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3年,在安徽佳通轮胎有限公司的花名册中,还没有范旭东这个名字。范旭东当时正忙着与父母一起种地,但一批又一批的修路工人,正出现在他的家门口。范旭东根本没有想到,他的未来生活就此将发生改变。
2008年,佳通公司员工范旭东对现在的生活很满意。结缘于合肥经济技术开发区这片土地的佳通公司,已经成长为佳通中国系列公司中的佼佼者。
15年时间,合肥经济技术开发区已进入我国中西部地区国家级开发区的第一梯队,成为拥有20万人口的现代化新城区。合肥市的干部群众认为,合肥经开区的沧桑巨变,体现了我国改革开放的巨大成功,显示出合肥市走向开放而焕发出的勃勃生机。
改革创新迈大步
2007年底,合肥经开区管委会把各部门负责人召集到40分钟车程外的汤池古镇,开了两天务虚会,这样的会在经开区已不是第一次。对于起步较晚、政策优势不突出的合肥经开区而言,改革创新是其取得今日成功的主导因素,这是当地政府与区内企业的一致看法。
1993年,第一批开发区人来到合肥市区西南部一块荒僻的“岗冲之地”,他们从最艰苦的修路工作做起,一度创下88天修好10公里框架大道的纪录。但是,困难也摆在面前:一年内连一个像样的项目也没有引进来。
显然,合肥经开区没有赶上“头班车”,错过了我国开发区发展的黄金时期。当它诞生之时,东部沿海最早的14个国家级开发区已经运行了近10年,而合肥经开区只是一个地处内陆欠发达地区,体制尚未完全理顺的省级开发区,它既没有政策优惠,也没有地理优势,甚至连可支配的土地资源都没有。
为此,早在1999年,合肥经开区管委会就开展了“为什么要办开发区”的全员大讨论。大家得出的结论是:办开发区不只是办工厂,不能只追求经济数据的增长,更要为人们创造一种新的工作、生活、创业环境。2000年,合肥经开区正式确立了三个发展定位,即:“项目是开发区的生命线,带领农民致富是开发区的立身之本,改革创新是开发区永恒的主题”。
正因为认识到这一点,当时羽翼尚未丰满、仍属省级开发区的合肥经开区,通过积极努力和扎实准备,争取到了许多国家级开发区才拥有的行政管理体制和机构改革试点资格,跨出了第一轮制度创新的重要一步。
2000年,合肥经开区被批准为国家级开发区后,为适应新的发展形势,于2002年推行了以机构改革为主的第二轮体制改革,改革的重点包括:科学界定行政职能,实现政事、政企、政社分开;推进干部人事、分配、社会保障三项制度改革,保护和调动广大员工的积极性、创造性;探索社区管理模式,顺应农村向城市、农业向二三产业、农民向城市居民的转变。
其中,最令合肥经开区津津乐道的,也是最具独创性的,且对经开区后续发展至为关键的一项改革,是对当地传统农村社会形态的深刻改造。建区之后,合肥经开区不仅通过实行“统拆统建”的方式,在有形的层面开创了安置失地农民的新模式,更进一步探索建立了“重心下移、职能转变、服务延伸、方便居民”的社区管理新体制。合肥经开区在2002年进行探索,2003年开始改革,2004年成立社区委筹备组,2005年撤消行政村建立社区。目前,合肥经开区共建立了5个社区管理委员会,以及21个小区委员会。
目前,经开区正在酝酿并启动第三轮改革。“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开发区的改革方向,就是要研究如何利用好现有的基础与平台,提升发展品质,实现新的跨越。”合肥经开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李兵说。
而这一轮改革,将力求在干部人事制度方面进一步突破。重点是围绕以人为本,探究如何保持团队活力,打破人员能进不能出、干部能上不能下的弊端,实施体制机制流程再造。具体改革措施有:变身份管理为岗位管理,实行易岗易薪;同时,充分考虑个人成长空间,设计符合开发区特点的绩效考核体系及评价机制。
合肥经开区的建设者们认为,随着开发区逐步发展成为现代化工业城区,将不可避免地面对以改革创新解决好城市管理的问题。而从探索市场经济规律到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再到城市管理体制改革,这种不断递进的创新实践,既是历史赋予开发区的使命,也是开发区改革创新的必由路径。
在安徽省委常委、合肥市委书记孙金龙看来,合肥经开区的15年沧桑巨变,体现了我国改革开放的巨大成功,展现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光明前景,也是合肥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生动缩影,折射出了合肥从封闭走向开放而焕发出的勃勃生机。
建设现代新城区
在不上班的日子或工余时间,范旭东常常在社区内的公园或广场转悠。10多年前他并没有这样的习惯,忙完地里的农活,惟一的休闲来自于电视,那里有精彩的“外面的世界”,但是现在,他就已经生活在曾经的“外面的世界”。
合肥经开区刚起步时,虽然建设资金非常困难,但是依然高标准建设了供群众休闲的明珠广场,这给熟悉老城风貌的合肥人以很大的视觉冲击。随着经开区周边风景街、明珠国际大酒店、安徽国际会展中心、徽园等项目的相继建成,这里已经成为高档服务业集聚、配套设施齐全、环境优美的城市综合功能区。
合肥经开区力行“森林式”的开发区建设模式,每年植树100万棵,目前绿地率达40%,人均绿化面积达到37平方米。他们还以超前的眼光,宁可牺牲工业用地,也坚持保留区内的两座水库。而今,利用水库的自然风貌改造而成的南艳湖和翡翠湖,成了镶嵌于开发区的一对“绿肺”。
随着开发区经济的快速发展,环境承载力问题逐渐显现。建设“投资环境最佳、创业环境最佳、人居环境最佳”的生态开发区,正成为合肥经开区追求的新境界。
李兵告诉记者,除了要严把项目入口关、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外,管委会更有意识地加大了环境基础设施的投资力度。目前,合肥经开区已自筹资金建成日处理10万吨的污水处理厂,实现污水管网全覆盖,远期规划日处理污(中)水能力将达30万吨;安徽省最大的热电联厂项目于2007年底在经开区建成投产,可以为区内数百家企业、20万居民集中供热,企业自建的90多台小锅炉将全部取缔;天然气储备站等工程也在加紧推进中。
合肥太古可口可乐公司在莲花社区,以前有大量处理过的工业废水通过管道白白流走。2005年7月,通过莲花社区管理委员会协调,太古可口可乐公司投资900万元建立了中水处理设施。经合肥市环保部门验收,处理后的水质达到一级A标准,可以用于绿化灌溉。通过协调,社区的几家物业公司用太古可口可乐公司的工业排水来进行绿化灌溉,象征性地交一点费用。而太古可口可乐公司则把这笔钱捐给社区的贫困居民。社区协调,三方受益,被传为佳话。
在合肥经开区管委会采访,每个工作人员递过来的名片上都印有两个醒目的标志:一个是ISO9001质量体系认证,一个是ISO14001环境体系认证,这意味着自豪,同时也是承诺和责任。据了解,合肥经开区是2005年在中西部率先通过这两项认证的。
在土地利用和空间布局上,合肥经开区本着集约发展、节约发展的原则,将明珠广场周边的核心区域规划为国际社区和现代服务业基地,广场东部是高新技术产业研发基地,西部是大学城和总部经济基地,南部则是工业园区和现代物流基地。由于规划科学、布局合理,合肥经开区的投入产出比达到1:2.8,土地使用堪称高效。
从一片荒土到一个新型工业区,再到一个功能完善的现代新城区,合肥经开区经历着由“量”到“质”的嬗变。“我们不仅希望收获骄人的数字,更希望收获蓝天白云,把开发区建设成为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示范区。”李兵说。
但范旭东已经不敢设想两三年后的生活,他发现他所生活的世界,正变化得越来越快。一年前他去市里办事时,路上要花去一个小时的时间,但现在通过刚刚建成的金寨路高架桥,只要10多分钟就赶到了市中心。他还听到省长在电视里说,再过几年后从合肥坐火车出发,一个多小时到南京,两个多小时到武汉,三个多小时到上海,四个多小时到北京。这些小时候所向往的城市,“原来可以离合肥这么近。”范旭东常会感叹,这片土地带给他的生活,正变得越来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