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版:观察与借鉴 上一版3  
 
标题导航
 
语音朗读|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2008年5月14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英国利物浦:用文化激活城市

  英国的利物浦,早在12、13世纪就是英国著名的港口城市。因18世纪与美洲有密切的来往,从而得到巨大的发展,成为英国工业和海外运输业的巨大支柱,拥有庞大的港口、码头、仓库区。然而,上世纪以来,英格兰南部安普敦港的作用上升,及飞机运输业的出现,新兴的大规模远洋运输业务转移到他处,港口萧条了,失业率上升,城市也逐渐地衰落。随着英国重工业的逐渐没落和产业结构的调整,这个老工业基地面临严峻挑战。利物浦当局一直试图对城市进行改造,振兴这个老基地,但效果甚微。利物浦几乎被失望的情绪所窒息,除了甲壳虫乐队和足球俱乐部,利物浦几乎快被人遗忘了。

  利物浦人为了从衰败中崛起,探索了很多年,大到想按纽约模式建金融商业中心,小到想建成主打某一产业的城市,但始终没有找到自己的优势与出路。1990年,苏格兰的格拉斯哥当选欧洲文化中心后,不仅发展了旅游,还吸引来很多投资,城市一下兴旺起来。利物浦人受到了启发,认识到了文化的魅力。当开始用文化审视自身时,利物浦人发现了自己独特的资源。利物浦不仅有公园、水景,还是伦敦之外博物馆最多的英国城市,还有港口兴衰的历史故事、世界闻名的甲壳虫乐队。利物浦终于选择了文化搭台,重振城市的战略转型之路。

  经过近10年的努力,利物浦已经开始散发出文化的魅力。港口发展的历史已成为城市文化最有吸引力的一部分。利物浦人重新打造了旧港口,废弃的厂房仓库、一度关闭的艾伯特码头也改为艾伯特码头村,集中了许多专卖店、食品中心、展览场所等。它已从工业码头的衰落走向文化、商业、旅游业的兴盛。其中5座巨大的仓库被开发成了摄影棚、博物馆、餐馆、书廊和商店,船坞本身被用来停靠游艇。利物浦众多的博物馆里,除沃尔克、泰德艺术馆有不少珍藏外,海事博物馆、生活博物馆和甲壳虫乐队纪念馆则因现实和历史紧密相连而格外吸引人。

  2003年利物浦当选2008年的“欧洲文化之都”。自利物浦开始申办“欧洲文化之都”以来,该市投入了2亿多英镑用于城市的文化和旅游基础设施。其中利物浦回声体育馆等一批场馆和大型会议中心,带动了当地会展业的发展。在建的巨型购物中心“利物浦一号”融资10亿英镑,力图将利物浦打造成英国购物目的地。利物浦还计划投资约1亿英镑,在145公里海岸线上实施旅游振兴项目。世界上第一个以利物浦土生土长的“甲壳虫”乐队为主题的宾馆————“艰难岁月宾馆”即将开业,该宾馆坐落在“甲壳虫”最初的演出场所洞窟俱乐部附近,开业后将受到歌迷热情欢迎。利物浦的旅游业年收入约为11亿英镑。英国旅游局预计,2008年的“欧洲文化之都”活动有望使利物浦乃至整个英国新增200万名游客,有力地推动了利物浦城市的复兴。     文/洛 佳

下一篇 4 语音朗读 放大 缩小 默认

对此文章发表评论

用户名:密码:匿名发表    注册

您对这篇文章的满意度

非常满意基本满意不太满意很不满意不做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