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主改革50年来,西藏自治区的教育、科技、文化、卫生事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迅速发展,谱写了辉煌壮丽的篇章。伴随着这一伟大历史进程,自治区各族群众普遍受益,得到了实惠。
教育体系不断完善
国家和西藏自治区始终高度重视西藏的教育工作,采取有力措施,大力发展教育事业。1952年至2007年间,国家累计投资225.62亿元,各对口支援省市也在人力、物力、财力上给予大力支持,迄今全国已选派7000余名教师援藏,帮助发展西藏教育事业。
在大量投入的推动下,西藏教育设施和办学条件得以大大改善。2000年至2006年,国家共在西藏自治区投入18.5亿元新建和改扩建校舍150万平方米;2004年至2007年建成计算机教室133个,卫星收视点983个,教育资源系统1763个,使西藏大多数中小学校都拥有了现代化教学手段。
站在由全县城最好的房子组成的校园中,米林县米林中心小学负责后勤工作的巴鲁老师告诉记者:“学校的硬件设施已经今非昔比,目前共有1栋教学楼、2栋宿舍楼,还配置了电脑室、语音室,每个学生每周至少可以上一次电脑课。新的电教楼正在建设中,建成后教学条件还会进一步改善。教师素质也不断提高,68名教师全部是大专以上文化程度。”他说,“现在,学校对农牧民的孩子上学实行‘三包’,家长只要把孩子送到学校就行了,不需要缴纳任何费用,学费、吃饭、住宿和校服、被褥甚至牙膏都由学校提供。”
巴鲁老师所说的“三包”政策是从1985年开始实施的。从那年开始,西藏自治区在农牧区实行以寄宿制为主的中小学校办学模式,并对义务教育阶段的农牧民子女实行包吃、包住、包学习费用的“三包”政策。2007年,西藏自治区又全部免除了中小学生学杂费,在全国第一个实现了免费义务教育。
随着教育事业的大发展,西藏现已形成包括幼儿教育、中小学义务教育、中等教育、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成人教育、远程教育、函授教育以及特殊教育等在内的比较完备的现代教育体系。
目前,西藏共有小学884所、初中94所、教育点1237个,在校学生54.7万人。适龄儿童入学率达98.2%,初中入学率达90.97%,已基本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此外,全国有33所学校办有西藏班,到2008年6月底,已招收藏族学生34650人,在校生达17100人,内地西藏班学生的高考升学率达90%以上。与此同时,内地有90余所高校招收西藏学生,已毕业1.5万人,在校5200余人。一大批经济社会发展急需的人才脱颖而出,成为推动西藏发展的生力军。
科技实现跨越式发展
“近年来,西藏科技经费逐年增加,2007年首次突破亿元,2008年达到1.8亿多元。在这1.8亿元的投入中,西藏争取到国家科技经费投入6724万元;自治区安排科技经费8711.6万元;包括援藏经费在内,各地市投入科技经费2945万元。”西藏自治区科技厅厅长马胜杰说。
目前,西藏有科研机构42所,各类学术团体56个,农牧业技术推广机构140多个,科技示范基地和示范点37个,重点实验室5个,工程技术研究中心3个。现有各类专业技术人员4万多人,其中藏族和其他少数民族技术人员占74.04%。2000年至2007年,西藏完成613个重点科研项目,其中国家级重点项目148项。特别是在宇宙射线观测、高原大气研究、青藏高原深部探测、泥石流等地质灾害防治、地热和太阳能等清洁能源开发利用、高原医学研究等领域,西藏的科研成果相当卓著,部分成果在全国乃至全世界居于领先地位。
随着科研经费投入逐年增多,西藏科技事业实现了跨越式发展,科技成果推广力度不断加大,科学技术已经成为西藏经济社会发展、农牧民增收的重要推动力量。2007年,科技对西藏农牧业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已达36%,农牧民成为科技事业发展的重要受益者。
“去年我从优质奶牛繁育站买了头奶牛,自己花了3000元,政府补贴了3000元。当年就受益了,以前的黄牛一天也就产6公斤奶,而良种奶牛一天可以产15公斤奶。即使不算产奶量,光就卖奶牛犊,至少2700元。”家住乃东县昌珠镇色康村的阿旺次仁对记者说。
阿旺次仁所说的良种奶牛学名叫“中国荷斯坦”,是该县从北京的一所农业科研机构引进的优质品种。“以前我们这里农牧民普遍饲养的是黄牛,这种牛产奶量低,牛奶质量较差。2008年,我们开展了黄牛改良工作,利用先进技术引进优质奶牛。这项工作很受农牧民欢迎,因为黄牛一年卖奶的收入大概在2200元左右,而良种奶牛每年卖奶的收入可达8000元左右。农牧民现在更相信科技了,实实在在的收益说服了他们。”山南地区农牧局产业科科长罗宏鹏说。
文化生活日益丰富
民主改革50年来,西藏的文化事业从零起步,日益繁荣。
旧西藏没有现代意义上的出版业,只有几所印刷经书的木刻印经院。而如今,走进西藏的任何一家书店,琳琅满目的藏汉图书和音像制品都会让人目不暇接。经过50年的发展,西藏现有2家图书出版社、2家音像出版社。已出版各类藏汉图书11300余种2.5亿册,其中藏文图书3000多种,《四部医典要注》、《新编藏医药学》、《西藏百科全书》等200多种图书获得全国性奖励。藏文图书连续5年保持20%的增速。西藏音像出版社1989年成立以来,先后出版发行《今日西藏》、《朗玛堆谐》、《西藏轻音乐》、《藏西极地》等各种音像电子出版物100多种,销售发行音像制品33万多盘。近5年音像电子出版连续保持13%的发展速度。
图书发行网络也已经覆盖全区。2002年至2007年,西藏投资1008万元新建、改扩建了35个新华书店,使新华书店总数达到67个;发行单位272家,年发行图书20多万种,发行量4000多万册。此外,还投资1800多万元新建了自治区出版物物流配送中心,日配送图书、报刊、音像、电子出版物5万多种56万册(盘)。
旧西藏仅有清朝末年在拉萨创刊的石印藏文《西藏白话报》,印量不足百份。目前,西藏公开发行的报刊已达57种,其中报纸23种、期刊34种;7个地市都有藏汉文两种报纸。2007年,西藏出版报纸5550万份,期刊267万册,均连续5年保持两位数增长。《西藏研究》、《西藏旅游》等期刊还多次获国家期刊奖提名奖、重点社科期刊奖等奖项。
广播影视业在旧西藏处于空白。50年来,中央和西藏地方财政用于西藏广播影视发展的资金达12亿元,中央有关部门和其他兄弟省市在技术人员和物资器材等方面提供了大力援助,并为西藏培养了大批专业技术人员。到2007年,西藏有广播电视台9座,中波转播发射台39座,100瓦以上调频广播转播发射台76座,50瓦以上电视转播发射台80座,实现了行政村村村通广播电视,广播、电视人口覆盖率分别达到87.8%和88.9%。
在西藏,互联网和手机等新媒体也异军突起,普及率和应用水平不断提高。西藏互联网建设始于1997年,1999年实现宽带上网,2000年创办第一家网站“西藏之窗”。2007年底,西藏已有互联网站760家,互联网用户82858户,网民约20万,占总人口的6%。西藏的移动电话业务始于1993年8月,当时交换机容量仅为4500户,移动基站只有1个,如今移动基站已达8300多个,手机用户达到80万户。新媒体已成为西藏人民了解新闻、获取信息和知识、休闲娱乐的重要渠道,丰富了群众精神文化生活。
随着文化事业的发展,西藏各族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日益丰富,人民群众的文化权益得到了切实保障。
医疗保障覆盖城乡
“跟以前完全不一样了,现在很多农牧民的孩子都是在医院出生的。出生前几天要做B超检查,出生后第4天接种疫苗。”工布江达县巴河镇副镇长向巴泽西说,“实际上,大部分孕妇都可以在怀孕3个月后,开始享受产前、产中和产后的医疗保障。”
从1996年起,西藏在推行新法接生的同时,提倡住院分娩。现在,农牧民孕产妇在各级医疗机构住院分娩发生的费用,都可以在大病统筹基金中实报实销。除此之外,还实行了住院分娩奖励政策。
国家和西藏自治区历来十分重视农牧区的卫生工作。国家对西藏农牧民一直实行独特的免费医疗政策,免费医疗标准先后提高了7次,从1993年的年人均5.5元提高到2008年的年人均140元。近10年来,国家和西藏自治区用于农牧民免费医疗的经费近10亿元。
2003年,西藏自治区党委、政府召开全区农牧民卫生工作会议,作出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农牧区卫生工作的决定》,西藏自治区人民政府以主席令的形式颁布了《西藏自治区农牧区医疗管理暂行办法》,建立和推行以免费医疗为基础,以政府投入为主导,家庭账户、大病统筹和医疗救助相结合的农牧区医疗制度。目前,这一制度已经覆盖全区农牧民。
在此基础上,农牧区医疗卫生队伍的整体素质显著提高。近年来,按照《西藏自治区跨世纪乡村医生培训计划》,已对近千名乡村医生进行了正规培训。各地(市)还通过对口支援,加强了在职卫生管理及技术人员的培训;自治区则重点强化了农牧区产科、疾病预防、医疗管理等在职卫生人员和乡村医生的培训。
在农牧区医疗卫生事业大发展的同时,西藏城镇医疗卫生机构也在医疗、科研、教学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服务能力和服务水平不断提高。自治区及地(市)级医院引进了彩超、核磁共振、肾脏透析仪等大型医疗设备,90%以上医院配备了心电图机和B超等常规设备,广大群众拥有了良好的就医环境和条件。2007年全区医院总诊疗人次473.9万人,住院人数437.9万人,床位使用率达56.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