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

高质量推动京津冀产业协同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特大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研究院课题组

2023年05月04日 

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是重大国家战略,产业一体化是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重要内容和关键支撑,产业协同发展的广度和深度直接影响区域发展的质量与成效。京津冀交通一体化、生态环境保护、产业升级转移等重点领域率先取得突破,特别是以区域产业协同牵引区域发展协同,不仅是把握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这个“牛鼻子”的关键,而且是检验京津冀协同发展成效的重要方面。

当前,京津冀协同发展进入到滚石上山、爬坡过坎、攻坚克难的关键阶段,需要下更大气力推进工作。高质量推动产业协同发展,是优化京津冀地区经济结构和空间结构的重要内容,也是促进环渤海地区发展、带动北方腹地发展的战略需要。必须坚持以创新驱动为引领,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同时,立足京津冀各自比较优势和产业分工要求,着力加快推进产业对接协作,理顺三地产业发展链条,积极推动区域全产业链布局。

一是以科技创新为驱动,提升区域产业发展能级。科技创新往往会带来生产力质量和水平提高及经济裂变式增长,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驱动力。打造自主可控、安全可靠、竞争力强的现代化产业体系,推动京津冀产业升级,都离不开科技创新的驱动力量。要不断强化科技创新的市场化导向、产业化目的、企业主体作用,鼓励知名院校、科研机构及科技企业紧密围绕区域内协同创新重点产业开展技术性研究,积极建立科技合作示范基地等,聚焦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领域和龙头骨干企业共性需求,鼓励和引导三地对重大装备及关键零部件采取联合攻关、共同研发。同时,产业链与创新链深度融合是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的必然选择。要着力提高创新链对产业链的支撑作用,努力打造世界级产业集群,做大做强产业链,夯实产业基础能力,为更好发挥科技创新的驱动作用提供坚实基础。

二是以打造世界级产业集群为抓手,强化区域产业协同能力。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科技成果的诞生并不是创新活动的终点,还需推动其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产业集群是产业发展的主要空间形态,具备促进知识创新扩散、深化产业分工合作、降低交易成本等一系列优势。世界级产业集群是现代化产业体系的重要载体,也是建设世界级城市群的重要依托。当前,京津冀产业主要集中在各类园区、开发区和高新区,区内产业发展实现了在地理空间上的集聚,但是区与区之间、企业与企业之间尚缺乏实质性联系与合作,园区之外的产业发展也相对不足,整体上难以形成较为完善的产业链条、竞争力强的产业集群。相比于长三角、珠三角等区域,京津冀地区缺少完备的制造业体系为产业生态系统提供支撑,这导致很多创新成果难以实现高效率、低成本地在区域内落地转化,制约了区域产业链与创新链的融合发展。对此,需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融合集群发展,培育壮大一批千亿级的制造业集群,联手打造区域制造业聚集区,聚焦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生物医药、汽车制造等重点领域,打造京津冀世界级产业集群。

三是以发展数字经济为突破口,打造区域产业协同新高地。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技术加速创新,日益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各领域全过程,数字经济发展速度之快、辐射范围之广、影响程度之深前所未有。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加快发展数字经济,促进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数字产业集群”的要求。可以说,数字技术已经成为推动产业发展提质增效的关键支点,数字化转型已成为产业向更高效率、更可持续发展模式转变的重要推动力。作为我国数字经济发展高地,北京可依托数字基础设施、数字人才、数字经济核心产业、数字平台建设、数据交易等领域的优势,全面促进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加快建设全球数字经济标杆城市。天津可通过为数字技术提供应用场景,促进数字技术研发成果落地转化,助力新产业、新业态发展。河北可利用5G、云计算、大数据等数字技术对传统产业进行全方位全链条升级改造,充分释放数字技术对产业发展的放大和倍增效应,推动产业数字化进程。以数字经济新产业发展的动能释放,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融合集群发展,推动产业优化升级。

四是以推动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更好结合为目标,提升区域产业资源配置效率。当前,京津冀产业协同发展还面临一些难点。主要表现为:产业梯度落差较大导致产业衔接不畅,产业园区多而不强制约产业集群发展,做大做强产业链的创新支撑力不足,等等。要实现高质量的产业协同,就必须立足京津冀发展实际,聚焦现阶段发展难题,推动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更好结合。既要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用好龙头企业在区域全产业链构建与产业集群打造中的核心引领作用、小企业的黏合与补位作用,也要围绕产业发展规划、园区共建、产业链构建及战略性新兴产业融合集群发展等重点领域,发挥好宏观政策的调节作用,促进京津冀三地政策和资源发挥叠加优势,协同发力、提质增效,还要积极培育中介组织,发挥其桥梁纽带作用,打造世界级产业集群创新平台、世界级数据赋能产业转型升级创新平台等,推动产业链合作加速和产业资源优化配置。

(执笔:叶堂林 吴明桓 王雪莹)

本期报纸需要付费才能阅读,请您去网站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