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要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语音朗读|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08年12月4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人一能之我百之———甘肃省定西市经济社会发展调查
中国特色发展之路课题赴甘肃省定西市调研组

  编者按 甘肃省定西市弘扬“领导苦抓、部门苦帮、群众苦干”的“三苦”精神,发挥比较优势,注重引进国际先进生产模式,把小土豆做成了大产业,形成了种草养畜———增粮增收———改善生态的循环经济模式,初步走出了一条自然条件恶劣地区脱贫致富的成功路子。定西的经验,关键一条是苦干加会干。苦干就是发扬“人一能之我百之”的“三苦”精神;会干就是要顺应天时,遵循自然规律;顺应市场,遵循经济规律;顺应时代,遵循科学规律,“三个顺应、三个遵循”的本质就是科学发展。定西的成功实践启示我们,我国广大贫困地区只有坚持艰苦奋斗、切实贯彻科学发展观,脱贫致富的路才能越走越宽广。

  历史上的定西曾经是一块比较富庶的地方,但到了近代,由于自然、社会等原因,定西成了全国最贫困的地方之一。改革开放前,定西经济社会发展十分落后,老百姓“穿的黄衣裳(救济的军衣),吃的救济粮,住的土窑洞,睡的无席炕”,生活十分困难。由于农村缺乏燃料、饲料、肥料,群众铲草皮、挖草根、砍树木、滥开荒,致使水土流失严重,原本非常脆弱的生态环境日益恶化。1982年联合国有关专家来定西考察后作的结论是,“这里不具备人类生存的基本条件”。

  改革开放以来,定西和全国各地一样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经济社会发展取得显著成就。

  ———经济实力明显增强。2007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100.14亿元,按现价计算是1978年的40.3倍。

  ————经济结构明显调整。三次产业结构由1978年的66∶10∶24调整为2007年的39∶22∶39,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分别提高了12个百分点和15个百分点。2007年,粮食总产量83.07万吨,是1978年的1.84倍;马铃薯、中药材、畜草、花卉和食用菌等特色优势产业种植面积达到558.6万亩,已占到农作物总播种面积的71.4%。

  ————人民生活明显改善。2007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8343元,是1978年的34.6倍。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1863元,是1978年的25.9倍。农村绝对贫困人口由1982年的170万人下降到7.83万人,绝对贫困面由1982年的78%下降到2.94%。

  ————社会事业全面进步。科技、教育、卫生事业快速发展。马铃薯、中药材、花卉及食用菌4个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落户定西,科技特派员制度从农村到企业全面推行。小学学龄儿童入学率由1977年的82%提高到99.1%;初中阶段入学率由1977年的不足60%提高到96.3%。初步建立了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和医疗救治体系,每千人拥有医生1.3人,是1978年的近2倍。文化、广播、电视、体育、计划生育等各项事业都有了较快发展。

  定西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经验是:

  (一)坚持发扬“三苦”精神,不懈推进扶贫开发。从自然条件差、生态环境恶劣,北部地区干旱多灾、南部地区高寒阴湿的实际出发,定西人民充分发扬“领导苦抓、部门苦帮、群众苦干”的“三苦”精神,在国家的扶持下,始终以扶贫开发统揽农村工作,发扬“人一能之,我百之;人十能之,我千之”的苦干实干精神,致力于改变贫困落后面貌,因地制宜地实行山、水、田、林、路综合治理,形成了“梯田+水窖+科技=稳定解决温饱”的有效模式。近年来,定西将参与式整村推进扶贫开发作为加快稳定解决温饱进程进而向小康迈进的突破口,以农民增收为中心,以产业开发为重点,以结构调整为主线,把解决绝对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与解决低收入人口的增收问题相结合;把持续改善生态、生产基本条件与推进重点乡村社会、文化、科技、教育全面发展相结合;把扶持到村到户的种养业与区域性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增强重点乡村经济实力相结合,进一步推动了全市的扶贫开发进程。

  (二)坚持“三个顺应、三个遵循”,践行科学发展观。定西不断深化对市情的认识,在充分吸收过去工作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顺应天时、遵循自然规律,顺应市场、遵循经济规律,顺应时代、遵循科学规律”。将定西生态脆弱、干旱缺水、高寒阴湿等农业生产的劣势,看作发展特色经济的优势,按天时调整农作物种植结构,使之由对抗性结构向适应性结构转变;按市场需求组织生产,市场需要什么就发展什么,什么有比较优势就开发什么;苦干加巧干,重视科技教育,始终把经济社会发展建立在科教支撑之上。

  (三)坚持发挥比较优势,做大做强马铃薯等特色优势产业。利用定西干旱冷凉、日照时间长、昼夜温差大,极具发展马铃薯、中药材等产业的自然优势,大力开发特色优势产业。定西已成为全国三大马铃薯主产区之一和全国重要的马铃薯加工基地及鲜薯销售基地,形成了种薯生产、鲜薯销售、加工转化协调发展的格局。与此同时,坚持立足农业办工业、盘活存量促增量、依托资源上项目,加快工业发展步伐,初步形成了农畜产品加工、铝冶炼及深加工、水电一体化开发和建筑建材四大工业体系。

  (四)坚持在生态脆弱地区探索发展生态循环经济之路。几十年来,定西坚持生物措施与工程措施相结合,坚持不懈地兴修梯田、植树种草、推进流域治理,创立了“种草养畜—建设沼气—沼渣肥田—增粮增收—改善生态”的生态循环经济模式,促进了农民在生态持续改善中就地增加收入,初步走出了一条草畜转化、肥气循环、农民增收及生态不断改善的良性发展之路,使定西脆弱的生态走向自我修复。

  (五)坚持把发展劳务经济作为加快脱贫致富步伐的一项战略性措施。紧紧围绕把劳务输出培育成一项大产业的总目标,把劳务输出作为减少农民、富裕农民、提高农民的关键来抓,大力推行培训、就业、维权三位一体的培训输转模式,有力促进了农民增收和农村经济发展。

  (六)坚持从实际出发认真解决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越是自然条件差、发展水平低,人民群众生产生活上的困难就越多,就越是需要政府下更大的决心、采取更有力的举措。针对吃水难问题,定西在干旱山区大规模实施了“121”雨水集流工程;针对上学难问题,健全和完善义务教育投入机制;针对看病难问题,大力建设医疗救治、疾病防控及公共卫生服务体系;针对行路难问题,改造提升县乡公路;针对用电难问题,加快农村电网改造;针对就业难问题,多渠道开发就业岗位。

  (七)坚持实施“双培双带”工程、“支部建在产业链”,把基层党建创新与群众脱贫致富紧密结合起来。定西于2000年7月开始,提出并组织实施了“双培双带”工程(把党员培养成致富带头人,把致富带头人中的先进分子培养成党员,党员带领群众共同发展,党组织带领致富能人不断进步),既为农村党组织及党员发挥先进性找到了有效载体,又促进了党建与经济的紧密结合。在此基础上,结合产业开发,创新农村党组织设置方式,形成了“支部建在产业链,党员作用发挥在产业链,农民致富在产业链”的农村党建新格局。

  回顾定西经济社会发展的历程,所取得的每一项成就、每一个进步都是与党中央、国务院的亲切关怀和正确领导分不开的。1972年,周恩来总理指示有关部门派人到定西了解当地的贫困状况并进行救济。1986年5月,胡耀邦同志到定西考察,要求当地干部带头种树,并给定西人民寄来树种。江泽民同志于1995年12月和2000年6月两次到定西考察,并题词“群策群力,定西大有希望”。胡锦涛同志于1999年9月和2007年2月两次到定西考察,希望定西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希望定西人民在解决温饱问题后加快奔小康。定西的发展和人民的生活牵动着一代又一代党和国家领导人的心。

  今后,定西将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特色经济建设为主线,以做强特色优势产业为目标,加快发展抓项目、优化结构抓工业、协调带动抓城镇、促进和谐抓民生、组织保证抓党建,深入实施产业富民、工业强市战略,努力打造“中国薯都”和“西北药都”,走出一条具有定西特色的科学发展之路。(新华社北京12月3日电)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语音朗读 放大 缩小 默认

您对这篇文章的满意度

非常满意基本满意不太满意很不满意不做评价

对此文章发表评论

用户名:密码:匿名发表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