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速风力、温度湿度、降雪……与夏季奥运会相比,冬季奥运会是更加依赖气象的盛会。北京2022年冬奥会的举办,对气象人来说,也是一场大考。
汇聚多地业务骨干的冬奥气象服务核心团队自2017年建成以来,进山追风、驻场冬训……气象人追寻冰雪之梦的脚步一刻也不曾停歇。
数据保障排头兵
在北京冬奥会张家口赛区零下20摄氏度左右的低温环境下,为保障监测网内数百个气象装备的稳定运行,有这样一支气象人队伍,常常顶风沐雪,身负20多斤的装备,套上冰爪,从没过脚踝的积雪中铲出一条路,一步一步爬上山顶,再一点一点挪向各赛区气象站点,确保气象数据正常采集。
张家口赛区气象装备保障团队队长幺伦韬回忆道,申奥成功之初,他们就以冬奥会赛场为核心,在恶劣的环境条件中建站、护站,将40余套气象观测站布设在赛场各个角落。
最让队员之一、河北承德市气象局气象探测中心工程师何涛记忆犹新的是2021年初的一次测试赛,赛区在人工造雪后,一些装备被飞扬的雪花遮蔽,无法正常运转。“我们前往实地检修,深一脚浅一脚,平常半个小时的路程,花了1个多小时才到。到了之后才发现,一些设备因靠近造雪区域,被积雪覆盖得很深,提前拿着铁锹的保障组成员,几个人连挖带刨地忙活了一天半,才把设备最终挖了出来。”何涛说。
那一次经历让团队成员们亲身体会到了山区雪地气象保障工作的艰辛,同时也促成了团队安全管理办法的出台。从那之后,无论是否为雨雪天气,每次都是3人至4人一组出队,还配备了安全绳等保障措施,确保大家的安全。
精准的气象预报是冬奥会顺利进行的必要保障。“每一天团队都在全力以赴。”何涛由衷地说,冬奥会赛前几个月,他们多次实地勘察赛区每一个站点,对每站位置、装备配置、相邻站点情况和前往方案等基本信息做到心中有数,对常出现的问题记录在案,针对每个站点撰写精细化服务方案,做到“一站一策”,出现任何突发问题,都能在第一时间有序开展工作。
雨雪风霜“把脉人”
为给赛事提供有力的天气预报服务支撑,一批天气“把脉人”扛起预报重任。
碧空澄澈、白雪皑皑的云顶滑雪公园,最令预报员们刻骨铭心的是“冷”。北京冬奥会张家口赛区云顶场馆预报员钱倩霞说,这些年的冬季她都和队友一起参加驻训,经常往返于云顶场馆的山脚和山顶之间,在比赛场地感受风和体感温度的变化,记录相关数据,分析预报难点,以摸清赛区的天气特点。
每当雨雪、大风来临之时,就是最好的观测期。从2019年开始,连续几个冬季,北京冬奥会降雪粒子科学观测实验小组都会到山上进行雪花观测。“我们通过观测拍摄的雪花照片,得到了不同粒子形状、凇附程度的雪水比,为研究赛区山地降雪机理、开展雪深预报积累观测基础。”实验小组组长范俊红介绍,降雪天气多半会持续到深夜,队员们就冒着风雪连续观测十几个小时,全面记录降雪过程的雷达回波特征,这些观测资料有助于提升预报员对赛区降雪规律的科学认识和预报预测能力。
风雪中默默坚守,只为在关键时刻顶得上。2021年2月20日,强大的阵风一度使测试赛按下了暂停键。摆在张家口赛区古杨树场馆群首席预报员段宇辉面前的需求是:立刻给出未来1个小时风速风向预报。不到两分钟,他便给出预报结论:未来1个小时,跳台起跳点的平均风速为逆风3米/秒至5米/秒,阵风4米/秒至6米/秒。清晰而又严谨的预报,迅速被组委会采纳,比赛在1个小时后重启。“我们的精准预报既保证了赛事的正常开展,也保护了运动员的安全。”段宇辉欣慰地说。
全力磨炼“内外功”
气象人一方面夯实“内功”,模拟赛时状态,依托现有平台、科技成果,将预报细化到每一个场馆、每一条赛道;另一方面打磨“外功”,与其他相关团队、单位细化点位对接,演练不同气象风险下的赛事变更预案等。
在北京延庆赛区,从2021年12月6日开始,预报业务人员开展定点、定时、定量的预报“比武”——每天17时前,预报员制作各冬奥场馆预报,并上传至多维度冬奥预报业务平台,再由系统统计评分。在促进精细化预报能力提升的同时,更反复强化了这套业务系统操作流程。在河北张家口赛区,场馆气象服务团队不断总结经验,优化服务策略。在云顶滑雪公园,预报员不断开展场馆内外风速风力预报试验,为赛时精准“捕风”积累经验。
北京冬奥组委主运行中心(MOC)首席预报员何娜告诉记者,冬奥气象服务团队是一支年轻的队伍,队员平均年龄37岁。“我们借助最精密的观测,以最精准的预报、最精细的服务,将气象灾害风险对赛事的影响降至最低!”张家口赛区云顶场馆群首席预报员李宗涛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