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综合新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语音朗读|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08年8月1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科技企业因“才”而至 高端人才因“企”而聚
西安创业就业政策促进人才集聚

  本报讯 记者张毅报道:众多世界一流企业研发中心、优良的创业发展环境、相对较低的生活成本……以高新技术产业为核心的西安研发型城市产业集群正在以越来越明显的综合优势,吸引着国内外高端人才。截至今年上半年,西安高新人才库总人数已逾14万人,其中高端人才近2000人。

  全国IT人才输出“大户”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的就业中心主任徐克介绍,该校本科毕业生选择在西安就业的人数连续3年递增50%,占总毕业生人数的40%以上。硕士研究生留陕工作比例也呈逐年上升趋势。该校软件学院同一导师的11名研究生中,今年有8名学生签约西安高新区。而在前些年,学校电子信息专业的100多名硕士毕业生中,留在西安的不足10%。

  企业人才结构也印证了西安对人才的吸引力:华为科技、中兴通讯、德国英飞凌等70多家中外知名通讯软件企业都在西安高新区设立了研发中心,其中华为、中兴的研发人员规模均在3000人以上,而且1/3的员工来自陕西省以外地区。刚刚签约中兴通讯西安研发中心的李先生说:“越来越多的世界著名企业入驻西安高新区,为高端人才展示才能开拓了巨大的空间。”

  目前,西安高新区拥有高新技术企业1310家,有外商投资企业879家,世界500强投资的企业有23家。全球最大的半导体设备生产商美国应用材料公司、全球第二大内存芯片生产企业美国美光公司、全球最大的卡车部件生产商美国伊顿公司、全球最大的安全气囊设备生产商美国ARC公司、著名的独立软件开发商美国赛贝斯公司、德国英飞凌公司、新加坡明康集团等多家世界著名企业都在西安高新区投资或设立研发中心。

  在西安高新区,中兴通讯西安研发中心的办公大楼十分气派。近日记者来到这里采访时,看到本来还算宽敞的二楼楼道,被隔断成若干个小房间,只留下一条很窄的通道。中兴西安研发中心负责人介绍说,近3年公司在西安的研发规模扩大了3倍,为了充分利用空间,不得已将过道改装成临时办公室。“最近我们把原来的楼顶平台都开发利用了。”一流的人才成就一流的企业,目前中兴手机销售额的60%来自西安研发团队。

  一流的企业也为一流人才的成长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万峰是SPSS公司的一名员工,他原在东部某市一家知名软件企业工作,去年来到SPSS西安分公司就职。“同样的收入,在西安除了买房还能有所积蓄。”万峰说。良好的工作、生活条件和环境促进了人才潜力的有效发挥,由于万峰的出色表现,上个月他刚刚从工程师被提升为高级工程师。

  据统计,2007年西安高新区实现营业收入1897.50亿元,主要经济指标连续5年保持30%以上的高速增长,形成了以高新技术产业为主导,集聚电子信息、生物制药、先进制造、环保与新材料四大主导产业和软件服务外包、创意产业等现代服务业的产业集群。日益完善的产业环境和生活环境为各类创业人才提供了坚实的发展平台。

  西安高新区制定的一系列鼓励高端人才创业就业的政策,也促进了人才的集聚。

近年来,西安高新区陆续推出了一系列优惠政策,设立了青年科技人才和留学人员创业基金、中小科技企业担保基金、人才培训基金,实施了院士亿元创新创业工程等。此外,西安高新区还着力为人才创业营造低成本、高质量的创业服务环境。如降低创业门槛,允许首期出资最低以1万美元或3万元人民币注册登记外商投资企业;为优秀项目提供5万至10万元无偿启动资金、贷款贴息或资本金投入;为留学人员企业提供3年的办公、研发房租补贴等。

  从今年起,西安高新区将结合创建世界一流园区战略,规划每年投入5000万元,进一步采取措施吸引高端人才。目前,在高新区从业人员总数达到36.87万人,其中拥有中高级职称的有6万多人,硕士、博士1.5万人,留学人员2100多人,参与创新、创业的两院院士达到54人。西安市委常委、西安高新区管委会主任岳华峰表示,越来越多的高端人才聚集西安高新区,不仅是产业环境活力的表现,同时也为世界一流研发性科技企业集团进驻西安创造了核心优势。高端人才与一流企业两者相得益彰。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语音朗读 放大 缩小 默认

您对这篇文章的满意度

非常满意基本满意不太满意很不满意不做评价

对此文章发表评论

用户名:密码:匿名发表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