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

深入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

2024年05月04日 

近年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取得显著成效,国际一流湾区和世界级城市群建设迈出坚实步伐,成为我国高质量发展进程中的一大亮点。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深入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2023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广东考察时强调,使粤港澳大湾区成为新发展格局的战略支点、高质量发展的示范地、中国式现代化的引领地。本期特邀专家围绕相关问题进行研讨。

国际一流湾区框架基本形成

粤港澳大湾区建设进展怎么样?在科技创新、轨道交通、公共服务等方面有何亮点?

朱伟(广东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主任、广东省大湾区办常务副主任):粤港澳大湾区包括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广东省广州市、深圳市、珠海市、佛山市、惠州市、东莞市、中山市、江门市、肇庆市(以下简称“珠三角九市”),是我国开放程度最高、经济活力最强的区域之一,在国家发展大局中具有重要战略地位。近年来,高质量建设粤港澳大湾区取得阶段性成效,国际一流湾区和世界级城市群框架基本形成,为实现《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提出的2035年发展目标奠定坚实基础。

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持续推进。以深圳河套、珠海横琴为结合点,以广深港、广珠澳科技创新走廊为骨架构建一批重大科技基础设施。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南沙科学城、光明科学城、松山湖科学城等26个重点创新平台布局落地,其中多数平台已成为各地加快开放协同创新发展的重要支点。粤港澳大湾区被列入国家“十四五”规划的重大科技基础设施数量居全国首位,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集群逐步形成。据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发布的2023年全球创新指数报告,“深圳—香港—广州”科技集群已连续4年居全球创新指数第2位。

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水平加速提高。高快速路网、跨江通道、水运基础设施、区域干线和城际铁路等项目建设进展顺利,综合立体交通网络越织越密,“1小时生活圈”加快形成。截至2023年底,粤港澳大湾区铁路运营里程超2700公里,公路通车里程约6万公里,其中高速公路路网密度达到9.7公里/百平方公里,和纽约、东京等国际一流湾区相当,“轨道上的大湾区”逐渐从蓝图变为现实。与此同时,粤港澳大湾区世界级港口群和机场群加速形成,港口规模位居全国前列,形成了以广州港、深圳港为核心的国际航运网络,粤港澳大湾区国际航空枢纽功能逐步显现,旅客吞吐量已超东京、纽约、旧金山等国际一流湾区。

宜居宜业宜游的优质生活圈初现雏形。粤港澳大湾区以公共服务保障为核心,支持港澳人才融入国家发展大局,积极推进粤港澳大湾区世界级旅游目的地建设,为各类人才投身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创造优良环境。广东省积极推进跨境公共服务和社会保障衔接,截至2023年底,港澳居民在粤参加养老、失业、工伤保险人数超34万人次。粤港澳大湾区商事制度改革持续深化,对珠三角九市商事登记确认制试点、“一照通行”涉企审批服务改革试点等多项改革举措给予督查激励。此外,粤港澳大湾区职称评价和职业资格认可工作深入实施,港澳专业人士在粤执业范围逐步拓宽。

生态文明建设持续向纵深推进。近年来,粤港澳大湾区生态环境改革创新持续深化,粤港澳三地大气污染联防联控合作机制建设取得实效,碳普惠试点示范效应持续增强,粤港澳大湾区环境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不断提高。一方面,粤港澳三地建成细颗粒物(PM_2.5)成分监测网络、挥发性有机物光化学监测网络、颗粒物和臭氧激光雷达监测网络,将挥发性有机物在线监测纳入粤港澳珠江三角洲区域空气监测网络,实现了技术层面的重污染天气预报会商。另一方面,珠三角九市全部纳入“十四五”国家“无废城市”建设名单,其中深圳形成可推广、可复制的“深圳经验”治理模式,被列入国家典型先进“无废城市”建设案例。此外,粤港澳大湾区绿色金融和碳排放权交易业务实现多项全国首创,包括设立全国首家气候支行、首家零碳网点,发行全国规模最大的绿色企业债券、首批碳中和绿色债,发放全国试验区首笔碳排放权抵押贷款、全国上市企业首笔碳排放权抵押贷款。

整合优势形成产业共振效应

粤港澳三地如何实现区域内产业分工合作、协同发展?

李晓琳(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国土开发与地区经济研究所区域政策研究室主任):自2019年《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发布以来,粤港澳大湾区原始创新和新兴产业策源功能持续增强,区域创新和产业协同发展水平不断提升,成为我国技术创新和产业发展最为活跃的重大战略区域。

第一,在推动粤港澳三地深度协同方面,围绕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有效整合粤港澳三地优势,逐步构建起以广深港、广珠澳科创走廊和河套、横琴科技创新极点为主体的“两廊两点”架构体系,构建开放型区域协同创新共同体,打造高水平科技创新载体和平台,抢占新一轮科技和产业变革先机。

推动粤港澳三地加强优势互补,全面构建具有全球竞争力的开放创新网络。港澳国际联系广泛、专业服务发达、基础研究实力雄厚,珠三角制造业基础扎实、企业主体活跃、市场空间大,三地最大限度“求同”,聚焦电子信息、数字经济、生物经济等领域,持续推动科技创新规则制度衔接,探索形成“港澳高校—港澳科研成果—珠三角转化”的科技产业协同发展模式,大疆无人机等港澳重大科研成果在珠三角顺利转化落地。

加快推进重大平台建设,引领带动粤港澳全面深化创新和产业合作。以前海、横琴、南沙、河套为主的粤港澳大湾区重大合作平台体系框架更加清晰完善,进入全面提速建设阶段。前海有效推进香港与内地服务业合作,实现空间扩区与功能提升;横琴立足服务澳门,推动琴澳一体化发展,截至2023年9月,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注册商事主体超5.7万家,“四新”产业企业超1.6万户,澳资企业数量不断增长;南沙逐步形成包括南沙科学城和明珠科学园、广州海洋实验室、3个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多个高端创新平台在内的“1+1+3+N”平台体系;河套以科技创新合作为主题,形成“一河两岸、一区两园”独特发展模式。

第二,在加强跨区域产业分工合作方面,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始终坚持大力发展制造业和实体经济,推动不同城市间加强功能优化、分工协作,逐步构建起以电子信息制造、先进装备制造为支柱和一般加工制造为基础的现代制造业体系,形成新一代信息技术、汽车制造、智能家电等国家级产业集群。

加强跨区域产业链协作,形成产业发展共振效应。从珠三角九市产业结构及发展阶段特征来看,广深佛莞先发优势突出,2023年地区生产总值占珠三角的81.4%,惠州、中山、江门、肇庆、珠海等地处于工业经济加速发展阶段,要素成本相对较低,能与广深佛莞形成较好的区域分工合作关系。惠州全面融入广深佛莞产业网络,有效提升发展质量和速度,超高清视频和智能家电产业集群、新能源电池产业集群入选“2023中国百强产业集群”。

加快推进都市圈建设,增强核心城市带动作用。广州、深圳、珠江口西岸都市圈规划落地,中心城市在区域产业升级调整中的辐射带动作用有效释放。最为典型的是深莞一体化,深圳科技资源溢出以及华为等龙头企业有效带动东莞产业转型,东莞从“三来一补”制造基地转变为电子信息制造重镇,全国每生产6部智能手机就有1部来自东莞。

第三,在优化区域创新环境方面,持续激发各类要素活力、提升区域创新和产业发展能级关键要靠良好的发展生态。粤港澳大湾区对标国际一流水平,逐步形成市场体系健全、体制机制灵活、国际化程度高的创新环境,吸引全球优质要素加快集聚。

一方面,着力促进产学研有效转化,推动创新链产业链深度融合。科技成果最终形成生产力关键要靠产业载体。粤港澳大湾区积极建设高水平孵化器、加速器、新型研发机构等转化载体,促进生产性服务业发展,努力构建起“基础研究+技术攻关+成果产业化+科技金融+人才支撑”全过程生态链。2023年,深圳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提高到41.9%,已成为全球颇具活力和创新力的城市之一。

另一方面,始终突出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促进创新要素高效配置。企业创新主动性强是粤港澳大湾区保持产业活力的关键。通过企业牵引全产业链技术攻关和产业变革,有力促进科技成果从0到1的转化,形成更加紧密、更加高效的区域产业链分工合作关系。广州、深圳获评首批国家知识产权保护示范区建设城市。广州有24家企业入选《2024年全球独角兽榜》,位居全球城市第9、全国第4。2023年深圳企业研发投入占全市社会研发投入比重达94.9%。

打造宜居宜业宜游高品质生活圈

粤港澳大湾区在推动城际之间基础设施衔接和公共服务共建共享方面采取了哪些举措?

符正平(中山大学自贸区综合研究院院长、管理学院教授):香港、澳门与珠三角九市文化同源、人缘相亲、民俗相近、优势互补。近年来,粤港澳大湾区积极拓展在教育、文化、旅游、社会保障等领域的合作,打造公共服务优质、宜居宜业宜游的高品质生活圈。

在轨道交通方面,建设跨江通道是粤港澳大湾区实现跨市基础设施互联互通的关键。2018年10月,港珠澳大桥正式通车运营,全长55公里,连接香港、珠海和澳门。2019年4月,南沙大桥通车,全长12.89公里,连接广州、东莞两地。深中通道连接深圳、中山和广州南沙,双向八车道,全长24公里;黄茅海跨海通道连接珠海和江门,今年将建成通车。珠江口在建或规划建设的通道还有莲花山通道、狮子洋通道、深茂铁路珠江公铁两用大桥、中山—南沙—虎门城际轨道、深圳至珠海城际轨道等,建成后将极大提升大湾区东西两翼的交通联系,加速珠江西岸快速发展。此外,城市轨道实现跨市无缝连接,形成大湾区轨道交通网络。广州地铁18号线建成后可实现跨市直达,通往中山、珠海;广州、东莞、深圳城际轨道已通车运营。除已通车的港深广高速铁路外,连接珠海、江门、佛山和肇庆的珠江肇高铁也在建设中。

在教育合作方面,推动粤港澳高校合作办学,实现优质教育资源共建共享。2022年6月,香港科技大学(广州)获准设立,并于2023年开始正式招生。香港城市大学(东莞)获准筹建,预计今年面向10省份招生。多所高校实施粤港澳联合培养研究生专项计划。已有43所高校加入粤港澳高校联盟,组建了55个专业联盟,开展学科建设、高校事务等多领域务实合作。深圳职业技术学院与香港职业训练局合作共建特色职业教育园区和教育培训基地。澳门旅游学院在横琴设立旅游职业教育培训基地。此外,为便利港澳居民来大湾区就学,港澳居民及其随迁子女可享受居住地基础教育公共服务。

在健康湾区建设方面,截至2023年底,港澳在粤开办医疗机构34家,有逾500名港澳医师获内地执业资格。“港澳药械通”政策已在大湾区19家医院试点,一批临床急需的进口药物、先进医疗器械获批在大湾区医院使用。港澳居民在大湾区就医,在挂号、接受诊疗、用药、缴费等方面,均与内地居民享受同等待遇。粤港共同建设香港大学深圳医院,将其打造成为集“医、教、研、管”为一体的大湾区国际医疗中心。深圳正加快建设香港名医诊疗中心、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医学院及附属医院。在医疗规则对接联通方面,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通过专门立法,有效解决了澳门医生到横琴执业的壁垒障碍问题。深圳修订特区医疗条例,完善医疗服务跨境衔接机制,推动资质互认、信息互通、资源共享,解决了港澳医师多点执业问题。

在“就业通”方面,全面取消了港澳人员就业许可,同等纳入公共服务和政策扶持范围,实现在粤就业创业政策无障碍。目前,在粤纳入就业登记管理的港澳居民9.16万人,超20万港澳居民在粤工作发展。广东已建成“1+12+N”港澳青年创新创业基地体系,为港澳青年就业创业提供全链条服务,珠三角港澳青年创新创业基地累计孵化港澳项目超4000个。广东省实施事业单位公开招聘港澳居民管理办法,实现港澳居民入编大湾区事业单位“能报、能考、能聘、能管、能用”。出台大湾区职称评价和职业资格认可实施方案,已有文化旅游、医疗卫生等8个专业领域超3200名港澳专业人才在内地便利执业。

在“社保通”方面,出台“湾区社保服务通”实施方案,通过线上线下“跨境办”服务,在粤工作生活的港澳居民享有“市民待遇”社保服务。在珠海横琴、广州南沙开设“粤澳社保一窗通”,为港澳居民和企业提供便捷服务绿色通道。港澳居民在粤可参加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城乡居民养老保险以及工伤、失业保险,享受与省内居民同等社保权益。截至2023年底,港澳居民在粤参加养老、失业、工伤保险超34万人次,建立“湾区社保通”服务专窗237个,港澳地区社保服务网点85个。

在全球经济格局中发挥重要作用

粤港澳大湾区在全球经济格局中占有什么样的地位,其核心竞争力体现在哪些方面?

石佑启(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党委书记):2023年,粤港澳大湾区经济总量突破14万亿元,与2018年相比增幅接近30%,经济发展动能澎湃。在国际四大湾区中,粤港澳大湾区经济总量仅次于东京湾区。当前,粤港澳大湾区拥有联合国产业分类所列全部41个工业大类中的40个,是名副其实的制造业集群中心;港口集装箱吞吐量超8500万标箱,居全球首位;发明专利数量世界排名靠前,“深圳—香港—广州”科技集群连续4年排名全球第2;拥有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数量超7.5万家,科技领军企业、专精特新企业不断涌现。无论从经济总量还是从产业集群、航运物流、科技创新来看,粤港澳大湾区在全球经济格局中的影响力持续增强,是世界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

近年来,粤港澳大湾区在高水平对外开放、科技创新投入、世界级城市群建设等方面具备独特竞争优势,为深度融入世界经济奠定坚实基础。作为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交汇点,粤港澳大湾区是全国对外开放水平最高的区域之一,也是全国进出口贸易规模最大、实际利用外资金额最高的区域,在智能家电、汽车、高端装备制造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和产业链供应链韧性。粤港澳大湾区研发投入强度连年提高,2023年达3.4%,远高于创新型经济体2.8%的研发投入强度认定标准,接近甚至超过众多发达国家水平,为建设国际科技创新中心提供有力保障。同时,粤港澳大湾区常住人口数量超8600万人,有5个GDP万亿元级城市,背靠泛珠三角地区,具备其他国际湾区无法比拟的超大规模市场优势。互联互通、优势互补、互利共赢的城市群发展格局加快形成,为新制造、新业态、新服务的形成与发展创造有利市场条件。

此外,粤港澳大湾区充分发挥国家级新区和自贸试验区优势,加强三地全面合作,加快建设大湾区国际航运、金融和科技创新功能承载区,为更好营造国际一流营商环境、推动我国更高水平制度型开放注入新活力。

随着《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发展促进条例》《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建设首批授权事项清单》发布施行,逐步建立起为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放权赋能的长效机制;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聚焦深化科技体制机制改革,加快创新要素跨境流动与集聚,推动金融等领域改革创新,在全国范围内率先开展多项改革试点并取得一系列可复制、可推广的制度创新成果;广州南沙粤港澳全面合作示范区推出全国首个线上航运保险要素交易平台、首笔以人民币为交易货币的境外租赁特种船舶交易业务等,在多个领域实现全国首创。此外,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依托“一区两园”发展模式,探索数据、人才、设备、资金等要素跨境流动,形成协同效应。

当前,在全球经济不确定性增加背景下,外向型经济特征明显的粤港澳大湾区在经济总量、贸易投资、产业发展等方面仍保持稳步增长,充分体现了其较强经济韧性和抗风险能力。总体来看,完善的产业链供应链体系、更高水平的制度型开放、超大规模市场优势以及强有力的科技创新支撑,为粤港澳大湾区高质量发展提供重要保障。未来,粤港澳大湾区要落实好“一点两地”战略定位,推动从商品和要素流动型开放向更高水平的制度型开放转变,努力成为我国新发展格局的战略支点、高质量发展的示范地、中国式现代化的引领地,作为具有广泛影响力的国际一流湾区,在全球经济格局中发挥更重要作用。

本期报纸需要付费才能阅读,请您去网站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