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版:冬残奥会特别报道 上一版  下一版  
 
标题导航
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  下一版 2022年3月5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新时代残疾人事业蓬勃发展
本报记者 康琼艳

3月4日晚,北京2022年冬残奥会开幕,来自五湖四海的残疾人运动员汇聚北京,中国也派出了参加冬残奥会以来规模最大、运动员人数最多、参赛项目最全的残奥会代表团。

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申办成功的6年,是残疾人冰雪运动加快发展的6年,也是残疾人事业全面进步的6年。

共享冰雪魅力

在北京大兴,一座新建的气膜式冰壶冰球运动馆吸引了当地残联业余冰壶队前来体验,队员主要由听障、轻微视障和轻微肢残的残疾人组成。听说场馆将对基层残障人士免费开放,队长谭健高兴地说:“能上真冰进行训练,并且有专业的装备,队员们的积极性非常高。”

在四川成都,一支由特殊教育学校的学生组成的滑雪队,让很多身处无声世界的孩子也实现了自己的冰雪梦。在滑雪场上,他们自信从容,连续滑出优美的“之”字形。抵达终点时,教练将成绩写在白板上,递到他们面前。在校长赵晓玲看来,滑雪训练让孩子们更加乐观,拥有了突破自己、克服困难的勇气。

乘着冬残奥会的东风,越来越多的残疾人感受到了冰雪运动的魅力。冬残奥项目体验、冬季康复健身训练营、冰雪嘉年华……各种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赛事活动吸引着残疾人走出家门,亲近自然。特别是冰上自行车、雪地足球、旱地滑雪、冰蹴球等新颖有趣的大众冰雪项目,深受残疾人的喜爱。

“自2016年起,我国连续6年举办‘残疾人冰雪运动季’,为残疾人融入‘带动三亿人参与冰雪运动’搭建平台。”中国残疾人联合会体育部副主任勇志军介绍,“据不完全统计,每年参与冰雪季运动的残疾人达30万人次,相信随着北京冬残奥会的举办,会有越来越多的残疾人能参与冰雪运动,提升生活质量。”

共铸赛场辉煌

2002年,中国第一次以参赛国身份出现在冬残奥会赛场,当时只有4人参赛。2018年,平昌冬残奥会上,中国轮椅冰壶队以6∶5战胜挪威队,摘得金牌,实现了中国代表团冬残奥会奖牌和金牌“零的突破”。2021年9月5日,东京残奥会上,中国运动员表现神勇,实现金牌榜和奖牌榜双第一的五连冠。据统计,“十三五”时期,中国残疾人体育代表团共参加160项国际赛事,获得1114枚金牌。

竞技场上屡创佳绩的背后,离不开制度层面的谋篇布局。《残疾人冬季运动项目运动员分级》新国标为残疾人运动员公平参与各类体育项目提供了保障。完善的四级联动培养体系,45个国家残疾人体育训练基地的保障服务,教练员、裁判员、分级员等专业人才队伍的建设,都为我国残疾人体育事业发展保驾护航。《中国残疾人体育事业发展和权利保障》白皮书显示,2015年至2021年,全国开展的冬残奥会大项由2个拓展到6个,实现了比赛大项全覆盖;运动员由不足50人发展至近千人,技术官员从无到有发展到100多人。

回望中国残奥军团在竞技场上的征战历程,残疾人运动员无疑是中国8500万残疾兄弟姐妹不断突破局限、追求人生梦想的缩影。西北工业大学教授文安表示,残疾人从事竞技体育活动已经远远超过最初以体育健身促进康复的医学目的,而是追求同健全人一样拥有从体育竞赛中享受快乐、体会激情、获得荣耀的社会权利。

共赴精彩人生

尊重、爱护、帮助残疾人,是人类社会文明进步的标志。作为残疾人融入社会、实现梦想的重要途径,残疾人体育事业的蓬勃发展也折射出残疾人生活品质的变迁和全社会扶残助残氛围的浓厚。

“残疾人是社会大家庭的平等成员,是人类文明发展的一支重要力量,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支重要力量”“健全人可以活出精彩的人生,残疾人也可以活出精彩的人生”“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残疾人一个也不能少”“中国将进一步发展残疾人事业,促进残疾人全面发展和共同富裕”……习近平总书记对残疾人格外关心、格外关注。

党的十八大以来,残疾人事业被纳入“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符合时代潮流的残疾人事业发展之路愈加开阔。翻开《“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体育强国建设纲要》《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无障碍环境建设条例》《全民健身条例》等多项政策文件,残疾人群体的权益保护始终都是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一条条精准有力的措施为残疾人群体兜住“稳稳的幸福”——

截至2020年年底,我国700多万建档立卡贫困残疾人如期脱贫;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和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制度惠及2600多万残疾人;1180多万残疾人纳入特困救助供养和最低生活保障;178.5万户贫困残疾人家庭住房安全问题得到解决;8万余名家庭经济困难的残疾儿童接受普惠性学前教育;65.3万户贫困重度残疾人家庭完成无障碍改造……贫困残疾人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提升。

一个个鼓舞人心的故事见证残疾人群体逐梦人生的无限可能——

在吉林,患有先天渐冻症的男孩邢益凡自强不息,以645分的优异成绩被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录取,立志要为我国宇航事业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在湖南城步,轮椅上的“花仙子”杨淑亭不仅把自家生产的仿真花卖到了国外,而且带动了上千名村民脱贫致富;在湖北武汉,宋忠桥每天拄着拐杖义务为老人理发,还免费培训出2000多名学生;在浙江嘉兴,盲人中医师朱丽华用双手推开光明的人生,治疗病人23万余人次……

一个个暖心的细节勾勒出全社会尊重、关爱、帮助残疾人的浓厚氛围——

方便轮椅出入的坡道、公共服务场所安装的低位柜台,无障碍理念早已从赛场延伸到生活,加快了残疾人走出家门、融入社会的步伐;去年“双11”期间,多家鞋企联合推出“一只鞋计划”,贴心满足肢残人士的消费需求;由280个零件构成的仿生手帮助肢残人士实现抓、握、捏等多种动作,让残疾人看到了借助科技提高生存质量的美好前景……

奋斗二十载,共赴冰雪梦。在北京2022年冬残奥会的舞台上,中国残疾人运动员将向世界展示昂扬向上的竞技风采和自强不息的精神力量。在赛场之外,一流的无障碍设施建设,9000余名志愿者热情的服务,也将向世界传递“勇气、决心、激励、平等”的残奥价值观,为中国残疾人事业写下“一起向未来”的崭新篇章。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