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夏收盘点之际,正是他笑得最开心的时刻:河北省小麦生产已经实现了连续5年增产,尤其是省会石家庄市,无论总产还是单产都名列全省第一。
他就是我国著名小麦育种专家、河北科技丰产工程小麦组首席专家、石家庄市农科院院长郭进考。
在河北全省小麦科技丰产工程中,他和课题组先后选育出近百个小麦新品种,其中有16个通过省级以上机构审定,有4个品种通过国家级审定,其中最受农民欢迎的是“石麦15号”,在小麦生长周期中只浇1次水的情况下亩产达到646.7公斤,实现了一水保千斤的目标。
科研同生产实际相结合
河北省是我国小麦主产区,而石家庄又是主产区的重点区域。但在20世纪70年代时,河北几千万亩的麦田里却没有自己的当家品种。1973年,农学专业毕业的郭进考到石家庄地区农科所(即石家庄市农科院前身)报到,一把木尺和一台天平是他所在的小麦组仅有的家当。
广大农民的热切希望给了他扎根的决心与力量,他暗自鼓励自己:“要培育出最适合本地种植的优良小麦新品种。”
凭着一股对事业执著追求的精神,郭进考和同事首先把高产抗倒伏作为小麦育种的研究方向。经过在几十万株麦苗中杂交选育,既高产又抗倒伏的“冀麦26”终于培育成功。这个品种一问世就受到农民的欢迎,成为当时河北省推广最快、种植面积最大、经济效益最好的品种,累计种植面积达6000多万亩。
郭进考说,育种要有超前意识,要同农业的生产实际相结合。
农民不仅盼望单季高产,还盼望多季高产。农民的需求和期盼就是郭进考的努力方向。他和同事们从研究早熟和研究间作套种两个方面入手,先后试验成功了“冀麦26”小麦品种和“冀单33”等玉米品种,这些早熟品种比其他品种不仅能提前成熟3至7天,而且还能增产5%左右。
采访中,正定县农民张计申告诉记者:“我这10多年一直都用石家庄农科院培育出的良种。一年两季产出粮食能过吨,这在以前是连想都不敢想哩。”
课题选择与国情相结合
2007年麦收后,到赵县新寨店镇东阳台村农民王京玉家取经的农民络绎不绝。王京玉种了15亩石家庄市农科院培育的“石麦15号”小麦,从播种到收获只浇了两次水,平均亩产达到655公斤。
王京玉告诉记者:“种这小麦,不仅节省一半水,少用一半电,每亩还增加了百十来斤的产量,这里外算下来就是120块钱哩。”
我国是水资源严重短缺的国家,而石家庄又是严重缺水地区,培育农业节水品种就成了科研人员高度关注的课题。郭进考和小麦育种课题组把节水作为主攻方向,终于研究出了一批节水与高产相结合的优良小麦品种,其中“石家庄8号”通过了河北省和国家的审定。经专家鉴定:“石家庄8号”实现了高产与节水高度结合的目标,该项成果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有关专家曾为石家庄小麦良种推广应用算了一笔账:品种累计推广面积2.3亿亩,增产小麦50多亿公斤,增产的小麦可供1000万人吃5年;节约地下水资源100多亿立方米可供1000万人10年的生活用水;创社会经济效益100多亿元,使1000多万农民人均增收1000元。
科技推广与农民收益相结合
走进石家庄市农科院的食品加工研究室,这里除了当今国内一流的小麦及面粉品质分析仪器外,还有面包烘烤机、面条机、馒头机等多种食品加工设备,而且都在使用和实验着。
记者好奇地问道:“农业科研院所应该是与植物打交道的,可现在却改行与食品打起交道来了?”郭进考说,要让农民实现既增产又增收,有一个根本问题要解决,这就是提高农产品的市场化程度。许多农产品卖不出好价钱,其原因就是生产与市场脱节。而生产的基础是科研,只有把科研目标瞄准市场,农民才能生产适合市场需求的品种,消费者才能买到适合的产品。基于这样的认识,郭进考致力于把科研推广与增加农民收益相对接。从2003年开始,石家庄农科院增设了食品加工研究室,配置了粉质仪、拉伸仪等先进检测仪器。
郭进考说,过去把品种育成通过鉴定就算到头了,现在我们还要把产业链延伸。每育成一个新品种,就要继续研究它最适合加工成哪一种食品,根据食品加工需要和消费者的需求选择品种。把检测参数再运用到育种上,指导科技人员有针对性地按食品需要的参数选育新品种。
在这一思想指导下,石家庄农科院先后育出“石优17”、“B05—7388”等一批优质高产小麦、鲜食彩色糯玉米等便于市场开发的品种。石家庄吉利食品有限公司总经理赵仕友告诉记者,该公司去年加工的2000多吨速冻糯玉米全部出口,这完全归功于石家庄农科院提供的品质好的玉米良种。
30年来,郭进考一直与农民与土地打交道,没有休过一个长假。他用自己的汗水和智慧为河北省小麦品种从无到有、从有到优做出了突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