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高科技创新型企业,人才是中星微立业的基础。10年来,“星光中国芯工程”建立了以70多位留学归国人员为主的核心技术团队,吸引了700多位国内外优秀人才,组成了一支成熟的技术研发、芯片设计、市场开发、运营管理队伍。
在中星微的展示厅里珍藏着一张照片。1999年国庆日,中星微正式成立,4位创始人登上了八达岭长城,在烽火台旁振臂高呼。“当时,我们立誓要在芯片领域打造出自主品牌。”中星微首席技术官杨晓东说。2008年12月,中星微承担的“星光中国芯工程”10周年,中星微员工再次登临长城,几百人的阵容站了好几列。“登长城有两个深意:一是鼓励大家一起来做‘好汉’;二是要借长城的长,说明中星微还要走得更远。”杨晓东说。
登长城体现了中星微“合作、创新、共赢”的企业文化。靠着这种精神的感染,中星微聚拢了一批务实创新的海内外人才。正是在人才引进、人才培养、人才管理方面大胆创新,中星微承担的“星光中国芯工程”才取得了重大突破。
吸引优秀人才加盟
“中星微注重人才,为人才提供创新、和谐的文化氛围,使海外留学归国人才与研发人才在这样的创新文化氛围下迸发出创新的火花,不断推动数字多媒体芯片的设计、研发和产业化发展。”中星微电子董事局主席邓中翰说。
为吸引人才,中星微在体制上进行了大量突破创新。中星微建立了对人才、技术等无形资产的认可机制。“这些无形资产可以在灵活的激励机制中得到体现。”邓中翰说,“公司创业之初,我们就认可员工以知识产权等无形资产入股。”
在硅谷摸爬滚打过多年,邓中翰深知企业发展了才能吸引和留住更多的人才。10年前,中星微聚拢了一批创业精英;之后,中星微则用自身发展的实力吸引了更多海内外人才的加盟。中星微软件设计总监侯培新就是其中一位。
2005年以前,侯培新在英国一家著名的芯片公司当高级工程师。2005年8月,一个偶然的机会他知道了中星微。当他第一次踏进中星微的展厅时就被这家年轻公司的活力所吸引。“展厅里的产品虽然不多,但技术都处于国际领先水平。”他深刻感受到,这里有一支富有朝气的团队。“没有传统设计公司的积习,也不像国际公司那样按部就班。”侯培新毅然放弃在国外优越的生活条件,只身回国加入中星微。现在,侯培新60多人的软件开发团队已经成为中星微创新集体的中坚力量。
营造人才发展环境
“我们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珍惜人才、倡导和谐,这是中星微倡导的创新文化的内涵。”杨晓东如是说。每年,中星微都要从北大、清华等知名高校招收几十名大学生,作为企业培养研发的后备力量。
中星微聚集的国际精英和国内人才在同一个团队中取长补短,互相促进,海归精英在国内人才的帮助下迅速适应国内环境,国内人才通过海归精英引导,拥有了国际化的视野,掌握了前沿的技术和先进开发工具。
作为首批加入中星微大学生之一的李国新深有体会。1999年,李国新从清华大学微电子所毕业。一进入中星微,李国新就在邓中翰、杨晓东等中星微创始人手把手的指导下参与第一代多媒体芯片“星光一号”的研发。10年后,李国新已从一个初出茅庐的学生,成长为独当一面的芯片开发人员,并成为中星微资深IC设计经理。杨晓东表示,在中星微,最流行的称呼永远都是名字,顶多加一个博士。在这个崇尚知识就是力量的地方,员工“就是一家人。”
这样的氛围也吸引了众多高科技人才加盟。2002年,王浩从微软中国测试工程师的高薪职位上跳槽进入中星微。此后的几年里,他申请了150多项专利,其中批准授权的有70多项。
“与国际化大公司不同,在中星微,我的发明专利能够迅速转换成产品。”王浩说,“当创新获得认同,并为公司带来效益,这种成功的喜悦胜过一切奖励。”
为了进一步培养高科技人才,中星微设立了北京数字图像集成电路与系统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与清华大学合作设立了产、学、研结合的清华—中星微集成电路设计研发中心,与微软公司合作设立了微软—中星微多媒体技术中心,还经国家有关部门批准设立了中星微博士后工作站。
目前,中星微已经形成了“10%海归人+60%研发人”的人才组成模式。“他们大多来自一流大学,有着坚实的学术背景和完善的技术能力。”邓中翰如是评价,“这为中星微未来的发展奠定了基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