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国家体育馆通信经理杨海瑩,也是北京冬奥会场馆通信保障团队中的一员。国家体育馆曾经是2008年北京奥运会3个主场馆之一,如今又有了“冰之帆”的新昵称,承办2022年北京冬奥会冰球比赛。作为冬奥会场馆通信保障团队,我们在这里日夜奋战、与时间赛跑,让老旧场馆的通信设施“换新颜”。
此前,国家体育馆很多基础设施并不像新场馆那样完备,这给工作人员带来了不小的麻烦。例如,场馆内并没有统一供暖和制冷,只能依靠运行团队后期购买的电暖器与电风扇。为了保证冰场制冰质量,团队经常要在零下15摄氏度的低温环境下作业。
在2021年开展的北京冬奥会系列测试活动中,我们通信保障团队在克服硬件条件不足的同时,还要应对长时间的工作和值守。那时候,平均每天要工作近17个小时。从4点15分到达场馆配合应急车入位搭建,到第二天凌晨1点半完成最后一班巡检汇报后才能离开。有时,团队甚至还需要24小时就近值守。大家虽然都很想家,但谁都没有提出回家的申请。“舍小家为大家”,对于我们这些冬奥人来说并不是一句誓言,而是日复一日的坚守。
由于我一直从事一线销售工作,场馆通信经理的新身份要求我必须尽快掌握大量的专业知识。为此,我与团队成员利用工作之余多次开展“深夜小课堂”,有针对性、小范围地进行技术学习,并认真阅读相关专业指导手册和技术标准文件。那段时间,自己满脑子只想着一件事,就是要圆满完成冬奥场馆通信保障工作,去拼下每一场硬仗,建好这条最前端的通信网。
经过不懈的努力,在冬奥会测试活动中,国家体育馆成为当时第一个完成除临时点位外综合布线的场馆,也是各个场馆中启用正赛使用区域最多且部署点位最多的场馆。
“成绩代表昨天,要收获明天的果实,仍需要今天的拼搏努力。”我常用这句话鼓励队员,也激励自己。通信保障工作需要时时刻刻、从始至终地专注工作,才能够做到“万无一失”。只有秉承着工匠精神,才能将工作做细、做实、做精;也只有用匠心,才能铸就冬奥会高品质网络。
(本报记者 李芃达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