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要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语音朗读|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09年2月17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湖南日报:
自办发行推进党报发行体制改革
本报记者 刘 麟

  2月12日清晨,一辆辆喷有“湖南日报”四个大字的物流车从湖南日报报业集团印刷厂驶出,将在最快的时间内把报纸送到广大读者手中。

  湖南日报发行有限公司自2007年8月正式组建至今,公司逐步成长壮大,发行队伍日趋稳定,发行网络日趋健全,发行业务日趋熟练,近日,被列入享受国家优惠政策的文化体制改革试点单位。

建网:城乡覆盖无缝隙

  作为一个流转额数千万元的报业集团,多年来没有自己的发行网络,没有自己的发行队伍,发行时效滞后、资金回款缓慢等弊端日益凸显,严重制约报业发展的进程。通过自办发行,湖南日报发行公司依靠自主力量,搭建了覆盖全省14个市州、123个县市区和2100个乡镇(街道)的三级发行网络,建立了一支4800人的发行队伍,实现了全省城乡无缝隙覆盖,在全国省级党报征投网络建设方面走在前列。

  在此基础上,发行公司还大力提升网络技术含量,搭建电脑网络平台,建成了延伸到县(市、区)的信息处理平台,以及与县(市、区)发行工作站对接的报款归集结算系统,在全省的任何一个站点,鼠标轻轻一点,收订情况和订户信息一目了然,为征订业绩的统计、绩效的考核、报款的结算、投递路线的合理安排提供了有力支持。

  在采访中,记者了解到,湖南日报发行公司三级发行网络,不仅是报刊发行网,也是多种经营网、现代物流网,通过这个网络不仅能完成党报发行任务,还能拥有百余万读者资料信息数据,为集团办报、发行及广告经营和公司数据营销提供了强大信息支撑。

提速:当天报纸当天看

  做市场就是做服务。为了保证报刊投递及时准确到位,发行公司在细节上下功夫,在服务上做文章,执行投递投诉制度,对投递不到位的报纸除及时补投外,还电话跟进,做好解释、道歉工作。

  2008年初,湖南日报发行公司投递网络运行半个月就遭遇了罕见低温雨雪冰冻灾害。为确保重点部门和重点地区党报传递,做到“路通到哪里,报就送到哪里”,发行公司用火车、汽车多管齐下运送报纸。为了防滑,投递员用纤维丝把稻草捆在脚上,用棉布袜子套穿在鞋外,每天坚持送《湖南日报》到郴州,成为当时郴州最明亮的“眼睛”。

  为抢得市场先机,发行公司与长沙联运物流合作,打造了一个覆盖全省、四通八达的物流网,对物流配送实施了整体提速。通过网络、队伍的优化和提升,2008年《湖南日报》的投递时效明显增强。据统计,95%的县城能看到当天的《湖南日报》,湘西等偏远地区报纸到达时效比原先提前了三天以上。

扩量:总流转额增加

  新机制带来新活力。湖南日报通过自办发行,实现了党报的扩量提质。据湖南日报发行公司董事长姚子珩介绍,自办发行之前,湖南日报报业集团“六报三刊”2007年总流转额约为8000多万元,自办发行后突破1亿元,并且连续两年实现30%以上的年增长。

  据统计,《湖南日报》2008年计划发行任务为22万份,实际发行量为25.6万份,在计划下调5万份的基础上,总流转额增加1000多万元;2009年再创新高,报刊征订总额较上年增加近1000万元。同时,集团旗下子报刊自费订阅的比重大幅增长。2009年度,《三湘都市报》长沙以外公司征订较上年增加1万份;《文萃报》征订量较上年增加近5万份;《大众卫生报》较上年增加5000份,流转额增加200多万元;《科教新报》增加1000份,流转额增加60多万元。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语音朗读 放大 缩小 默认

您对这篇文章的满意度

非常满意基本满意不太满意很不满意不做评价

对此文章发表评论

用户名:密码:匿名发表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