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9版:地区新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语音朗读|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09年1月22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采访感言
城市管理的“堵”与“疏”

  2008年4月,记者为体验城市管理综合执法,曾经用一整天的时间随同西安城管队员“扫街”。事后还写了“我与城管‘贴身’行”一文。在感受他们文明执法、严格执法的同时也体验到城市环境秩序管理工作量之大。在城区人口近500万的古都西安,如何管理好“你去他走,你走他来”的小商贩始终是困扰城市环境秩序管理的难题。按说城管严格执法,城市环境光鲜有序,市民们应该满意吧,可是记者听到的却还有另外一种声音:赶走了小商小贩儿,生活不方便了。修个自行车、配把锁,满街找不到。

  这样的意见,城市管理者也听到了。西安市政府副秘书长、市城管执法局局长张建政坦言:“城市,说到底是为人的幸福生活而建设的载体。因此,市民生活得舒适和便捷才是城市管理的终极目标。单一追求光鲜漂亮、整洁划一而忽视群众的切身感受是对城市本质的偏离。”张建政的思考已经开始付诸实际:2008年初冬,西安市城管执法局联合市政、工商、环卫等5个部门在中心城区的背街小巷和社区设立了150个便民服务点,允许有技能的残疾人从事修鞋、修自行车、修表、补衣服、修伞具和配钥匙等经营活动。此举一出立即受到西安市民的广泛好评。设立便民服务点,既解决了残疾人的就业问题,又方便了市民生活,同时也提升了城市管理的文明水平。

  由此,记者想起了去年春节前采访“西安城管行政援助困难群体活动”的一个场景,当城管队员把大米和慰问金送到一位长期占道经营的残疾人家中时,那位残疾人说,对不起啊,平日里给你们工作添麻烦了。事后张建政说,当时他内心五味杂陈:“我们说要文明管理、文明执法,但文明的本质是什么?是爱心。一个残疾人的生存状况代表着一个或好几个家庭的幸福啊。”最近,记者在西安市碑林区东关街道马厂子见到一位双腿残疾的修表匠,在他的摊位前围着一圈蓝色的“便民服务点”挡板,旁边一位送修闹钟的老大妈指着修表匠感慨地说:今年冬天他们的日子好过多了,这样做多好啊!其实,西安城管部门的助残便民举措温暖的不仅仅是150个残疾人家庭,也让全体生活在这个城市的人们备感温馨。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语音朗读 放大 缩小 默认

您对这篇文章的满意度

非常满意基本满意不太满意很不满意不做评价

对此文章发表评论

用户名:密码:匿名发表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