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要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语音朗读|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08年12月4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经典中国·辉煌30年
用理想和青春创造奇迹———记空军某试验训练基地的建设者
本报记者 李争平 通讯员 徐汇东 李国文

  “大江东去我向西,辞家万里赴戎机;戈壁风沙数十载,不试宝刀试利器……”10月8日,空军某试验训练基地一区原司令员王良旺将军吟诵当年的一首诗,让汇聚一堂的历代基地建设者的思绪,回到了激情燃烧的岁月。

  50年前,一支神秘的队伍走进中国西部巴丹吉林沙漠不毛之地;

  50年后,一座现代化的国家综合性试验训练基地在这里崛起。 

青春在戈壁蓝天间永恒

  扎根戈壁44年、被誉为“中国无人机之父”、已是中国工程院院士的基地一区某站总工程师赵煦,刚刚过了70岁的生日。

  9月1日,在基地举办的“向赵煦院士学习,为靶场建设作贡献”生日晚会上,赵煦院士神采奕奕演唱了《牡丹之歌》、《我的中国心》等歌曲。

  基地一区政委王德亮动情地说:“是强国强军的梦想和他的事业,让70岁的老人拥有永恒的激情。”

  44年来,赵煦完成了“长空一号”、“超音速靶机”、“新型无人机”等系列无人机研制,成为我国无人机领域的开拓者。“不久的将来,更先进的无人机将列阵蓝天,担起保卫祖国的神圣使命。”赵煦自信地告诉记者。

  在基地,许多和赵煦一样的建设者,在这片热土上扎下了根,默默地承担起国防重任,有的甚至献出了生命。基地政治部提供了这样一组数字:基地建场以来,有600多人在这里一干就是几十年,有100多人是父子两代甚至三代人共同奋斗在这里;仅上世纪90年代以来,就有1000多名大学生来到这里。这里让每一位建设者刻骨铭心。

  如今,年轻一代建设者也已在这里放飞蓝天梦想。

  李鸿的家乡在经济发达的广东顺德,1988年大学毕业后,她毅然走进大漠。20年来,任凭家人同学百般劝说、企业高薪聘请,她仍坚守信念,把自己的全部精力投入到导弹试验科研事业中。作为空军年轻的女专家,她曾担任第十届全国政协委员,并先后获第五届“全军十大学习成才标兵”、“全国三八红旗手”、第十五届“中国十大杰出青年”等荣誉称号。“这里,能够放飞我的梦想,没有什么岗位会比在这里更能体现我的价值,让我焕发出青春的活力。”李鸿平静地对记者说。

  “年薪20万,房子和汽车另谈”,这是北京一家软件公司给基地一区某站室主任张吉鹏开出的优厚条件。今年36岁的张吉鹏是基地著名的“软件大王”,先后获得军队科技进步一等奖等多个大奖。为什么不走?他说,我在这里得到的荣誉、体现的价值是其他任何地方给不了的。国家和基地培养了我,报效祖国建设国防是我应尽的责任,义不容辞。

  和李鸿、张吉鹏一样,张苇、刘丰军、陈勇男、张保林、岳太保、王决胜等一大批青年建设者的名字留在了基地业绩册上。每一个名字的背后,都是一个用青春和热血谱写的感人故事。

生命在戈壁蓝天上不朽

  一排排墓碑,列阵戈壁。 

  这里是东风烈士陵园。在中国国防科技事业奠基人聂荣臻元帅的汉白玉墓碑后,是从将军到士兵依次排开的10列纵队,长眠着672位基地建设者,平均年龄仅24岁。

  50年前,基地建设者在荒滩上支起帐篷。狂风满天,飞沙走石,帐篷常被吹到半空中。一位女技术员因追找图纸而被风暴吞噬……

  曾任部队长的李杰民,带领数千名官兵,在常人难以想象的艰难环境中昼夜奋战。当第一枚导弹呼啸着冲向蓝天的时候,他趴在了办公桌上,再也没有起来……

  在这片荒芜、孤独的土地上,如同“生而千年不死、死而千年不倒、倒而千年不朽”的胡杨树,如同不畏严寒、以艳丽的色彩装点戈壁的红柳,建设者们演绎着多姿多彩的生命故事。

  2003年,正在监造装备的一区某站总工程师朱国清查出患有癌症,组织上决定让他立即到北京空军总医院做手术。但是,朱国清坚持多留两天,梳理出29个问题,写出详细报告,亲手交给接班的同志。

  谁也没有想到年仅35岁的朱国清会患上癌症,同样,谁也没有想到消瘦文弱的朱国清会有那样坚韧顽强的生命力。那年冬天,当朱国清在清华大学研究生院把自己在病床上完成的课题《靶场实时测量数据融合》介绍完毕时,所有的专家都表示了赞许。2004年5月,他重新回到工作岗位。  

  朱传涛是基地二区某站便携式导弹发射班班长,别看只是个兵,全基地官兵都知道他的大名。

  在一次试训中,朱传涛对准目标扣动扳机,一声闷响后,五分之二的弹体飞了出去,而导弹的战斗部还留在发射筒内。靶场空气瞬间凝固。朱传涛冷静迅速地将导弹发射方向对准应急发射区,锁定发射架,从容撤离……

  当兵5年,朱传涛经历了多次险情,次次化险为夷。他累积完成了对高空远界、低空近界等复杂空域目标的拦截试验,被誉为“把生命扛在肩上”的王牌试弹兵。

奇迹在戈壁蓝天上绽放

  巴丹吉林沙漠深处的千里戈壁大漠,自然环境十分恶劣,年温差达80摄氏度左右,霜冻期长达7个月,年刮沙尘暴近百天,“天上无飞鸟,地上不长草,风吹石头跑”,是多年前基地环境的真实写照。

  就是在这样的艰苦环境下,基地官兵在创造出一个个武器装备和新战法奇迹的同时,也创造出一个生态奇迹。走进基地营区,紧贴时代潮流的生态景观、现代营区、宜居家园让记者仿佛置身都市一隅。

  在基地,官兵们种菜也种出了文化。菜园成了官兵们休闲娱乐的好地方,成排的塑料大棚,各种蔬菜生机勃勃;每到秋天,百米“南瓜走廊”里形态各异的南瓜色彩鲜丽、美不胜收。

  “这在以前是不可想象的,官兵吃菜从几百公里外的酒泉、张掖往回拉,冬天是一车冰碴,夏天是一车烂菜叶。”二区政委衣剑辉感慨地说,为开垦菜地,官兵们顶风沙、冒酷暑,一锹一车运走砂石,拉来新土,从百里外的牧区拉回一车车羊粪改善土质,还用上了许多创新技术。几年来,仅二区就开垦菜地800多亩,饲料地350多亩,鱼塘10多亩,保证了每个连队都有一片10亩以上的菜地,一座保温大棚,一片果园。警卫连士官匡海斌对记者说:“伙食好了,走上训练场也特别有劲。”

  基地官兵所创造的奇迹,不仅仅是绿色环境,还有丰富的文化生活。

  基地政治部主任卫转业告诉记者,基地的特色文化已成为提升部队战斗力的支撑。近年来,基地自办的三个电视台,修建的现代综合性体育馆、文化广场、集声光电一体拥有诸多先进技术的历史馆等设施,比任何地方都不逊色。

  先进的网络系统,是基地官兵的先进理念、文化追求的一个典型例证,也是戈壁大漠上的一个奇迹。上世纪90年代初,当网络还只是时尚话题时,“倚天”、“神箭”等极具基地特色的局域网相继在各个试验区建成;当光纤在大都市还只是一个概念时,基地官兵已经在光纤上“畅游”。一位科技干部自信地说,“你在北京了解到的信息,我们在基地也会同一时刻了解到。”

  走在营区宽阔的道路上,看着路旁的雪松、榆树,看着现代化的建筑群落,记者深深感到,基地官兵从改天换地的精神面貌中透出的现代时尚元素,预示出他们还将创造更多新的奇迹。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语音朗读 放大 缩小 默认

您对这篇文章的满意度

非常满意基本满意不太满意很不满意不做评价

对此文章发表评论

用户名:密码:匿名发表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