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经济技术开发区一系列改革与变化,使农民享受到改革开放带来的成果。
作为开发区最早的征地转户居民,以前是农民的范旭东遇到了“工业兴区”的产业转型机遇,被推荐到佳通公司工作,告别了祖辈“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耕生活;同样是农民的陆小凤被推荐到东海橡塑公司务工,两年后,她成为这家世界500强企业日本住友重工集团旗下的东海橡塑公司人力资源部主管。
征地转户农民失去土地后,靠什么谋生?合肥经开区投入大量资金和精力解决这个问题:对18岁到40周岁的青壮年人员进行引导性培训和技能培训。每个人1000元的培训费由管委会埋单。从1997年至今,经开区已经培训青壮年人员11161人次,推荐13371人就业,既解决了失地农民的就业问题,也为园区企业提供了高素质的劳动力。对50岁以上的男子、45岁以上的妇女,经开区提供环卫、物业等大量公益性岗位。
让征地转户农民共享发展成果,是合肥经开区15年来一直实践着的重要原则。从早期解决3万多名失地农民住房和就业的“两个安置”,到之后建立的失地农民基本生活保障、基本医疗保障、城市最低生活保障三大保障体系,合肥经开区不仅实现了失地农民的“住有所居”,更实现了他们“老有所养,少有所学,壮有所为,病有所医”,从而推动了“农村向城市转变、农业向二三产业转变、农民向城市居民转变”的三个转变。
2006年,新划入合肥经开区的几个村主动打报告,要求尽快拆迁,腾出土地给经开区建设。农民们说,“地征了以后,饭吃得更好了,房住得更宽了。”从1997年到2007年10年间,合肥经开区征地转户农民的年收入,从1720元增加到了9300元;人均居住面积达到36平方米,超过合肥市人均居住面积10平方米的水平。
“开发区最大的功臣是农民!他们把土地,把自己的生存之本交给了我们。建设开发区的目的就是通过工业化、城市化进程,让这块土地上的人富起来!我们把农民作为参与开发区建设与管理的一支重要力量。”合肥经开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李兵说。
2007年秋季入学以来,合肥经开区在全市范围内打破以往学校定点接收农民工子女的惯例,凡是符合文件规定的农民工子女,均可在经开区就近选择学校就读。保证农民子女在经开区教育权利的实现,既是实现社会公平的和谐之举,也是经开区回馈这些城市建设者的方式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