公路的热情;提出了“路通促发展,通畅促开放”的思路,财政累计投入1亿多元支持农村公路建设。同时,还通过多渠道、多层次、多形式筹措资金,不断健全完善融资平台,鼓励社会集资、企业赞助、个人捐款等,逐步形成了以政府投入为主、农民投工投劳、社会各界广泛参与的多元化筹资体系。现在,建始县的农村公路建设已经走上了多主体投资、多渠道筹资的轨道。

  第二,建立健全4级质量监督体系。针对全县农村公路建设点多、面广、线长、质量管理难度大的实际,建始县形成了4级质量监督体系。县里由交通局监督,乡(镇)由政府把关,村里由村民代表和村委会成员监控,组里有农民监督员在一线巡查。在质量监督过程中,坚持一条村路、一套班子、一抓到底,从工程用料到施工工序,逐项落实,严格实行质量负责终身追究制,确保每一条农村公路都能经得起考验;逐步完善了县、乡、村、组4级监管网络,切实落实了政府监督下的社会监理、企业自检、群众监督的质量保证体系;严把设计关、施工队伍准入关、开工许可关、原材料质量关、检测监督关,层层签订责任状,建立风险抵押制,明确建设、监理、养护等单位的一把手为质量管理责任人;坚持做到对所有路段一律实行挂牌施工,设立公示牌,将施工单位、里程、质量要求、完成时间、责任单位、质量监督员等进行公示,广泛接受社会监督。

  第三,健全交通网络,实施多元管护。统筹城乡路网是推动城乡交通一体化发展的重要工作。这些年来,建始县在注重农村公路建设质量的同时,更加关注农村公路的可持续发展,使城乡路网协调规划、统筹发展。县里先后出台了《建始县农村公路养护管理办法》、《建始县农村公路畅通工程建设管理办法》等规章制度,为农村公路的建设、养护、管理提供制度保障,促进责任体系的落实。目前,建始县逐步落实以县、乡为主的农村公路建管养责任体系,建立以政府投入为主的长期、稳定的农村公路养护筹资机制,确保全县农村公路养护正常化、规范化,努力实现农村公路持续发展。在养护中,把常年养护与季节养护相结合起来,把专业养护与群众养护相结合起来,组建了不同形式的养护队伍,实行家门口包路段,义务养护加定补的办法,进一步提高群众养护公路的积极性,使全县农村公路养护管理工作走上了良性发展的轨道。(作者系湖北建始县委副书记)

下一篇 4 语音朗读 放大 缩小 默认

您对这篇文章的满意度

非常满意基本满意不太满意很不满意不做评价

对此文章发表评论

用户名:密码:匿名发表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