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通大桥等基础设施陆续建成,让苏北城市盐城融入上海2.5小时经济圈。此时,盐城固有的产业配套优势产生放大效应,对接上海发展迎来重大机遇。
一个总投资10亿元的项目,从完成签约到开工建设只用了两个月时间,江苏盐城市又一次向外界展现了其行政效率之高。
2008年11月29日,由上海电气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投资的太阳能电池盐城基地项目在盐城经济开发区举行隆重的开工仪式。该项目计划于2010年底前建成20条生产线,年产能500兆瓦,可吸纳5000余人就业,年创产值50亿元以上。而两个月前,这个项目才刚刚签订投资协议。
盐城市委书记赵鹏在开工典礼上说,这一项目的引进,是盐城经济开发区接轨上海、突破高新技术产业大项目取得的又一丰硕成果。
地处江苏北部、黄海之滨的盐城市,拥有582公里海岸线,沿海滩涂面积近4600平方公里,是江苏省最大的土地后备资源。近年来,当上海、苏州等城市不约而同地面临土地紧缺时,盐城市却通过围海造田,每年可新增土地二三十平方公里。
与得天独厚的土地资源优势密切相关的,是苏通大桥的正式通车和沪崇启通道的加快建设,使盐城融入了上海2.5小时经济圈。“大桥经济在盐城最大的体现,就是土地增值的空间增大了。”盐城市长李强说。
2006年初,上海纺织控股(集团)公司同盐城市正式签约,在产棉大县大丰投资20.7亿元建立中高档面料生产基地———规划占地约1900亩的上海纺织产业园。当年7月,上海第17棉纺厂整体搬迁至大丰。随后,该集团旗下的10多个大型棉纺企业也陆续迁了过来。和先进设备同时到来的,是大批技术骨干和管理人员。
跟紧上海纺织集团转移步伐的,还有总投资15亿元的上海光明食品集团生态奶牛养殖示范基地项目。饲养规模为4万头奶牛。“饲养1头奶牛平均需要1亩半生态良好的草地,4万头奶牛就要用6万亩土地,这在上海是无法想象的。”上海光明食品集团总裁曹树民说。
盐城市接轨上海办公室政策法规处处长陈建芳认为,土地资源并非盐城吸引投资者的主要因素,“多年形成的产业配套能力,大量的技术工人,以及优质的公共服务,是投资者更为看重的要素。”
盐城市建湖县是全国闻名的节能灯明管生产基地,目前全县节能灯明管年产量达10亿只,占全国总量的70%以上,更为重要的是,建湖已经形成了这一产业强大的配套能力。
利用这一优势,建湖土生土长的民营企业江苏日月照明电器有限公司先后引来了上海光达照明、浙江佳丽照明电器等产业链上的企业,促进了生产要素的合理配置,提升了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日月照明公司同光达照明公司相隔的围墙,已经打开一扇大门,两家的货车通过这道门你来我往,光达照明公司生产电子镇流器和日月照明公司生产节能灯明管实现了相互配套。“落户建湖,看中的就是建湖比较完善的产业配套能力。”上海光达照明有限公司总经理郑迪说。
“实际上,产业配套能力中还有非常重要的一项,就是人力资源的配套,这也是盐城的优势。”陈建芳说,盐城现有各类中高等职业学校44所,在校生超过15万人,已经培养出了100多万名技术工人。
目前,该市职业学校已与300多家大中型企业建立紧密合作关系,企业在职业学校内建立了实训基地12个,参与投资办学的经费近3000万元,基本形成了数控技术应用、机电一体化、电子技术应用、汽车制造与维修、纺织服装、建筑、商贸服务、现代农业、计算机应用技术等重点专业,为当地产业升级储备了源源不断的人力资源。
一系列配套优势,让盐城对接上海发展的步伐明显加快。2008年11月5日,盐城市同上海两地11对开发区达成合作共建园区框架协议。根据协议,在盐城市的省级开发区中,划出一定面积的土地作为区中园,由上海方或双方成立合资公司负责园区规划、投资开发、招商引资和经营管理等工作,同时双方共享经济发展成果,在税收方面实行按比例分成。在当天,就有10个投资3亿元以上合作项目成功签约。
“合作共建园区是两地企业和项目合作的一种新的形式,是推动和促进上海企业投资盐城的重要载体之一,意义深远,前景广阔。”盐城市委书记赵鹏说,盐城将致力于进一步优化服务环境,为园区共建实行最短时限、最低收费、最优质的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