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高起点上承接转移,就是要有所取舍,把承接的产业与武汉的产业规划结合起来,与武汉的优势产业结合起来,与武汉的产业链和企业群建设结合起来
“承东启西、接南转北、吸引四面、辐射八方”————在武汉市承接产业转移合作洽谈会上,武汉市市长阮成发用这十六个字对武汉的发展做了描述。作为“九省通衢”的中部重镇,武汉在承接海内外产业转移中的发展潜力正逐步显现。
5年前,孙小东与200多名同事一起被唯冠集团从东莞调到武汉,参加武汉唯冠科技公司的筹建工作。5年过去了,唯冠公司在一片荒地上发展为全球第三大显示器制造商,孙小东也从一名普通技术员成长为制造部科长,他还在当地安了家成了一名新武汉人。更让孙小东感到自豪的是,他和同事们见证并参与了武汉显示器产业从无到有再到世界一流的发展历程。
目前,一个以唯冠、冠捷等行业领军企业为核心的“显示器工业园”正在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紧张筹建中。未来,这里将吸引一批液晶显示器及上下游产业厂家进驻园区,武汉也将成为全球显示器研发制造的新基地。
“类似唯冠这样的成功案例,在武汉承接产业转移的过程中并不少见。”武汉市经济开发区招商局副局长李诚对此感触颇深:承接产业转移,不仅要“请进门”,还要“扎下根”,不是去照搬复制,而是要升级创新,必须在高起点上承接产业转移!
武汉市商务局外资促进处处长喻峰认为,所谓“高起点”,就是要在承接产业转移的过程中有所取舍,要把承接的产业与武汉的产业规划结合起来,与武汉的优势产业比如钢铁、汽车、机电、信息等结合起来,与武汉的产业链和企业群建设结合起来,实现从招“企业”向招“产业”的转变。
在武汉市商务局,记者看到了一份详细的《武汉市承接产业转移指导目录》,该目录对钢材及深加工、汽车及零部件、光电子及通信等15个制造业门类,金融、现代物流、会展业等现代服务业门类,以及承接产业转移的重点园区等进行了介绍。
“作为中部中心城市,武汉市自身的土地、资源等也开始趋于紧张,除了优先保障上述15个优势制造产业的承接外,武汉市还着力推进对现代服务业的承接步伐。”喻峰告诉记者,去年5月8日,交通银行信用卡中心异地业务处理中心正式入驻武汉光谷曙光软件园,这是武汉地区首家投入运行的大型金融企业业务处理中心。银行业务处理后台的外移,不光可以提高银行对客户的服务能力,降低自身运营成本,而且有助于提升武汉第三产业的发展水平。
在承接产业转移的过程中,武汉市按照产业发展功能与产业布局优化的要求,将一部分产业转移到周边城市,形成了“各有侧重、双向迁移”的良性互动机制,加速了武汉城市圈经济一体化的进程。
所谓“双向迁移”,是指武汉将一部分企业加工基地搬移到周边城市,而为了更好地对接国内国际市场,一些企业则把它们的总部或研发中心、营销中心迁到武汉。据悉,包括武锅、武钢八厂、武昌车辆厂、武重、武烟等在内的制造企业已经相继迁移出中心城区。而到2010年,武汉7个中心城区的7000多家工业企业有望全部搬出。
来自武汉市经委的消息显示,为了加快承接产业转移的步伐,武汉市政府推出了打造中心城区和远城区两个千亿元发展板块。其中,武汉6个远城区省级经济开发区主要承接规模较大、用地较多的工业投资项目,是武汉工业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
“这实际上就是我们常说的‘腾笼换鸟’,为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优势产业和现代服务业提供发展空间。”商务部驻武汉特派员王雪坤表示,从产业转移的规律看,一波产业转移的浪潮前后可持续10到15年。东部沿海产业从2005年开始向外转移,预计这波产业转移浪潮会持续到2015年,大规模转移应该在2010年前后,而武汉承接产业转移,最关键的就是这三四年。
时不我待,武汉承接产业转移的步伐正悄然加速。2008年6月,武汉市借助鄂港奥(珠三角地区)经贸合作洽谈活动召开时机,在深圳举办了以承接产业转移为重点的武汉项目推介会,签订合作项目27项,协议引进资金187.87亿元;8月,武汉市又在上海推出了以“两型社会”建设、化工新城和承接产业转移为主题的系列招商活动,引起众多跨国公司和长三角民营企业的兴趣,会议共签约20项,协议引进资金270.71亿元。此外,武汉还积极争取“中国东盟经济与贸易发展论坛”落户武汉,为推进武汉与东盟的全面合作、谋求更大发展奠定基础。
武汉市委书记杨松指出,中部崛起战略和“两型社会”综合配套改革的实施,是武汉市加快发展步伐、实现率先崛起的重大机遇,也是武汉承接产业转移、壮大经济实力的重大机遇。武汉不仅要“只争朝夕”,更要“争分夺秒”,抢占发展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