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

安徽马鞍山 以高水平保护推动高质量发展

2023年08月19日 

马鞍山城区

整治后的姑溪河风光

铁矿坑变身地质文化公园

薛家洼生态园

长江不夜城

“人民保护长江 长江造福人民”大石碑

近年来,安徽省马鞍山市以更大决心、更高标准、更大力度推进生态环境保护,向“绿”而行、向“新”而生,用高水平保护绘就高质量发展生态底色,奋力打造长三角的“白菜心”,走出一条长江经济带资源型城市转型新路。实现了“人民保护长江、长江造福人民”的良性循环,统筹推进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和产业高质量发展典型经验,获国家督查激励。

人民保护长江

马钢南厂区位于长江边上,区域面积13平方公里,基于历史原因,厂区水污染问题一直是困扰厂区绿色经营的难题。2021年,马鞍山市入选海绵城市以来,推动宝武马钢公司在环保整治中,落实“工厂+海绵”理念,通过控污染、零直排、增绿色等方式,探索出了一条工业厂区水污染治理的新路径。

厂区海绵化治理改造只是宝武马钢绿色发展的一个缩影。聚焦“废气超低排、废水零排放、固废不出厂”,宝武马钢近3年投入100多亿元,实施治气、治水、治固“三治”项目142个,3A级国家工业旅游景区挂牌,成功创建环保绩效A级企业,荣获首批国家“绿色工厂”称号。

全面开展长江岸线综合整治,推进长江生态廊道工程建设,严格落实长江“十年禁渔”;全力开展向山环境综合整治;加快推进海绵城市建设;严格森林资源管理,全省率先开展湿地碳汇研究;将每年的10月24日确立为长江江豚保护宣传日……近年来,马鞍山市借“环保督察”之力,锚“问题导向”之航,执“绿色生态”之笔,落“环境整改”之实,强力开展系统治理、源头治理、流域治理、精准治理,全力做好突出生态环境问题整改,加快构建长江生态安全屏障。

安徽绿风环保节能材料有限公司致力于节能环保技术创新和产业应用。为进一步发挥技术、装备优势,企业有意通过流动资金贷款,加速推进行业技术升级,加快产业化布局。通过“采石会客厅”了解企业需求后,中国农业银行马鞍山分行积极对接,为企业放贷450万元。

保护长江生态,根本在于推进产业转型升级,穿“绿”鞋,走“新”路。

近年来,马鞍山以“1+3+N”产业集群建设为引领,深入推进制造业倍增行动,大力实施产业转型提升行动,做大做强优势主导产业,培育壮大“风口”产业,推动新兴产业加速发展,不断提升现代化产业水平。实施“七未”项目全生命周期管理2.0版,持续深化为企服务“十”字工作法、“采石会客厅”等品牌,打造一流营商环境,助力传统产业脱胎换骨,新兴产业强筋壮骨。2020年以来,马鞍山累计新增规上工业企业649户,净增317户。全市规上工业企业亩均税收从2018年的12.59万元提升至23.55万元,增长87.1%。

长江造福人民

暑热未消,位于马鞍山市采石古镇、国内著名的长江文化主题文旅街区“长江不夜城”依然游客如织。“自2022年12月30日开业以来,‘长江不夜城’共接待游客量约204.5万人次。”马鞍山市文旅集团副总经理魏先生说,长江马鞍山段东岸未整治前,除了传统的采石矶景区外,其他地方几乎无人问津。整治后,薛家洼、滨江湿地等串联成线,成为网红景点。长江东岸更是实现从脏乱差到国家5A级旅游景区的华丽转身,既满足了市民游客亲江近水的需求,也为“长江不夜城”、长江观光旅游等一批特色文旅项目的落地提供了条件。截至8月上旬,长江采石矶文化生态旅游区和“长江不夜城”累计接待游客约330万人次,带来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人民保护长江,长江造福人民,一组成绩单见证:

3年来,马鞍山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2021年、2022年PM2.5连续2年达到国家二级标准。今年上半年,马鞍山市空气质量综合指数改善幅度在全国168个重点城市中位居第9位。

马鞍山市地表水国考、省考核断面以及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的水质均全部达标,突出生态环境问题整改工作连续3年位居全省前列。

马鞍山市先后获批全国首批黑臭水体治理示范市、海绵城市建设示范市、国家森林城市、首批省级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称号,入选“十四五”时期国家“无废城市”建设名单。被列为2022年全国生态环境治理领域真抓实干成效明显激励对象。

良好的生态环境,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聚势赋能。2022年,马鞍山市“1+3+N”产业集群产值突破3400亿元。全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幅20.6%,居全省第3;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产值比重达40.1%。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增幅49.6%,领先全省。

(数据来源:中共马鞍山市委宣传部)

·广告

本期报纸需要付费才能阅读,请您去网站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