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版:金融周刊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语音朗读|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09年1月22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协会联保贷款:粮油协会搭建了担保平台
  图为内蒙古乌兰浩特市万佳食品有限公司,工人在进行原料黄豆人工质量筛查。 新华社记者 李 欣摄

  湖北省宜城市小河镇曾庙村7组村民沈华清开办了一家小型碾米厂,以前每到秋粮收购时节,他总是要为资金发愁。2008年9月,沈华清通过宜城市粮油行业协会申请了联保贷款,及时从宜城市农村信用联社贷到30万元,如今已收购稻谷约300万斤。“有粮油协会做后盾,我这小米厂一定能发展壮大。”沈华清说。

  位于鄂西北、汉江中游的宜城市,是一个粮食大县,当地从事粮食贸易加工的企业较多。成立于2000年10月的宜城市粮油行业协会,到2008年6月时已拥有12个分会、205个会员,每年组织收购粮食达40万吨,年加工转化粮油总量占全市粮油总产量的30%以上。

  “协会的会员都是本地农民,大多数只有二三十万元的固定资产,常常出现办不到贷款或者贷款到手却错过收购时机的现象。”宜城市粮油行业协会会长黎炳龙说,2006年,平均单个会员的经营资金缺口在10万至20万元,当年有105个会员提出贷款申请,仅有15个会员用抵押物的方式贷了240万元。

  2007年1月,人行襄樊中心支行行长王安明到宜城调研中小企业融资难情况,黎炳龙在座谈会上详细介绍了当地粮油企业贷款难的情况,引起了王安明的高度重视,并当即要求人行宜城支行牵头,与宜城信用联社、粮油协会等一起研究解决此事。

  2007年4月,在深入宜城调查研究的基础上,人行襄樊市中心支行提出了依托当地粮油行业协会网络优势,搭建信用平台和金融服务平台的构想。按照这一思路,人行宜城市支行会同宜城市农村信用社、粮油行业协会,经过充分协商和论证,创新开办了粮油行业协会联保贷款业务,由此催生出了“行业协会+联保基金+银行”的信贷新模式。

  “申请这一类贷款的粮油协会会员,都要自愿缴纳贷款担保金,共同承担联保责任,形成了风险共担的联合担保体。”宜城市农村信用联社理事长魏道梁说,农信社以贷款担保金为基数,按照1:4的放大比例向会员授信;每年还要对会员进行一次集中审查和授信,会员可在授信额度内,随时根据需要办理贷款和还贷手续。“大部分粮油加工、销售大户在农村信用社获得贷款的额度都是以前的5至10倍,其中单户最高100万元。”魏道梁说。

  按照这一操作方式,宜城市农村信用联社在2007年先后向93户粮油协会会员授信2395万元、向79户会员发放贷款2175万元。截至目前,这两批贷款已全部归还,所有贷款利息全部按月结清,利息收入110万元,收息面、收息率和贷款归还率均达到了100%。2008年,该信用联社又向129户会员授信4005万元,向120户会员贷款3820万元。充足资金的注入,不仅加快了粮油收购进度,解决了农民卖粮难问题,企业经营实力和驾驭市场的能力也明显增强。

  据人行宜城支行行长徐正保介绍,在会员联保贷款的支持下,2007年,该市粮油行业协会会员共收购小麦近10万吨、油菜子300万公斤,收购量比同期分别增长95.4%和20%。粮油行业协会会员收购小麦的价格为1.34元/公斤,比2006年增加0.02元/公斤,直接增加农民收入200万元。

  此外,会员联保贷款还比国家粮食储备贷款资金早到位20天,粮油行业协会会员收购小麦均以现金方式结账,减少了销售环节,缩短了农产品上市时间,解决了部分农户临时性资金需求,提高了农民生产的积极性。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语音朗读 放大 缩小 默认

您对这篇文章的满意度

非常满意基本满意不太满意很不满意不做评价

对此文章发表评论

用户名:密码:匿名发表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