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4月起,唐山市作为中央确定的科学发展观学习实践活动试点单位,深入组织开展了学习实践活动,并以此为契机,开展了创建科学发展示范县区、示范机关、示范单位、示范企业和示范家庭活动。通过学习实践活动,不仅较好地奠定了唐山人民建设科学发展示范区的思想理论基础,而且在人民群众中构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进一步树立和增强了全体公民对中国共产党领导、社会主义制度、改革开放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信念和信心。
唐山市坚持把思想道德建设摆上重要日程、融入具体创建,围绕贯彻落实《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深入开展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营造“知荣辱、树新风”的浓厚社会氛围。积极开展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和个人品德教育活动,推动社会主义道德建设进机关、进企业、进农村、进社区、进学校、进家庭。该市还把每年9月份作为“道德模范宣传月”,通过举办先进事迹巡回报告、电视专题片展播、编印道德模范风采录等多种形式,对各类先进典型进行大力宣传,在全社会形成了人人崇尚先进、人人学习先进、人人争当先进的氛围。唐山“月评学雷锋十佳”活动,从基层开始,层层设立学雷锋好人好事登记簿,市文明办每月从数百件突出事迹中评选出10件,向全市公布。帮贫助残的“志愿者活动”,已有30万群众参加;“十星级文明农户评选活动”,百万家庭响应;服务社会的“文明窗口示范活动”,全市有数万职工参与。
唐山是一座具有光荣革命传统的城市,也是一座道德教育资源丰富的城市。近年来,唐山投资8000万元,相继建成和命名了106处国家和省、市、县四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通过开展多种活动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促进了民族精神的发扬光大。2006年,唐山以纪念抗震30周年为契机,在全市广泛开展了以“弘扬抗震精神、共建和谐家园”为主题的教育活动,进一步弘扬了唐山抗震精神,使抗震精神成了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灵魂,成了凝聚全市人民加快发展的精神力量。
城市精神是城市特有的品格,也是城市发展与进步的重要支撑。2007年1月,唐山市丰润区一位67岁老人来到唐山市慈善总会筹委会为困难职工捐款1000元,只在捐款票据上留下了一个耐人寻味的化名“帮一点”。“帮一点”的爱心故事从此传开,引发了一浪高过一浪的爱心热潮。为使“帮一点”精神在唐山发扬光大,催生满园的文明之花,该市组织开展了“人人都来‘帮一点’,共建文明和谐大家庭”主题实践活动;各级志愿组织和24万志愿者,把弘扬“帮一点”精神与志愿者行动有机结合起来,实施了不同形式的志愿服务和奉献行动,使志愿服务活动掀起了新的热潮。今年春节期间,唐山市玉田县宋志永等13位农民兄弟在湖南郴州抗雪救灾,感动了唐山、感动了郴州,感动了13亿中国人。“宋志永爱心志愿服务小分队”为唐山这座爱心城市续写了新的篇章。唐山人民以实际行动不断丰富和锤炼这座爱心城市的精神品格,将各个历史时期的光荣传统、革命精神在新的时代背景下不断升华,形成了新唐山人文精神。2007年底,唐山组织开展了新唐山人文精神的征集与教育,今年5月又开展了新唐山人文精神大讨论活动。四川汶川大地震发生后,唐山市委、市政府和全市人民迅速掀起了向地震灾区捐款物、献爱心的热潮。唐山市人民以实际行动诠释了新唐山人文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