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版:科技周刊 上一版3  
 
标题导航
 
语音朗读|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2008年12月11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人物风采
汤新华:捅破“天花板” 一片新景象
本报记者 梁晓亮 殷陆君

  2001年年末,影片《少林足球》上映,片中周星驰的一句经典对白“已经没有时间了。太阳都下山了。有搞头就赶快做,时间是不等人的!”意外地触动了一个观众的心,让他下决心去创业。

  汤新华大学毕业后就一直在一家事业单位搞食品安全快速检测仪器的研发,几年下来,眼看着自己的技术越来越成熟,这时他已经不满足于“做点实验,发点论文”的科研生活了,特别想让自己的技术真正有用武之地。2001年年末的汤新华,正在“是创业还是维持现状”中踌躇,电影中那句“时间是不等人的”一语惊醒梦中人,汤新华下定决心————辞职,自己办企业去!

  2002年1月份,汤新华来到厦门火炬高新区创办了厦门斯坦道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研发生产食品安全快速检测仪器。汤新华难忘当初创业艰难,自己手里没有钱,同学答应借,但坚决不参股,因为大家实在觉得他这创业有点冒险。

  第一年的日子最不好过,2002年销售额只有9万元,汤新华咬紧牙关挺过去了。

  因为技术过硬,对市场的路子,转机很快就来了,2003年斯坦道销售收入升至50多万元,2006年销售额达450万元,2007年企业发展遭遇平台期,可汤新华却觉得自己忙得不得了。

  他似乎摸到了那张创业的“天花板”,难以逾越。

  2007年底,火炬创业导师行动出炉,厦门火炬高新区鉴于斯坦道的成长性,在园区内给汤新华找到了一位师傅————厦门北大泰普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王多祥,让他们俩进行一对一的创业辅导。

  王多祥来汤新华的公司实地考察指导,汤新华平时有企业管理问题就给王多祥发邮件,王多祥进行解答,一来二往,汤新华似乎找到了突破路径。

  记者问:“您从王总那学到什么了?”汤新华回答得很可爱,“王总的企业规模是我们企业的10倍以上,可他居然还有时间打篮球,而我忙得不可开交!这说明管理一个成长中的企业是有技巧的,这方面我从王总那收获很多。”小到“开会怎么开”,大到“年终分红的处理方案”,汤新华都从王多祥那学了一招。王多祥的智囊团也成了汤新华的智囊团。在王多祥的帮助下,斯坦道完善了企业管理制度,健全了激励与约束并重的用人机制和分配机制,公司发展明显提速,今年的销售收入将达1800万元,是2年前的4倍。

  看着忙碌的汤新华一边给搞实验的科研人员交代工作,一边张罗着给我们倒茶,在那小小的空间找齐我们3个访客的座位,紧接着还要对来谈项目的客户在一旁等待表示歉意,拥挤的办公室和实验室,穿插着人来人往的脚步……每一个身在其中的人,都会深切地感受到,这是一个正在成长中的企业,它的成长速度就好像在电视里看到的特技效果,眼看着种子发芽、出土、小苗、小树,然后是枝繁叶茂,稍一眨眼,都可能错过目睹一个成长轨迹,因为实在是太快了。

  如今的汤新华,已经不再单枪匹马,福州大学、厦门大学的化工专家都成了斯坦道公司雄厚的研发力量,他们开发的5种仪器和超过50种快速检测试剂,在全国超过25个省检测单位使用。今年,斯坦道中标奥运食品安全检测设备政府采购项目,为奥运服务。

  汤新华从他的创业导师那里的确受益匪浅,“那您打算如何报答王总啊?”汤新华的答案很真诚,“从物质上报答,人家王总肯定不缺。我就想把王总教给我的东西,有朝一日我也能传授给别人,让更多的创业者从中受益。事实上,在公司工作的大学生,刚来的时候,很多地方都需要提高,我在与他们共事过程中,不遗余力地培养他们、鼓励他们,现在他们本领越来越大,我也挺开心,这也算是我对王总的一种报答吧!”

  记者把汤新华的这番告白转述给王多祥的时候,王多祥觉得很欣慰。他说,“其实我也从汤新华那里学到很多东西。我在读MBA课程,他给了我很多来自小型科技企业的活生生的、新鲜的案例,引发我思考。企业分初创、成长、发展三个阶段,坦白讲,初创阶段主要靠的就是激情和对未来的坚定憧憬,汤新华坚持住了,他现在正处于成长和发展的过渡,成长中的企业,规范很重要,企业家不能事必躬亲了,所以我尽我所能告诉他很多规范企业大事小情的经验,而处于发展中的企业,最重要的是创新。”

3 上一篇 语音朗读 放大 缩小 默认

您对这篇文章的满意度

非常满意基本满意不太满意很不满意不做评价

对此文章发表评论

用户名:密码:匿名发表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