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版:特刊 上一版3  
 
标题导航
 
语音朗读|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2008年7月3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能源化工强市 绿色产业富民 红色旅游兴业
延安全力建设“六大基地”
  延安朝着建设“六大基地”的目标,不断加快发展。图为延安宝塔。

  站在新的发展起点上,面对新的形势和任务,新一届延安市委、市政府提出了推进跨越发展、努力构建和谐延安的奋斗目标。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延安市大力实施“能源化工强市、绿色产业富民、红色旅游兴业”三大战略,做好延安城区“三山两河”治理文章,突出“社会保障建设、生态环境建设、重大项目建设”三个重点,抓好党的建设,努力把延安建设成为世界知名、国内一流的陕北能源化工基地,世界优质苹果生产营销研发加工基地,全国红色旅游首选之地,海内外炎黄子孙寻根祭祖之地,陕北黄土风情文化开发传播基地,全国退耕还林试验示范基地,全力打造富裕延安、实力延安、生态延安、和谐延安、魅力延安。

  延安已有百年石油开发历史,中国陆上第一口油井就在延安市的延长县。近年来,延长石油集团快速发展,原油生产、加工能力均达到1000万吨以上,居全国500强的第93位。陕西省委、省政府要求延长石油集团“十一五”进入全国50强,“十二五”进入世界500强。延安围绕实现跨越发展和建设“世界知名、国内一流的能源化工基地”的目标,重点抓好“两基地、五园区、十大能源化工项目”建设,即千万吨原油生产基地、三千万吨原煤生产基地;杨舒化工新区、姚店工业新区、永坪炼油园区、店头煤电化工园区、子长煤电化工园区;100万吨乙烯、120万吨甲醇、150万吨甲醇、华能4×60万千瓦电厂、子长3×98万吨煤焦化、黄陵98万吨煤焦化、大唐2×30万千瓦热电联产、三个2×30万千瓦煤矸石电厂等十个项目。通过强化基地建设、做大做强园区、延伸产业链条,使延安的石油产业逐步实现采炼化工一体化、油煤气化工一体化的产业体系,从而到2015年使“两基地五园区”实现的工业增加值达到1100亿元以上,成为延安经济新的增长极。

  延安的苹果、红枣、核桃和小杂粮等特色农产品在国内外享有盛誉,市场前景十分广阔。延安是世界苹果最佳优生区。目前,全市苹果种植面积占全国的7%,占陕西省的33%。延安坚持区域化种植、标准化生产、规模化经营的发展方向,努力把苹果种植面积扩大到300万亩左右,并着力把洛川苹果打造成中国第一、世界名牌,努力建设“世界优质苹果生产营销研发加工基地”;同时,按照“一村一品”的发展思路,因地制宜发展草畜、大棚蔬菜、红枣、核桃、小杂粮等区域特色农产品。

  延安历史悠久,人文荟萃,旅游资源丰富,特别是有许多极其珍贵的革命文物。为做大做强以红色旅游为龙头的文化旅游产业,努力建设“全国红色旅游首选之地”,延安将进一步完善红色旅游总体规划和景区景点开发建设规划,认真实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一号工程”,加强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全面提高旅游业的开发水平;正确处理革命纪念地保护与城市建设的关系,准确把握“中国革命圣地、历史文化名城、陕北黄土风情文化、适宜人居”的城市定位,组织实施“三山两河”治理工程,凸显城市文化特色,提高城市品位。待到条件成熟时,延安还将实施行政中心迁移,把老城区革命旧址一处一处保护恢复起来。

  1961年,黄帝陵被国务院确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世称“天下第一陵”。1992年以来,延安累计投资3亿元,先后完成了黄帝陵整修一期工程和二期工程的主体部分,二期工程配套项目建设也在加紧进行中。为切实加强轩辕黄帝陵的保护和管理,努力建设“海内外炎黄子孙寻根祭祖之地”,延安还将继续丰富景区文化内涵,切实增强黄帝陵的文化认同感和民族凝聚力,以吸引更多的海内外炎黄子孙谒陵寻根。

  延安的陕北民歌、信天游、陕北大秧歌、陕北说书、安塞腰鼓、剪纸、农民画等原生态文化独具魅力、享誉海内外。延安高度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发掘和保护,在研究、传承、创新上下功夫,筹办陕北民歌大赛、陕北大秧歌大赛、剪纸大赛、延安过大年等文化活动,积极参与国内、国际大型文化活动,不断增强陕北黄土风情文化的吸引力,努力把陕北黄土风情文化推向全国、推向世界,使延安成为“陕北黄土风情文化开发传播基地”。

  延安是黄河中上游水土流失最为严重的地区之一。实施退耕还林工程以来,延安的生态环境明显改善,全市累计退耕还林873万亩,占全国退耕面积的2.5%、全省的27%,水土流失治理程度由1998年的20.7%提高到45.5%。延安坚定不移地推进生态环境建设,紧紧抓住国家延长退耕还林补助政策的有利机遇,继续加大封山禁牧、基本农田建设、主导产业开发力度,切实增加农民收入,确保退耕还林稳得住、不反弹,实现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相统一,努力建设“全国退耕还林试验示范基地”。同时,坚持科学开发利用石油、煤炭等自然资源,不断提高资源利用效益;认真做好节能、降耗、减排、治污工作,努力实现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实现可持续发展。 文/本报记者 刘晓辰

下一篇 4 语音朗读 放大 缩小 默认

对此文章发表评论

用户名:密码:匿名发表    注册

您对这篇文章的满意度

非常满意基本满意不太满意很不满意不做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