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是当下真正的“带货王”?当然是北京2022年冬奥会。
有网友戏称,开幕式各国代表团入场环节完全就是羽绒服大型“种草”现场;作为冬奥会指定零食赞助商,盼盼旗下32种明星产品提前进入冬奥村,试吃vlog火爆全网……
这一次,中国品牌守着家门口举办的北京冬奥会,打了一场漂亮仗,一大批中国品牌乘势崛起,在全球范围内刷了一波存在感。
应该说,中国品牌的崛起是必然的。多年来,中国企业在研发上的投入有目共睹,对全球人才的吸引力与日俱增,而且还坐拥最具韧性的供应链。中国品牌昂首于全球市场是迟早的事。
为什么一切发生得这么快?众所周知,从产品到品质再到品牌,这是所有好企业都必须迈过的三道坎,但过坎需要时间。尤其是品牌建设,本身就是一个系统工程,期间迈出的每一步,不仅需要技术、人才、管理等综合能力的支撑,更需要市场的认同。换句话说,到了创品牌这一步,“企业争气”只是必要条件,如果没有好的营商环境,品牌建设之路就会难上加难。
幸运的是,今天的中国企业赶上了好时代。
从国内环境来看,随着经济发展与消费升级,国人的口袋鼓了,消费能力提升了,中国品牌主场优势凸显。同时,随着中国综合实力的全面提升,消费者对本土品牌的认同度大大提高,国货崛起已成风潮。
从国际环境来看,随着中国对外开放的大门越开越大,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地区开始了解中国、喜爱中国;新冠肺炎疫情重创全球供应链,越来越多的外国消费者开始关注中国产品;中国企业“走出去”的经验越来越丰富,中国品牌的国际影响力、竞争力越来越强。
中国品牌的崛起,不仅仅是企业本身的成功,更是这个时代的成功。
不过,居安思危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之一。对于今天的中国品牌来说,到手的成绩固然值得欣喜,但升级的压力也如影随形。从中国品质到中国品牌的这一步,我们已经迈过去了,从中国品牌到中国标准呢?中国品牌知识产权的护城河挖好了吗?
品牌建设是一场持久战,激烈的竞争仍在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