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都接到过推销保险的电话。电话那头是怎样的人呢,是什么机制呢,安全吗?带着同样的好奇,记者走访了中国人寿电话销售中心。
早上8点30分,记者来到中国人寿北京电话营销中心,100多张带有电脑的办公桌整齐排列着。
“您好,我是中国人寿电话营销中心。”9点,在一声礼貌的问候声中,营销员姚承财一天的工作开始。“我姓姚,冒昧打扰您,中国人寿和北京13家银行合作,推出一个存钱得保障的计划,只要一两分钟就能向您介绍清楚,请问您有时间吗?”
通过姚承财所在组组长的电脑,记者可以同时监听本组10名成员的通话。这是组长的日常工作,以此监督组员是否有违规的推销语言。
“我不买保险。”“哦,没兴趣。”“别打电话给我了”……接连几个电话,都是诸如此类的明确拒绝。
“对不起,打扰您了,感谢您的接听,再见。”姚承财礼貌地作答,并在电脑系统上记录下客户的备注信息。“这样回答的客户会被定义为没有投保意向,人寿规定在6个月内将不可以再向此类客户打电话,以避免造成骚扰。”他告诉记者。
接下去的一个小时中,姚承财所接通的对象,始终没有投保的意向。戴着监听耳机的记者已经开始感觉有点烦躁,但姚承财始终保持着热情的状态。
“您给我讲讲吧,我想给丈夫买份保险。”接近12点时,一位客户的回答让姚承财有点兴奋,不由自主地向后移了移椅子。
“您丈夫年龄是多大”“有过往重大病史吗”“吸烟吗”……他仔细地按照保险条款问着一系列问题,并迅速在电脑上记录下相关的数据。
“我还是再考虑下吧,你们那儿有资料吗?”经过近30分钟的询问,最终客户没有签单。
“麻烦您告知邮箱,我会在下午5点前发邮件给您。”姚承财的眼睛里流露出一丝失望,但声音仍然充满热情,并在客户信息里注明,“有意向,邮件告知。”
“当不断被拒绝时,为何你还能始终保持这样的热情呢?”记者问。
“我觉得很多客户的情况其实很适合买保险,但他们没有渠道接触到相关保险知识。通过我们的电话,即使他没有买,也了解了这方面的知识,可以给自己做出更好的选择。随着生活节奏加快,电话销售应该会成为主流。”说完,他就和同事一起吃起了盒饭。
“你好,张先生,我是中国人寿的,昨天跟您约定这个时间打给您的。”下午1点工作又开始了。经过30分钟的对话,这位张先生选择了签单。姚承财终于露出了轻松的笑脸。
下午的时间很快就过去了,姚承财今天一共成交了3张保单。5点半,各组组长开始听成交录音,组员也对今天的工作进行分析。
“以前保险直销人员素质参差不齐,电话销售后,客户的数据都是电脑保存,所有通话都被录音,成交录音会经过两重检查,避免出现客户被误导或强买强卖的事情发生。成交后,有专人送单,客户有任何问题,一个电话就可以解决。”电话营销中心经理王旭光告诉记者。
晚7点,大家结束了所有的工作。在人寿电话销售中心的一天,记者感受到,只要经过正确引导,合理监管,电话销售具有巨大发展潜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