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特别报道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语音朗读|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08年12月30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安县晓坝镇:自力更生重建家园

  见到郭泽友时,他正爬在木梯子上给自家的新房屋檐刷红漆。老郭今年53岁,是安县晓坝镇黄羊村村民。青砖,白墙,红色的屋檐,很难想象眼前这两室一厅外加一个厨房的新居工程中竟然有三分之二都是老郭自己干的。趁挪动木梯的间歇,老郭讲起了建房经历:“地震把家里的7间房都震塌了,总要有一个安身之处吧。我7月开始建新房,购买建材,请工人,总共花了近6万元。国家补助了1.6万元,加上自己的积蓄,我还借了2.4万元,10月初就把房子建好了。大家都建房,都要用工,工人不好请,我就自己多干点,每天干十五六个小时,苦点累点也没关系,手磨烂了用胶布缠上接着干。”

  老郭的新居很宽敞,收拾得井井有条,地面铺了地砖,安了节能灯,一台新买的长虹彩电摆在角落,床上两条新发的军用被叠得四四方方。

  老郭一直是个闲不住的人,家里经营着药材生意。地震刚过,他就用自己从废墟中抢回来的三轮车帮着村里运输救灾物资,等自己的房子完工了,他就上别处揽活,挖砖、修灶、刷墙、木工活,一天也能挣上100元。做香肠、吊腊肉,是四川当地过年的传统。在老郭家厨房里记者看到了一排腊肉,“猪是我家自己养的,留下250斤肉,其余的卖了1000多元。” 对于未来,老郭信心满怀:“靠着自己的双手,没有过不去的坎儿。现在都安顿好了,药材买卖也恢复了,欠下的债我打算3年就把它还清。我相信,我们的日子会越来越好。”

  在黄羊村农房重建公示服务栏前,黄羊村党支部书记黄毅向记者描绘了一幅“川西民居风情画”:“要修房就要比原来修得好,灰瓦白墙,坡屋顶,带休闲露台,以后我们沿路两旁就修建这样川西民居风格的房屋。村里30多户村民建永久性住房时采用了穿斗木架结构的川西民居风格,不用一根钉子,连片的青瓦房既保存了民俗风貌,又为发展农家乐打下基础。新建的房屋设计抗震烈度都达到8级,采取砖混加强型结构,提高了抗震能力。目前,全村需建房屋310户中的303户已开工,基本完工的达到192户,争取今年底前实现全面完工。我们的目标是一年实现安民,两年全部重建。为我们提供的救灾物资多达80多种,过冬的5000多斤面粉和100多床棉被正往村里运输。”

  “过冬完全没有问题,现在很多村民已经在筹划明年的生计了,过完年,村里陆续就会有人外出打工。村里引进了春泉茶叶公司,对原来的低产茶园进行改造,一斤鲜叶以前只能卖2元,现在能卖到25元,每亩收益能有3000元。为此,村里还组织农民去眉山、雅安取经,3年后就能采摘第一拨春茶了。”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语音朗读 放大 缩小 默认

您对这篇文章的满意度

非常满意基本满意不太满意很不满意不做评价

对此文章发表评论

用户名:密码:匿名发表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