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9版:地区新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语音朗读|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09年2月17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基层发现
春耕春种生产忙
———广东高要市蚬岗镇万亩蔬菜基地见闻
□ 本报记者 张建军 通讯员 吴文颂 骆锦斌

  冬去春来,广东省高要市农村,掀起了新一轮的春耕春种生产热潮。2月4日,记者来到该市蚬岗镇,只见连片的尼龙薄膜覆盖在新开垦的田垄上,人们忙碌的身影随处可见,一片人勤春早的热闹景象。

  在蚬岗镇农村到处洋溢着科技新风。在田间,一位老伯一边听着科学耕种的讲座录音节目,一边给自己的青瓜苗地拔草。他介绍说,来自市、镇农技推广站的科技人员会经常深入田头,给农户发放种植资料,为农户提供新技术,及时帮助农户解决在蔬菜种植中遇到的难题。“过去种蔬菜都是凭经验,遇到坏天气或者没有见过的病虫灾害的时候对生产的影响会很大,现在市、镇里的农技人员不定期为我们举办培训班和讲座,我们也越来越注重科学种植了。”正在耕种的其他菜农也高兴地说。由于科学种植,蚬岗生产的蔬菜比其他地方上市要早半个多月,经济效益也更明显。

  问及种菜的收入,蚬一村的李老伯算了一笔经济账:扣除成本后,种植齐眉青豆角每年亩产可达12000元,种植丝瓜、青瓜、苦瓜等每年亩产达8000多元,很多村民的腰包都鼓了起来。目前,蚬岗镇蔬菜年种植面积2.2万亩,总产量可达20多万吨。

  一位正拿着塑料水管浇灌农田的农民告诉记者,“以前春耕,村民都为农用水发愁。现在不一样了,你看,那边的硬底化排灌渠正在加紧建设,日后农田排灌会更方便。”菜农们对此乐开了怀。近年来,高要市委、市政府把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作为一项重要的惠民工程抓紧抓好,使农村的生产条件不断得到改善,促进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语音朗读 放大 缩小 默认

您对这篇文章的满意度

非常满意基本满意不太满意很不满意不做评价

对此文章发表评论

用户名:密码:匿名发表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