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9版:专题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语音朗读|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08年12月25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坚持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全党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强大思想动力
中央党校常务副校长 李景田

  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以来,我们党在领导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中积累了许多宝贵经验,其中一条基本经验就是高度重视理论创新和理论武装。今天我们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最重要的就是要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和理论武装,进一步深化改革开放,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

  一、改革开放的30年,是在实践与理论的互动中不断前进的30年,是实践创新与理论创新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相互促进,不断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向前发展的30年

  实践产生理论,又检验理论;理论源于实践,又指导实践。在人类历史长河中,几乎每一次重大的理论创新,都伴随着巨大的历史变革。而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总是社会发展和变革的先导。比如群星璀璨的意大利文艺复兴和狂飙突起的法国启蒙运动,就是欧洲走出黑暗漫长的中世纪的思想先导。马克思主义的产生与发展,更是极大地改变了世界历史进程和面貌。这些历史事实雄辩说明,伟大的变革需要伟大的理论,伟大的理论推动着伟大的变革。

  我们党是一个既坚持理论指导又敢于和善于理论创新的党。30年来,我们党在领导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中,始终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不断推进党的理论创新。

  第一,理论创新的主线是在解放思想过程中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毛泽东同志在1938年提出的重要思想。这一重要思想,总结了我们党在北伐战争和土地革命战争中两次胜利、两次失败的经验教训,以及抗日战争初期出现的在统一战线问题上右倾错误的经验教训,反映了我们党在思想理论上的进一步成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既要求坚持以马克思主义指导中国具体实际,又要求将我们党在实践中创造的丰富经验上升为理论,充实到马克思主义体系中去,还要求用中国人民喜闻乐见的民族形式表达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就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个成果。

  第二,理论创新的最新成果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30年来,围绕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主题,围绕着搞清楚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这些基本问题,形成了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三者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这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

  第三,中央党校是党中央领导下的理论创新的重要阵地。改革开放的30年,是党不断推进理论创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不断发展完善的30年,也是中央党校不断加强党的理论阵地建设的30年。30年前的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首先就是从中央党校开始的。在那个重大历史转折关头,中央党校的广大理论工作者以高度的政治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积极投入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页。30年来,中央党校根据中央的战略部署,结合改革开放的实践和干部群众的思想认识实际,认真研究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认真研究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党的建设面临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在推进党的理论创新中取得了丰硕的理论成果。

  二、改革开放推动了党的理论创新,更需要用创新的科学理论武装全党,统一思想,改革开放30年来,党的事业所取得的每一个重大胜利,都同全党不断加强理论武装密不可分

  第一,理论武装及时跟进理论创新。理论创新的价值在于指导实践,理论武装的价值在于使理论的价值得以实现。30年来,理论创新每推进一步,理论武装总是跟进一步,不断使创新的理论成为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认识和自觉行动,转化为推动改革开放的强大物质力量。

  党的十四大提出用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武装全党的战略任务,十五大把邓小平理论同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一起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以来,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提出掀起理论武装新高潮的战略要求,开展了“三讲”教育活动,为新世纪新阶段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奠定了宝贵的思想和理论基础。十六大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呈现出一系列新的阶段性特征,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推动全党兴起了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新高潮并不断引向深入,开展了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提出了科学发展观等一系列重大战略思想,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了坚强的理论基础和思想保证。党的十七大提出深入学习贯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着力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全党。当前,全党正在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这是理论武装的新任务,对我们党带领全国人民从新的历史起点出发,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第二,理论武装重点放在各级领导干部。在对全党进行理论武装的过程中,中央十分重视对党员领导干部特别是对党的中高级领导干部进行理论教育。我们理解,这主要是基于对“三个决定性因素”的战略考虑。

  1、政治路线确定之后,干部就是决定性因素。干部是重大决策制定的参与者,路线方针政策的执行者,群众力量的凝聚者。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确定以后,必须要有积极拥护并准确把握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干部去实现。

  2、干部选任之后,提高干部的素质和能力就是决定性因素。干部素质高低、能力强弱及发挥程度不同,直接决定了贯彻落实的成效。

  3、干部的素质和能力中,理论素质是决定性因素。干部的素质和能力是多方面的,其中,理论素质是灵魂和基础,影响、制约其他素质和能力的形成及作用的发挥。理论上的清醒和坚定是政治上清醒和坚定的基础和前提。理论素养的高低也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干部的执政能力的高低。干部只有提高理论素质,才能从根本上提高思想政治素质,牢记党的宗旨,永葆共产党员和人民公仆的政治本色。干部只有提高理论素质,才能提高理论思维能力,善于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分析和解决问题,取得驾驭复杂局势、驾驭全局的主动权,在错综复杂的形势下从容应对,稳操胜券。

  因此,理论武装必须首先武装好干部,使决定性因素发挥决定性的作用。要通过理论武装,切实提高党政领导干部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让广大干部真学、真懂、真信、真用马克思主义,特别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要把加强理论武装同加强干部的党性修养紧密结合起来,同提高干部执政能力紧密结合起来。帮助领导干部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特别是科学发展观内化为科学观察世界、正确指导工作和生活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价值观和人生观,坚定理想信念,增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和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意识;外化为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高尚的道德品行和不断增强的执政能力,体现到做好本职工作、推动科学发展的实践上,真正成为政治上靠得住、工作上有本事、作风上过得硬、人民群众信得过的好干部。

  第三,理论武装重视发挥党校作用。为了切实提高干部队伍的整体理论素质,中央每隔一段时间,都根据形势和任务的需要,召开全国干部教育培训工作会议或者全国党校工作会议,颁布有关文件,部署干部理论教育和理论武装工作。2000年6月,中央颁布的《中共中央关于面向21世纪加强和改进党校工作的决定》,以及随后召开的全国党校工作会议,明确提出“一个中心,四个方面”的党校教学新布局。

  最近,中央又颁发了《中国共产党党校工作条例》,并召开了全国党校工作会议,对教学布局作了进一步阐发,提出党校要坚持以学习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为中心,着眼于提高党员干部的领导素质和执政能力,以掌握理论创新的最新成果为重点夯实学员的理论基础,以把握时代特征和国际经济政治形势为重点拓展学员的世界眼光,以强化大局意识和应对复杂局面为重点培养学员的战略思维,以坚定理想信念、增强宗旨观念和改进作风为重点加强学员的党性修养。

  中央党校在党中央的直接领导下,充分发挥在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教育学员、武装干部头脑等方面的优势,积极适应党和国家工作大局的要求,努力促进党的中心任务的落实;积极适应党的干部教育的要求,努力促进党的干部素质和能力的提高;积极适应党的理论建设的要求,努力促进党的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为推进党领导的伟大事业和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作出了应有的贡献。

  三、实践发展无止境,理论创新无止境,用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也无止境

  改革开放是一项前无古人的伟大创举,既给理论创新注入了源源不断的活水,同时也带来了许多前所未有的新课题和新考验。世情、国情、党情的发展变化,决定了我们必须继续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大胆探索、反复实践,把党的理论创新、理论武装事业不断推向前进。

  回顾历史,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中,加强党的理论武装,是中央党校的神圣使命和崇高责任;面向未来,在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进程中,进一步推进理论创新和理论武装,是中央党校的历史重任和光荣职责。我们将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恪守实事求是校训,弘扬理论联系实际学风,以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为主线,把学习研究宣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特别是科学发展观作为中心内容,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学员头脑,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作出新的贡献。

3 上一篇 语音朗读 放大 缩小 默认

您对这篇文章的满意度

非常满意基本满意不太满意很不满意不做评价

对此文章发表评论

用户名:密码:匿名发表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