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版:每周经济看点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语音朗读|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09年2月17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权威声音
全力为新农村建设提供测绘保障服务
国家测绘局局长 徐德明

  2006年,党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后,国家测绘局结合测绘工作实际,找准测绘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结合点,出台了《关于做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测绘保障服务的意见》,明确提出了积极为新农村建设提供测绘保障的政策措施,统筹规划,指导新农村建设测绘保障服务工作;制定印发了《关于贯彻落实做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测绘保障服务工作的意见的通知》,明确了开展新农村建设测绘保障工作的目标、原则、重点任务和全面推进新农村测绘保障工作的具体措施。2008年,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的重大决策部署,及时制定印发了《国家测绘局关于为国家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做好测绘保障服务的若干意见》,把做好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测绘保障工作,加快实施“百镇千村测图”和“一村一图”等测绘保障服务工程列为重要任务之一,要求全国各级测绘部门、各测绘单位采取有力措施,切实加强、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测绘保障工作。

  积极行动,统筹规划,推动新农村测绘工作的开展。测绘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性工作。针对农村的测绘工作十分薄弱,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规划、农村交通水利电力设施建设、村镇建设、生态与环境建设、农业信息化建设、农村防灾减灾等急需测绘提供保障服务。

  科技支撑、试点先行,新农村测绘成果丰硕。为扎实有序地推进全国新农村建设测绘保障服务工作,国家测绘局于2007年、2008年连续两年共组织26个新农村建设测绘保障服务示范项目,累计测绘各类地形图和影像地图7万多幅、建设县域基础地理信息平台9个、开发涉农地理信息服务系统18个。通过试点项目,开展相关技术试验和地理信息服务应用,摸索低成本、高效益采集制作农村地区大比例尺、高分辨率基础地理信息数据技术,建立一套专门针对新农村建设测绘保障的技术体系、标准体系和系列产品模式,编制完成了《新农村建设测绘保障总体规划纲要》、《新农村建设测绘保障服务技术指南》等指导性文件,树立了测绘技术和成果成功应用于涉农工程的典型。

  在国家测绘局的政策指导和示范项目的引领下,全国的新农村建设测绘保障服务工作蓬勃开展。各地测绘部门积极主动提供服务,开展农村基础地图测制、影像地图生产、区域地图编制、实用专题地图制作、县域基础地理信息平台建设和涉农地理信息服务系统开发,全国农村地区测绘成果短缺、更新缓慢的问题较快得到缓解,“一县一图”、“一乡一图”、“一村一图”目标顺利推进,为新农村建设规划、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生态环境治理、基本农田保护、农村信息化建设、防灾减灾、农村旅游开发以及丰富农民的物质文化生活等提供了快捷、实用的测绘保障服务,充分发挥了测绘在新农村建设中的基础性作用,创造了很好的社会效益。

  工程带动、全面推进,将新农村测绘引向深入。为把新农村建设测绘保障服务工作不断引向深入,国家测绘局正积极筹措,着力推动“万村千镇测绘工程”项目的实施,项目内容包括:万村测绘工程、千镇地图工程、百县涉农系统建设工程。

  万村测绘工程————农村基础地理信息数据获取,包括测制农村基础地图和影像地图。计划在全国新农村建设重点区域获取10万个村测图比例尺以1:2000为主的农村基础地理信息。

  千镇地图工程———以地理信息为基础,编制以县、乡行政区域为单位的农村区域地图。计划获取覆盖600万平方公里广大农村地区的卫星遥感影像;完成全国所有县的“一县一图”,每个省份300个乡镇共计9300个乡镇的“一乡一图”。

  百县涉农系统建设工程————建设涉农地理信息系统,主要包括县域基础地理信息系统和涉农地理信息应用服务系统。计划完成全国93个县域基础地理信息系统建设,完成全国93个涉农地理信息应用服务系统建设。

  通过“万村千镇测绘工程”项目的实施,将极大地改变我国广大农村地区测绘成果资料不足的现状,各地的新农村建设将及时得到基础地理信息资源和测绘高新技术的保障服务,同时进一步体现党中央、国务院的惠农政策,让广大农村地区分享到公益性测绘保障服务为新农村建设所带来的成果,为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的测绘保障。

3 上一篇 语音朗读 放大 缩小 默认

您对这篇文章的满意度

非常满意基本满意不太满意很不满意不做评价

对此文章发表评论

用户名:密码:匿名发表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