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将“电影”和“歌舞”两个关键词放在一起,估计很多人脑海中跳出的第一个词便是“宝莱坞”——印度电影的代名词。
宝莱坞是位于印度孟买电影基地的一个制片厂的名字。制片厂将“好莱坞”(Hollywood)打头的字母“H”换成了孟买(Bombay)的字头“B”,“宝莱坞”(Bollywood)便因此得名。
现在,宝莱坞作为印度电影产业的代称,在世界电影市场上成了一个特点极为鲜明的文化标签。
提到宝莱坞电影,就不得不提它那载歌载舞的表现形式,几乎所有宝莱坞影片里都会有演员们又唱又跳的场面。
在电影中,歌舞经常承担着串联故事情节的作用。很多时候,歌舞本身就是剧情的一部分,由片中的演员演唱,并且配以舞蹈来提升表现力。
宝莱坞电影中的舞蹈亦有十分鲜明的特点。早期,这些舞蹈主要根据印度舞蹈编排,融入了许多印度各地的特色民族舞蹈元素。而在如今的电影中,舞蹈很明显地多元化了,它借鉴了许多欧美国家音乐MV以及百老汇音乐剧的编舞风格,有些电影甚至直接将西方流行舞蹈搬上银幕,让其与印度古典舞蹈交替出现在电影中。
印度电影这种丰富多彩的歌舞元素,与本土观众对于电影消费的需求和期待密不可分。在印度,本土电影构成了院线的主要份额,印度电影票又长期保持相对较低的价格,这使得印度人将电影视为一种“习惯性消费”,本土消费群体极为庞大。
在市场的引导下,印度电影“分量”十足,动辄3个小时的时长,剧情跌宕起伏,歌舞元素丰富,而且还要辅以大量后期特效,让观众在欣赏电影的同时,享受一道视听盛宴。
光有绚丽的歌舞还不够,宝莱坞电影乃至整个印度电影产业之所以如此发达,成熟的剧情架构能力功不可没。印度影片偏爱剧情类主题,多含有大量公式化元素,比如命途多舛的情侣、矛盾重重的家庭、贪污腐败的官员、遭遇不幸的好人与心怀恶意的坏蛋,等等。片方在创作剧本时,会尽量将上述元素与戏剧性杂糅在一起,使电影情节更加符合大众口味。
当然,也有许多人认为印度电影在编剧上过于程式化,显得“工业味”十足。不过,不可否认的是,这种“工业味”能够极大地放大电影与观众的共情,因此对于票房的贡献还是非常可观的。
2016年底的《摔跤吧!爸爸》一经上映迅速成为世界范围内的话题电影,也让许多观众了解到阿米尔·汗这一宝莱坞巨星。阿米尔·汗参演或制作的电影,如《印度往事》《未知死亡》《我的个神啊》等在印度电影史上都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其中《三傻大闹宝莱坞》更被视作反映印度社会在教育制度、女性权益等领域诸多问题的一部寓意极深的佳作。
其实,影片中的印度,何尝不是现实中印度社会的一个缩影。印度人口众多,种姓制度难以根除,同时随着经济社会不断发展,人与人之间在贫富、社会权利等诸多方面的差距越来越大。以宝莱坞作品为代表的本土电影将对印度经济社会等问题的思考搬上银幕,让普通大众能在惩恶扬善、邪不压正的叙事中感受正义与善良的光芒,并以此得到一定程度的慰藉与满足。
只是,电影中那些普通人冲破桎梏、破茧重生的戏码,在现实中又有多少实现的可能呢?
宝莱坞电影中那些针对社会现象酣畅淋漓的嬉笑怒骂,映射在现实中,怕只是千千万万普通印度民众欲言又止的一声慨叹,以及之后长久的沉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