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采用冶金矿山固体废弃物生产透水砖,坚固防滑,耐磨耐腐,是建设海绵城市的理想产品。”承德德厦建材有限公司管理者代表宗文会说。
在承德,像德厦建材一样通过深度开发让固体废弃物起死回生、变废为宝的企业不在少数。承德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党组书记杨玉兴说,经过10多年的发展,承德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已成为一大产业。截至去年10月底,全市尾矿制备新型建材项目130余个,砂石骨料生产企业46家,带动就业6000余人,年消纳利用各种固废物质7000多万吨,全市尾矿综合处置率达95%以上,产品热销国内,一些中高端产品还走出国门。
“承德固废处理能够形成产业,完全是被日趋严峻的资源环境形势、越来越强烈的环境改善诉求倒逼出来的。”杨玉兴开门见山。承德是全国262个资源型城市之一,也是我国北方最大的钒钛磁铁矿资源基地,多年的矿业发展产生了大量冶金矿山废弃物。截至目前,累计存积量达30亿吨左右,占到全国的十七分之一、河北省的四分之一。如此庞大的尾矿储存,不仅严重影响了当地生态环境,而且还给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带来极大隐患。
承德在京津冀协同发展中被确定为首都水源涵养区和生态环境支撑区,承德市委、市政府决定,按照“规划先行、科学有序、稳中求进、进中求效”的原则,全面推进以尾矿开发利用为重点的固废综合开发利用,将固废利用作为经济发展、干部任免、环境改善的重要考核指标,全市集中力量打造了4个产业园区,扶助30家龙头骨干企业发展壮大。
宗文会说:“承德德厦建材有限公司就是政府强力扶持成长起来的固废消纳企业,企业刚成立那会儿,政府不仅组织了专题招商会,主管领导还亲自带队帮助企业推销产品。”通过20年发展,该企业目前已经成为年消纳固废10万吨至12万吨的深加工企业,总产值近亿元,总利润过千万元。
进入承德新通源新型环保材料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记者被火热的生产场面所吸引,生产线进的是冶金矿山固体废弃物,出的则是微晶石板材。“这种高端建材每平方米能卖到300多元,原料就是尾矿砂。”公司董事长张瑞军说,这种高端板是公司的专利产品,抗压强度、抗折强度、光泽度、耐酸碱等性能指标均超过天然石材,可以按照客户需要生产各种花色和规格,深受国内外高端客户所青睐。
进军新型环保材料领域之前,张瑞军是一位拥有9个采矿权证的“矿老板”。他深知光靠“吃资源饭”的企业难以实现可持续发展,但转型进行尾矿产品深加工后产品一直停留在低水平。终于,他在一次展会上接触到了河北睿索固废工程技术研究院的专家,通过深度合作研发出高端产品。
专就固废综合利用进行新产品及新装备深度研发的河北睿索固废工程技术研究院,在新通源公司设立了尾矿综合利用技术开发中试基地,研制出了尾矿渣“一分为三”综合利用方案——精细颗粒做微晶石等高端产品;中等颗粒做泡沫陶瓷等中端产品;粗颗粒做透水砖等低端产品,实现了尾矿渣“吃干榨净”式生态处理。
科技创新撬动了固废高效利用,通过河北睿索固废工程技术研究院牵线搭桥,承德市与40余家科研院所成立了“京津冀尾矿综合利用技术创新联盟”产学研交流合作平台。丰宁满族自治县的河北恒钏建筑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也是科技创新的受益者,这家企业采用中国地质科学院的科研成果,利用尾矿生产微晶发泡板材。该公司总经理池宗鹏说,原来建筑内墙体需要垒砌,如今采用发泡板材,只需根据墙体尺寸进行合理切割,到工地拼装起来即可,施工效率极高。
目前,承德尾矿制备新型建材产品已涵盖墙体材料、路面材料、装饰材料、保温材料、砂石骨料等10大系列70多种产品。承德投产及在建垃圾发电企业5家,固体废弃物协同处置水泥窑5座,不仅能够全部消化整个城乡的生活垃圾,而且还能消化33万吨有害固废。
承德环能热电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冯敬远说,目前承德市区及承德县的生活垃圾、餐余垃圾全部进环能热电厂进行无害化处理,通过对这些垃圾综合利用,每年可产热电10006.6千瓦时,蒸汽14.21万吨,节约标煤4.9万吨。
坚持不懈发力,承德固废资源化利用产业已产生规模化效益,规上生产企业超过50家,生产总值突破300亿元。不仅被确定为全国工业固废综合利用示范基地建设试点,还通过国家工信部选拔,顺利进入了全国12个工业资源综合利用示范基地名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