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原神湖————青海湖很美,西宁的生态环境好、污染少,城市的公交车很畅通,通往景区的公路路面很平直,青海人很好客……”提起来青海旅游的感受,一对来自山西太原的70多岁的老年夫妇就滔滔不绝地对记者说了起来。近几年,青海旅游产业发展迅速。据统计,“十五”期间,青海省累计接待国内外旅游者2341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88.8亿元。2007年,青海实现旅游总收入47.38亿元,增长32.8%,成为青海2007年四大亮点之一。
2008年5月,青海省召开了第三次全省旅游大会,提出拓宽青海省旅游业对外开放的广度和深度,以旅游业的大开放带动旅游业的大发展。
青海生态环境独特、旅游资源富集,旅游业发展前景广阔,在此基础上,青海省提出努力构建“政府主导、市场运作、企业主打、社会参与”的旅游业大发展的格局,特别要强化政府的主导作用,充分调动各个方面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今年,青海省第三次旅游发展大会提出要在7个方面实现新进展:创新发展思路,在打造高原旅游目的地上有新进展;扩大对外开放,在加快培育旅游品牌上有新进展;强化宣传促销,在塑造“大美青海”形象上有新进展;促进旅游消费,在拉长旅游产业链条上有新进展;落实扶持政策,在培育旅游市场主体上有新进展;推进依法治旅,在营造和谐旅游环境上有新进展;坚持以人为本,在提高旅游服务质量上有新进展。
青海的旅游资源,无论是自然资源还是人文资源,很多都是世界上独有的。近年来,青海省高度重视旅游品牌的树立,充分发挥旅游资源的优势,加大宣传营销力度。提出了“一圈三线”的旅游发展思路,以自然生态和民族文化为主线,准确把握市场需求,开发旅游品牌,着力打造“大美青海”观光之旅、生态青海健康之旅、文化青海溯源之旅、神奇青海之旅等特色旅游品牌。
门源回族自治县依托县域特色旅游资源,借助“油菜花文化旅游节”、“环湖赛”等重大节庆活动,突出打造“百里花海”旅游品牌。2008年“门源油菜花文化旅游节”以“绿色、人文、奥运、和谐”为主题,吸引了众多国内外旅游者的目光。据统计,7月份,门源县实现旅游总收入2201.03万元,接待游客37.01万人次,同比分别增长47%和34%。
青海湖作为青海省对外宣传的重点旅游项目,青海省不断做大这一品牌优势。今年是青海省全面建设高原旅游名省的第一年,青海省委、省政府对青海湖景区提出了“今年树形象,三年见规模,五年成品牌”的发展目标。并于今年5月正式启动了青海湖流域生态环境保护与综合治理项目,这个投资近16亿元的项目,对青海湖旅游品牌保护具有重要的意义。同时,青海湖景区将陆续开工建设鸟岛观鸟室、鸬鹚岛观鸟栈道和平台及刚察仙女湾观鱼、放生等项目,努力把青海湖打造成支撑旅游名省建设中的5A级景区。
大通回族土族自治县朔北乡代同庄村的村民祁生秀开办的“星星农家乐”至今已有4个年头了。自开业以来,每天客人爆满,生意红火,这里已成为远近闻名的农家乐。据祁生秀介绍,“每年除去各项费用和开支外,年获纯利润在10万元以上,服务员年工资达到了6000多元。”
据了解,今年上半年,青海住宿餐饮业实现零售额16.33亿元,比上年增长了26.2%。特别是随着民俗旅游的快速发展,消费者对农家乐、牧家乐的消费热情高涨,带动了限额以下及个体户零售额的快速增长,累计增长41.7%,其中有4个月增幅超过40%。
围绕生态立省战略,青海将着力打造旅游品牌,延伸旅游产业链,加快旅游商品、娱乐项目的开发,积极推进高原旅游名省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