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特别报道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语音朗读|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08年12月30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都江堰勤俭人家安置点:巧手装扮木板房

  来到勤俭人家安置点,记者正好赶上安置点的居民领取政府统一发放的电热毯。“今天晚上就可以铺上电热毯了,原来是盖两床棉被,现在就更暖和了。”71岁的赵明大爷手里提着刚领到的电热毯高兴地告诉记者。

  都江堰经济开发区勤俭人家板房安置点占地400亩,共建板房4163间,安置受灾群众12000余人,是都江堰市最大的安置点。就是在这片钢木结构的板房里,4000多户居民实现了安居乐业,和睦相处。

  51岁的刘丽娅身着绛色长棉袄,搭配暗花红棉裤,步履轻盈地在前面给记者带路,不时和碰到的熟人打招呼。拐进情谊海深巷,打头第二间就是她家,墙上贴着“最清洁”、“文明示范户”和“党员示范户”3张大红横幅。套上她递过来的鞋套,记者才敢大胆踩上她家一尘不染的泡沫地板。这是一间20平方米左右的开间,摆着两张双人床,儿子和儿媳的大幅婚纱照装饰了板房墙面,电视、冰箱、微波炉都齐全,藤木沙发椅上是大花纹的靠垫,就连放置电视遥控器的盛物篮也包上了一层蕾丝花边,窗户糊上了小熊图案的塑料纸……如果不是事先知道这是一间板房,还真当走进了某居民小区的一户人家。“我平时就爱做点十字绣之类的手工活,现在紧着这么大的空间我还是要装饰一下。”刘丽娅家地震前居住的都江堰市观凤小区在地震中受到了严重的破坏,家里的东西在地震后被转移出来了。6月3日他们搬进木板房后,一部分家具和家电就放到这里。

  除了这间开间,刘丽娅又带记者去看了她和其他5户人家共用的板房厨房。白瓷砖砌的6个灶台,锅碗瓢盆收拾得整整齐齐,一家一个天然气罐,通了自来水,干净又整洁。刘丽娅的邻居杨训茹正在切萝卜:“先把萝卜切了炖汤,晚上要做回锅肉,等女儿女婿下班回来一起吃饭。”板房区弥漫着一股诱人的饭香。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语音朗读 放大 缩小 默认

您对这篇文章的满意度

非常满意基本满意不太满意很不满意不做评价

对此文章发表评论

用户名:密码:匿名发表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