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

加快推进保险业绿色转型

2023年10月25日  李长安

近期,中国保险行业协会发布了《绿色保险分类指引(2023年版)》(以下简称《分类指引》)。该指引是全球首个全面覆盖绿色保险产品、保险资金绿色投资、保险公司绿色运营的行业自律规范。这对引导保险业加快绿色创新、促进绿色保险规范发展具有积极意义,展现了保险行业发展方式绿色转型的决心。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鲜明特点。近年来,保险业全方位助推经济社会绿色转型发展力度不断加大。早在2016年,国务院印发的《关于构建绿色金融体系的指导意见》中就首次提出“发展绿色保险”的理念,主要涉及环境污染强制责任保险、产品质量安全责任保险、森林保险、农牧业灾害保险等。此后,监管部门又陆续出台《银行业保险业绿色金融指引》《绿色保险业务统计制度》等文件,对绿色保险进行界定,实现了对绿色保险的量化管理途径,也为开展绿色保险业务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在政策的支持和引导下,我国绿色保险取得了快速发展。中国保险行业协会的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6月末,绿色保险半年保费收入1159亿元。保险资金投向绿色发展相关产业余额1.67万亿元,同比增长36%。

在各项政策基础上,此次《分类指引》立足具体操作层面,从业务分类的角度出发,对绿色保险产品、保险资金绿色投资、保险公司绿色运营作出规范。清晰界定绿色保险的定义,是规范和引导绿色保险发展的前提,也是确定绿色保险产品的依据。绿色保险产品的分类指引遵循了《绿色保险业务统计制度》对绿色保险的定义,将保险业在环境资源保护与社会治理、绿色产业运行和绿色生活消费等方面提供风险保障的保险产品,界定为绿色保险产品。《分类指引》依次按照领域、保险类别、细分保险类别、示例产品,对应16类绿色保险类型,涉及69种细分保险产品类别。这些产品可以分为两大类,即保险责任范围涉及绿色发展的专属产品和可在绿色发展领域中应用的通用产品。

有了明晰的界定,行业机构可以据此提出相应的投资策略。比如,明确保险资金绿色投资,是保险资金运用践行了绿色投资理念或投向了绿色投资标的范围,有助于相关机构逐步构建、完善绿色投资的“股票池”“债券池”等。值得一提的是,《分类指引》还创新性地提出了保险公司绿色运营概念。这是指保险公司在日常经营活动中为适应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要求,把节约资源、保护和改善生态与环境、有益于消费者和公众身心健康等理念与实践贯穿包括办公、采购、消费、建筑、设备、出行等在内的经营全过程、全领域,以实现行业的绿色发展和可持续增长,达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有机统一。其评价维度主要通过绿色运营降低对资源能源的消耗,分为职场类绿色运营管理、硬件设施类绿色运营管理和因公出行类绿色运营三类。概念及分类的细化,对绿色保险工作规范开展大有裨益。

在绿色保险快速发展的同时,也要清醒地看到,我国绿色保险无论是在政策体系层面,还是执行层面仍有不少短板,特别是在行业自律上仍存在需要改进的地方。保险业应以此次《分类指引》为契机,严格按照相关要求,在产品开发、绿色投资和绿色运营方面不断加强行业自律。这包括不断提升绿色保险保障的范围,加强保险产品和服务创新,丰富绿色保险的产品种类;不断优化绿色投资的资金配置,重点加强对节能减碳产业、环境保护产业、资源循环利用产业等重点绿色产业领域的资金支持;在绿色运营过程中全流程全领域贯彻绿色理念,充分应用现代先进科技手段实现业务模式低碳转型,同时注重对绿色运营效果进行科学评估。唯有如此,我国绿色保险的发展前景才会更加广阔,在推动行业进步和国民经济绿色发展方面的功效才能达到最大化。

(作者系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北京对外开放研究院研究员)

本期报纸需要付费才能阅读,请您去网站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