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版:记者调查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语音朗读|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08年4月29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改革开放迈新步 科学发展谱新篇
———福建省全面推进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努力实现又好又快发展纪实
本报赴福建采访组 
  2月18日,福建宁德核电站主体工程在福建省福鼎市举行开工仪式。这一项目一期工程将建设4台百万千瓦级核电机组,总投资约500亿元人民币。建成后年发电量预计将达到300亿千瓦时。     新华社记者 逯寒青摄
  福建的海岸线有3324公里,拥有厦门港、湄洲湾、罗源湾、三都澳等众多天然良港,能够建设20万至30万吨级超大型深水码头。

  浓浓绿意中,3500多万福建人民正在收获经济社会发展的新硕果。2007年,福建经济在连续4年保持11%以上增幅的基础上,比上年增长15%以上,全年生产总值达到9075亿元,比2000年翻一番;这一年,全省财政收入在从2002年的476.21亿元增加到2006年的1012.71亿元之后,继续保持强劲增长势头,全年达到1284亿元,同比增长26.8%;这一年,福建城乡居民从经济发展中得到了更多实惠,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5505元,比上年增长10.1%,农民人均纯收入5467元,增长7.3%。在居民收入稳步增长的带动下,全省社会商品零售总额增长17.9%,创10年来增幅新高。

  记者在福建进行了采访调研,切身体验到了福建省近年来的发展新貌,更看到了全省上下在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进程中表现出的奋发进取精神。

  福建省委书记卢展工在谈到福建经济社会近年发生的巨大变化时说:“多年的实践告诉我们,只要结合福建的实际,坚决认真地贯彻中央一系列决策部署,在有效贯彻上下功夫,在有机结合上下功夫,就一定能在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实践中不断取得实质性成效。把握了这一点,就能贯彻落实好科学发展观,务实求效地谋求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在全省经济工作会议上,卢展工对去年福建的发展态势有一段这样的评价:2007年全省经济发展总体良好,好在形势、好在趋势、好在态势、好在气势。好在形势,经济总量、经济效益和人民收入等指标有了较大幅度增长;好在趋势,生产总值、固定资产投资、财政收入、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等主要经济指标持续了稳定、向上、协调的增长趋势;好在态势,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固定资产投资实现“两个比重”提升、节能减排力度加大、人口增长有效控制、全省耕地连续七年实现占补平衡、教育和文化稳步发展,发展的能量不断积蓄,后劲不断增强;好在气势,就是在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推进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的实践中,全省干部群众表现出来的谋求发展的意识、攻坚克难的精神、围绕全局的合力、应对风险的气势,表现出来的平凡之中的伟大追求、平静之中的满腔热血、平常之中的极强烈的责任感,以及表现出来的锲而不舍、持续努力、实干实效的精神状态。

“好”字当头谋发展

  为了在发展中真正做到“好”字当头,福建对“家底”进行了全面盘点,找出自己的优势所在,潜力所在,在此基础上形成了新的发展方略。

  “福州有句俗话,叫做‘有吃就有补’,意思是吃下去的东西对身体都会有好处。这句话可以用来形容福建早期的发展思路。由于当时经济总量偏小,对项目往往是来者不拒;现在要‘调整饮食结构’了,要考虑产业结构的优化。”福建省主管工业的副省长李川在与记者交谈时,形象地说明了“好”字当头谋发展的含义。

  为了在发展中真正做到“好”字当头,福建对“家底”进行了全面盘点,找出自己的优势所在,潜力所在,在此基础上形成了新的发展方略。其中重要的一点就是将电子、机械和石化作为支柱产业,同时立足港口优势,大力发展临港经济。

  用“得天独厚”来描述福建的港口资源,绝非夸张。福建的海岸线有3324公里,仅次于广东,居全国第二;省内拥有厦门港、湄洲湾、罗源湾、三都澳等众多天然良港,深水岸线246公里,其中能够建设20万万至30万吨级超大型深水码头的岸线有47公里,为全国之冠。

  在省交通厅采访时记者获悉,近年来福建港口建设的投资增幅每年都在80%左右,吞吐能力明显增加。到2007年底,全省新增万吨级以上泊位50个,新增货物吞吐能力9522万吨,其中集装箱575万标箱,分别比2002年增长了1.1、1.2和3.3倍。与此同时,一批新型产业集群已经在临港地区聚集,如以湄洲湾为中心的石化工业,以福州、厦门为中心的汽车工业,以及修造船、能源、原材料加工业等。 

  在三都澳所在的宁德市,市委书记陈荣凯站在规划图前,兴致勃勃地向记者描绘着环三都澳区域未来的景象。在这个世界少有的优良港区内,今后将建设钢铁、石化、煤化、造船和重型机械等一批临海大型制造业项目,并成为服务内陆腹地的综合性物流港以及国家战略物资商业储备中转基地,同时形成2个产值超200亿元、8个产值超100亿元的产业集群,使宁德经济迈上新台阶。在著名的石雕之乡惠安县的斗尾港区,记者看到沿着7.7公里的深水岸线,引资兴建的30万吨级大型修船厂、30万吨级原油码头等大型项目,有的正在紧张建设之中,有的已经投产。这些项目今后将带来十多亿元的税收,接近全县现有财政收入的总和。

  根据规划,福建省正依托六大港湾,构建临港工业空间布局。到2010年,临港工业产值将占全省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45%以上,2015年达到60%以上,基本建成海峡西岸先进制造业基地。临港工业的发展,将使物流过程衔接更紧密,加速区域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

  在海西建设中,福建还提出要把项目带动和品牌带动作为经济工作的两个重要“抓手”,以项目带动形成新的增长点,以品牌带动提升发展水平,从而切实做到又好又快发展。

  2007年11月18日,福州超大现代农业发展公司、圣农集团、厦门银祥集团、东南香米业公司等25家农业龙头企业,获得了福建省政府授予的金牌农业企业称号以及100万元的奖励。这标志着福建品牌带动战略进入了新的阶段。

  省农办综合处副处长许春霖介绍说,近年来,福建依托龙头企业和各类农业专业合作社,实施农业标准化,推进农业产业化,加快了品牌农业的建设。目前,全省已拥有24个国家级龙头企业,150个省级龙头企业,经过精心培育,福建已拥有涉农国家级名牌50个,省级名牌350个,武夷山大红袍、超大公司西兰花蔬菜和银祥牌无公害猪肉,被农业部评为首批中国名牌农产品。

  据福建有关部门统计,目前全省有40%左右的农户参与到品牌农业之中,户均年收入3000多元。龙头企业还吸纳了152万名农村劳动力就业,农民每年获得的工资性收入有150多亿元。

  除了农业,福建的机电、纺织、服装、电子等诸多行业也开展了创建品牌活动,目前全省累计拥有中国驰名商标49件,中国名牌产品76个,国家免检产品228个,均居全国第5名。品牌带动战略的步步深入,使福建的经济发展更加充满活力。

改革创新谋发展

  坚持以改革开放为动力,努力破解各种发展难题和体制机制障碍,才能不断增强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的活力。正是基于这一认识,近年来,福建坚持在发展过程中推进体制改革和创新,取得了不少宝贵经验。

  车行八闽大地,处处绿水青山。福建素有“南方绿色宝库”之称,森林覆盖率达62.96%,为全国第一,年产商品木材500多万立方米,毛竹2亿根,均居全国前列。在福建省林业厅政策法规处处长翁小杰看来,如今山还是那些山,林还是那片林,但是与农民之间的关系,却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这一切,都源于集体林权制度改革。

  福建1.36亿亩林地中,92%为集体所有,过去由于这些山林仍以村集体经营为主,广大林农的经营主体地位没有确立,也很少能享受到相应的权益,只能守着“金山银山”过紧日子。这种状况制约了林业的健康发展。针对这些问题,福建省委、省政府经过调查研究,并吸取一些地区农民自发改革林权的成功经验,于2003年5月在全国率先开始了集体林权制度改革。

  此次改革的核心是让林农真正享有四权,即林木的所有权、经营权、处置权和收益权,通过折股量化、股权到户(联户)或以人口、农户为单位均分、均包等形式,把集体林木所有权和林地使用权明晰到户、联户或其他经营主体。在此基础上,福建省委、省政府又在2006年出台了《关于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意见》,对林业投融资体制、商品林采伐管理体制和林业经营方式进行了全面改革,促进了林业的健康发展,使林农收益稳步提高。

  林改之后,广大林农精心呵护自己的“绿色银行”,使全省出现了“争山争苗”造林绿化的喜人现象,造林面积年年增长50%以上。2006年全省共完成植树造林面积211万亩,比改革前翻了一番多。其中农民和其他社会力量造林比重从2002年的40%提高到80%。

  此次采访中,记者来到最早推行林改的永安市洪田村,实地感受了村民生活发生的变化。这个曾经连一些青年人娶媳妇都困难的贫困山村,2006年877名村民的人均纯收入达到5800元,其中林业收入在3000元以上;130多名富余劳动力进入村里兴办的16家竹木加工企业,一年工资收入有200多万元。村集体还利用每年40多万元的林业收益,为村民修道路,安路灯,办医保,促进了新农村建设。洪田村乡亲那一张张笑脸,就是对林改政策的最好评价。

  洪田村所在的永安市,2006年农民人均林业收入达到2513元,比改革前增长了3.4倍。全省主要林区的农户家庭收入中,林业收入大体都在一半左右。与此同时,福建林业产业也获得了长足发展,2006年总产值达到1002亿元,居全国前列。在国家林业局进行的五年一度的森林资源清查中,福建的林地增加了500万亩,木材蓄积量达到4.967亿立方米。林权改革,让福建青山更绿,让农民致富路更宽。

  开展机关效能建设,则是福建的又一项全国领先的创新之举。这一始于2000年3月的改革,已形成了规范行政行为的制度保障体系,如今,全省各级机关普遍推行了岗位责任制、服务承诺制、首问责任制、限时办结制、否定报备制、绩效考评制、失职追究制和窗口部门一次性告知等8项制度,政府服务工作纳入科学管理体系。为了使效能建设取得更大实效,2005年以来,福建还在省政府各部门和各设区市全面开展了政府绩效评估,设置了可持续发展、现代化进程、和谐社会构建、勤政廉政四大内容和具体的评估指标,并发动社会各界人士参与测评,密切了政府和群众的关系。 

  为提高办事效率,福建在全省建立了市、县行政服务中心65个,省、市部门行政服务中心或办事大厅196个,普遍建立了“一个窗口对外、一站式服务、一条龙办理”的运行机制,为企业和群众提供高效、便捷的服务。

  在效能建设中,各地区也根据实际情况推出了不少新措施。如福州市建立了重点项目跟踪督查制度,几年来先后对312项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项目实行全程跟踪督查,推动其落实;厦门市对工业集中区和重点项目实行派员驻地、现场协调、现场服务;南平市对公众评议中群众满意度不高的教育收费、群众就医、市容环境等问题,明确提出整改要求,由各有关部门进行专项整治;泉州市通过行政服务中心,推行集中审批、并联审批、网上审批和电子监察工作,使复杂项目审批从178个工作日缩短至37个,一般项目从118个工作日缩短至28个,受到投资者欢迎。仅2007年上半年便有和谐光电、国际采购与区域物流配送中心等三大项目在泉州签约,总投资达23.2亿美元。

  “围绕发展抓效能,抓好效能促发展”,福建的机关效能建设得到了广大群众的认可和欢迎。据国家统计局等部门去年组织的调查,福建省公众对政府机关工作的满意度比上年提高了近9.5个百分点。

以人为本谋发展

  以人为本,关键的一点就是创造条件,让广大群众投身于改革开放的伟大事业,促进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经济发展了,财力增加了,人民群众才能更好地共享发展的成果。

  改革开放之后,福建有大批人员走向了全国市场。经过多年打拼,许多人已经事业有成。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在安徽、河南、湖南、江西、湖北等中部地区的闽商人数达113万人,闽籍企业达2.9万家;到西部省区投资兴业的闽籍企业达41万家,年贸易额达1368亿元。在一些行业,闽商已占有举足轻重地位。例如,莆田市有16万人在全国各地经营木材,创办了750多家上规模木材贸易加工企业,年产值100多亿元,木材销售在北京、东北三省和新疆等地的市场占有率达70%。泉州南安市在各地经销水暖器材的人有20万左右,销售额约占全国市场的七成。这些福建籍的企业家们拥有雄厚的资金和丰富的经营管理经验,也愿意为家乡的发展尽一份力量。针对这一状况,福建在海西建设中,开展了“民资回归”工程,积极改善投资软硬环境,鼓励在外的企业家回乡创业,造福桑梓。

  湄洲湾畔的莆田市秀屿国家级木材加工贸易示范区,人来车往,一派繁忙景象。这个正在紧张施工中的木材贸易加工基地,正在成为民营企业家回乡创业的乐园。到2007年9月底,示范区累计签约项目98个,总投资79.6亿元。投资者多数为在外经商的莆田籍企业家。其中,由在上海的46家莆商企业联合创建的福建海宏木业有限公司,总投资达18亿元,投产后一年可加工木材150万立方米,年产值超40亿元。莆田市委书记袁锦贵告诉记者,到“十一五”末,秀屿木材加工示范区将争取实现产值200亿元,成为中国南方最大的木材加工、贸易、集散基地。近年来,莆田市累计引进合同项目1798个,计划总投资额732.3亿元,已完成投资276.1亿元,其中70%以上是“民资回归”项目。

  在全省范围内,各类民营企业也出现了蓬勃发展的良好势头。2007年1—11月,福建规模以上民营工业企业完成工业增加值1599.29亿元,同比增长23.9%,高于全省平均水平2.5个百分点;城镇民间投资1434.23亿元,同比增长49.7%,比国有和外商投资增幅分别高出8.1个和25个百分点。

  调动各方力量积极投身经济发展,使得福建省的财力不断增加,有了更多“本钱”开展民生工程。这些年来,福建省委、省政府每年都要选择15件重大实事进行突破,有计划地解决了影响社会和民生的一批难点问题,并在全国范围内做到了“五个率先”,即率先推行全省范围内的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率先推行免征部分农业特产税和全面免征农业税、率先推行农村保险试点、率先对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全部免除学杂费以及率先设立高校和中等职业学校贫困生助学金制度等。

  近几年,福建每年都要在新增财力中拿出50多亿元用于办惠民实事,2007年又推出了一批改善民生的新举措。 在改善民生方面,去年福建仅省级财政投入的资金就有27亿元,带动各级政府实施了一大批为民办实事项目。省长黄小晶表示,在新的一年中,福建要更加重视改善民生和促进社会和谐,做好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办好惠民利民实事,加快社会事业发展。

统筹协调谋发展

  促进全省经济均衡发展,让山区群众尽快走上富裕之路,福建上下围绕海西建设大局,加快公路建设。四通八达的公路,为搭建海西开放平台奠定了牢固的基础,更直接促进了山区经济的发展。

  福建多山,素有八山一水一分田之称。山多而路隘,曾经直接制约了山区经济的发展。在福建的经济总量中,福州、厦门、泉州和漳州四个沿海设区市,便占了70%以上,而龙岩、三明、南平等五个多山市,仅占不到30%。为了改变这种状况,促进全省经济的均衡发展,让山区群众尽快走上富裕之路,福建上下围绕海西建设大局,加快了公路建设步伐。从2003年至2007年,全省新增高速公路749公里,通车里程达到1365公里,9个设区市在2004年全部通了高速公路,形成了到省会城市的“四小时交通经济圈”。如今福建已经建成“一纵两横”高速公路主骨架网,通往广东、浙江和江西的“山门”全部打开,把福建与珠三角、长三角和幅员辽阔的中西部地区紧密联结起来。全省有62个县城可以在1小时内上高速,占全部县(市)的74%。

  四通八达的公路,为搭建海西开放平台奠定了牢固的基础,更直接促进了山区经济的发展。长泰县利用距厦门仅50公里的地理优势,几年来从厦门引进项目145个,投资总额达46.5亿元,目前已成为福建最大的球类体育用品基地。在革命老区龙岩长汀县的腾飞经济开发区,如今聚集了160多家纺织服装企业,安踏、利郎、李宁等知名企业都在此设立了工厂,当地6万多农村劳动力经过免费培训,成为工人。

  在建设高速公路“大动脉”的同时,福建还十分注意将一根根“毛细血管”通向各个村落,惠及广大农民。2004年,福建启动了“年万里农村路网工程”,计划每年完成5000公里乡村道路硬化任务,确保到“十一五”期末,基本实现全省每个建制村至少有一条路面的公路通往乡镇和主要干线。如今这项“民心工程”进展顺利,2007年已建成农村等级化硬化公路6000多公里,全省已有93%的建制村通了硬化公路,福州、莆田、漳州等5个设区市提前两年达标。“铺了水泥路,就踏上了致富路!”这是福建许多农民的切身体会。在南平市松溪县九蓬村,自打通了水泥路,村里农副产品顺利走向了山外大市场,卖出了好价钱。村民每亩茶园的收益从七八百元增加到1500元左右,毛竹从每根七八元提高到12元,全村人均增收20%以上。

  在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福建既注重地区统筹、城乡统筹、工农统筹,还十分重视处理好经济发展和生态保护的关系,通过体制创新强化环境保护工作,建立区域性补偿制度就是其中一例。福建的主要河流闽江和九龙江的下游为经济发达地区,为保证这些地区的群众用上洁净的江水,上游山区群众在生产和生活上付出了一定代价,经济发展也受到影响。根据这种情况,福建于去年在全国率先出台了《江河下游地区对上游地区森林生态效益补偿方案》,规定各设区市政府根据城市工业和生活的用水量,缴纳森林生态效益补偿资金,由省财政对上游地区为保护生态功能和水土资源做出贡献的农民进行统一补偿。这项制度实施后,福建省每年可新增生态公益林补偿金8590万元,年补偿金总额达到3亿多元,使生态公益林补偿标准提高到每亩7元。此外,全省还筹措1.84亿元资金专项用于闽江、九龙江中上游地区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和保护,使两江的3类以上水质达标率,近两年分别提高12.6个百分点和5.2个百分点。

  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福建省节能减排工作也取得了新成绩。2006年,全省万元GDP能耗为0.93吨标准煤,低于1.2吨的全国平均水平,2007年单位能耗继续保持下降,生态环境质量综合评价指数位居全国前列。

  福建省委常委、宣传部长唐国忠在会见本报采访团时表示,福建出现了风正气顺、人和业兴的可喜局面,正在步入又好又快的发展轨道。

  本报赴福建采访组组长: 汪 朗  成员:石 伟 殷陆君 陈剑夫   陈 煜 乔申颖 王小聪 熊 丽

下一篇 4 语音朗读 放大 缩小 默认

对此文章发表评论

用户名:密码:匿名发表    注册

您对这篇文章的满意度

非常满意基本满意不太满意很不满意不做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