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市是典型的小城市大农村,市辖9区4市6县,面积12390平方公里,其中城区面积只有598公里。能否实现交通一体化,让农村群众和城市居民同享公交出行的便利,也是能否打破城乡分割,统筹城乡发展的关键。
305路一路向北。
“这里是高新西区。”趁着上下客的间隙,丁义向我们介绍说,“繁华吧?线路刚开通的时候,这边还是农田,连路名都没有,就叫成灌高速北辅道。路都是顺着田坎开起来的,七拐八拐,车子都跑不了直线,现在都已经是标准化道路了。”
2003年10月,成都市委、市政府决定在全市实施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化战略。但是,长期形成的城乡分割不是一时半会儿就能打破的。就拿当时的交通管理体制来说,各区县通行的是公路客运归交通局管,公交车则归市政公用局管。城里的车开不出来,城外的车开不进去。“我们305路是通过联合民营资本,出资组建股份公司的形式才得以开通的。”而且,线路虽然开通了,却享受不到城区公交的优惠票价。城乡差别,这个无形的概念,此时却变得如此实际。
直到2005年,成都市将交通局、市政公用局两局撤并,成立交通委员会,这种情况才开始好转。而这次调整的契机,则要追溯到一条普通的公交线路———80路的延伸。丁义清楚地记得,“报纸上都登了,当年80路延线可费了不少周折。”
80路车起初从五块石客运站出发,途经火车北站、荷花池,到达成洛公交站,2006年才延伸到位于十陵镇的成都大学新校区正大门。从成洛公交站到成都大学新校区只有10余公里,而这短短10余公里所经历的周折,成都大学的赵耀老师至今记忆犹新。
“2002年初,成都大学搬迁至十陵镇。学生开学放假乘火车的多,当时到十陵镇只有一趟97路,不经过火车北站。学生出了车站必须去万年场倒97路。”赵老师说,“师生1万多人,加上十陵镇原有的10万居民,出行实在不方便。”
2003年9月,几个外地的新生到成都大学报到。人生地不熟,不知道怎么换车,车费又贵,几个人硬是扛着大包行李,连打听带猜测,走了一夜才走到成都大学。清晨见到这几个疲惫的学生,赵老师心里很不是滋味。“我当时就下定决心,一定要推动80路延伸。”赵老师回忆说,“我想,不就是车轮子多转两圈吗,能有多难。”没想到,还真不是车轮子多转两圈那么简单。“市政公用局说他们管不了出城的车,交通局说进城的车不归他们管。好几个月就是解决不了。”
2004年2月,作为成都市第十二届政协委员的赵耀老师联合校内的其他几名委员,向市政协会议提交了一份提案,呼吁尽快解决十陵镇居民和成都大学师生出行难的问题。这份提案引起了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2005年8月,第一班周末增开公交车驶到了成都大学新校区。
“这次线路调整让成都市民发现,随着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新农村建设的逐步深入,许多原来的乡村变成了城市或市郊,以前那种按行政区域划分的城乡交通运输管理体制已经明显不适应实际情况了。”何利洛说,“必须有城乡一体、全域成都的视野,才能解决这个问题。”经过筹备,2006年1月,交通局、市政公用局被撤销,重新组建了成都市交通管理委员会,总揽全市城乡的公路、水路、公共交通、出租车和轨道交通等。
“现在跑农村的线路多了,成都公交集团成立了4个分公司,负责区县公交。”丁义数了数线路,“2字头的、3字头的、4字头的、5字头的,一共40多条!周边几个区县98%的乡镇都通了公交线,村民一出家门口就能坐上公交车,1个小时内肯定能到主城区!对了,我们还是全国首个郊区县刷卡坐公交的城市。”
何家桥二队站到了,丁义将车稳稳停在站牌前,10余位乘客依次上车。“以前的沿线都是农村,乘客多是农民,客流量还有季节性呢!双抢时人少,农闲时人多。现在都是小区居民和在高新区上班的人,改成上下班高峰期了。”
看乘客都已站稳扶好,丁义放下手刹,车辆继续前行。我们问他,“到郫县了吗?”丁义很诧异,“我们已经在郫县了啊!”
我们更诧异,一路走过,眼前所见全是高楼大厦,车流如织,人流如梭,似乎没有路过想象中纷繁杂乱的城乡接合部。只有何家桥二队这样的站名还能告诉我们,这里曾经是乡村。
等红灯的时候,丁义回过头问我们,“你们还看得出哪里是农村,哪里是城市吗?”
不等我们回答,他自己就接着说道,“城乡差别越来越小,快看不出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