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王金虎、通讯员李波 杨松涛报道:近日,记者在海产品育种育苗方面处于全国领先水平的山东烟台东方海洋科技有限公司看到,技术人员正加班加点组织投入了600万元的新产品胶原蛋白的试生产。这家企业的负责人告诉记者:“在企业原有的基础上挖掘潜力,最多只有1%的增长空间,而开发这种利用食品加工废料的高新技术产品,却可让产值提高近三成,利润率更是高达60%。”
山东烟台把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作为优化工业产业结构的战略举措来抓,着重实施高新技术企业膨胀、高新技术项目培育、高新技术成果转化三大工程,激励引导企业走科技进步与创新之路,实现了工业经济的稳步高效发展。今年1—9月份,全市高新技术产业产值达到2475亿元,同比增长45%,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比重达到39%。
为发挥龙头带动作用,烟台重点扶持培养了一批工业、农业和社会发展领域的创新示范企业典型。今年上半年,全市产值过亿元的高新技术企业达到105家、过10亿元的达到20家。在继续发展原有支柱产业的同时,他们通过多种形式,引导社会资金更多地投向现代化工、生物制药等新的增长点。万华集团采用MDI生态粘合剂和农作物秸秆制造的多元化制零甲醛释放环保板材,为企业发展开辟了新的利润增长空间。先锋麦得津制药公司新药产业化基地明年1月投入使用后,国家一类新药“恩度”的年产值可由目前的1.5亿元增加到30亿元。
烟台还筛选了一批技术水平高、带动力强、产业化前景广阔的高新技术产业项目予以重点支持。目前,烟台已经扶持了17个重大项目。同时,烟台专门设立了1000万元的自主创新专项资金,用于自主创新重点项目的资金配套和贴息。通过积极协助企业承担国家、省重大科技项目,培育带动了产业的大发展,目前全市初步形成了电子信息、新材料、生物与制药、先进机械制造四大高新技术重点领域。今年上半年,四大领域实现高新技术产值占总产值的比重达到95%。
为加快高新技术产业化步伐,烟台加大了扶持力度,对重大科技成果特别是涉及全市经济结构调整优化的科技成果,科技经费向其倾斜。烟台市重点支持的氨纶集团的芳纶1313产业化技术成功实现工业化生产后,使我国成为继美、日、俄之后,第四个能够批量生产芳纶纤维的国家。目前,氨纶总产能达到24000吨/年,间位芳纶总产能达到2500吨/年,为全球第二大间位芳纶供应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