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如期实现,“十四五”实现良好开局。面对复杂国际环境、新冠肺炎疫情和极端天气等多重挑战,各地区各部门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加大宏观政策跨周期调节力度,国民经济持续恢复,发展水平再上新台阶。
参加全国两会的代表委员们纷纷表示,2021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2022年经济工作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我们要以“稳”更好地求“进”,以“进”更好地固“稳”,坚定不移做好自己的事情,扎实推动高质量发展。
聚焦“稳”字定方略
稳字当头、稳中求进,就要聚焦“稳”定政策,牢牢把握发展的大局和大势。
全国人大代表、中国工程院院士黄庆学表示,中央把“稳增长”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把稳中求进作为今年经济工作的主基调,意义十分重大。面对供给冲击、需求疲软、预期转弱三重压力,我们必须把稳增长作为经济工作的重中之重。
全国政协委员、天津大学管理与经济学部博士生导师张水波表示,一是面对困难挑战,要保持定力和耐心,既要正视困难,也要坚定信心,实现心理上的稳;二是宏观政策做到稳健有效,要保持政策连续性,积极调整结构,推动区域、城乡平衡协调发展,实现大局上的稳;三是要持续激发市场主体活力,针对问题一个一个解决,实现步调上的稳。
除了心理、政策、步调几个方面的稳之外,在宏观经济大局上也要保持稳定。
最新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202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2021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GDP)比上年增长8.1%,两年平均增长5.1%,在全球主要经济体中名列前茅。
“要保持宏观经济基本面稳健。”全国人大代表、福建师范大学福建自贸区综合研究院院长黄茂兴说,保持就业稳定,整个经济才有稳定基础;保持物价稳定,以稳物价来保障基本民生;稳住产业链供应链,经济发展离不开产业,只有强链固链补链,经济社会才能稳。
“稳”字,还要落到具体政策上。全国人大代表、好医生集团董事长耿福能认为,在疫情冲击下,国家出台多项措施为企业纾困解难,坚定了企业发展的决心和信心。下一步,要继续保持政策稳定性。建议通过降低企业用能成本、加大援企稳岗力度、减轻企业税费负担等举措,持续优化营商环境,营造公平、透明、法治的发展环境。同时,强化金融财税支持,重点支持受疫情影响严重的产业,促进经济发展稳中有进。
全国政协委员、月星集团董事局主席丁佐宏表示,坚持稳字当头,必须全力保畅通、保运转、保民生,既要统筹推进经济发展和民生保障,加快补齐民生领域短板;也要落实好就业优先政策,推动新的生育政策见效,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人民有了更多获得感、幸福感,国家才能更加稳定繁荣。”
围绕“进”字做文章
稳字当头、稳中求进,还要围绕“进”字做文章,不断激发发展活力,积蓄发展新动能。
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已经有了良好的基础。最新数据显示,2021年新登记市场主体2887万户,日均新登记企业2.5万户,年末市场主体总数达1.5亿户。营商环境不断改善,助企纾困政策加快落实,新市场主体不断涌现。
代表委员们表示,“进”就是要促发展,促发展就必须千方百计激发市场活力。不仅要实现宏观政策稳,为发展做保障,而且微观政策要活,提振市场主体信心。
为了达到“进”这一目标,必须进一步创造公平的政策环境。着力打通国内大循环,畅通生产、分配、流通、消费各环节,坚持对外开放政策,高质量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实现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
完备的产业链供应链、广阔的市场机遇、持续优化的营商环境使中国继续成为引进外资的热土。2021年,我国实际使用外商直接投资金额1.1万亿元,比上年增长14.9%,首次突破1万亿元。
代表委员们认为,要坚持对外开放不动摇,努力保持外贸增速、规模持续增长,以对外资的吸引力不断激发“进”的活力。
“进”也离不开创新。创新是发展的内在动力,必须千方百计注重科技创新,激活科技创新这个新动能。
黄庆学代表表示,希望通过推动完善优化科技创新生态,引导广大科研人员进一步形成扎实的科研作风,务实推进核心技术自主创新,支撑制造业稳步提升,为实现稳字当头、稳中求进的发展目标增添力量。同时,科技创新要做实做强、稳扎稳打,切不可盲目冒进。
“对于金融行业来说,把握稳中求进,就要强化科技、开拓创新,加大对科技企业支持力度,打造‘科技+金融+产业’的新生态,充分运用金融科技力量,创新解决难点、痛点和堵点问题,为经济社会发展全面赋能。”全国人大代表、建设银行湖南省分行行长文爱华说。
丁佐宏委员认为,围绕“进”字做文章,走稳健发展与高质量发展之路,需要从三方面努力:一是创新思路、优化服务,发挥实体平台优势,进一步提升消费供给,促进消费扩大,努力成为畅通经济循环的“主力军”;二是做好实体商业平台的“稳定器”,加大稳商助商惠商力度,提升民营企业的就业吸纳能力;三是积极践行社会责任,以企业的高质量发展,助力全社会共同富裕事业的稳步迈进。
保民生就是促发展
做好民生工作,是稳人心、稳大局的重要基础,也是有效扩大需求、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着力点。
过去一年,聚焦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各地区各部门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千方百计增加居民收入,全面加强社会建设,完善社会保障网,构筑起人民群众实实在在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新冠肺炎疫情下,守护好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是首要任务。
耿福能代表认为,当前全国疫情防控形势总体可控,但我们不能掉以轻心,应始终坚持人、物、环境同防。“唯有全国疫情防控一盘棋,采取科学、精准、有效的举措,才能稳住来之不易的经济复苏和全民抗疫成果,为稳中有进营造良好环境。”
就业是民生之本。数据显示,2021年全年城镇新增就业1269万人,比上年多增83万人。全年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平均值为5.1%。全国农民工总量29251万人,比上年增长2.4%。
代表委员们认为,要千方百计创造就业机会,包括加强产业工人培训、高技能人才培养和引进等,以促就业带动居民收入增加,以促就业提振消费信心。
全国人大代表、南方电网广西电网公司董事长揣小勇表示,能源央企要把握“稳”的基调,成为“进”的动力。为进一步提高人民群众生活品质,今年南方电网广西电网公司将投入85亿元持续实施广西农村电网巩固提升专项行动,投资不少于2900万元实施定点帮扶项目,助推乡村振兴发展。
“兜住兜牢民生底线,要解决好就业问题、落实好劳动用工政策,做好养老保险全国统筹和社会保障,继续推行和落实鼓励生育、应对人口老龄化的政策。”张水波委员认为,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统筹推进经济发展和民生保障。
代表委员们认为,要从党中央的重大决策中找发力点,在关键领域、薄弱环节上寻突破,牢牢兜住民生底线,稳住经济基本盘,积蓄发展新势能,掌握未来发展主动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