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北京冬奥会的成功举办,离不开那些身处幕后默默奉献的身影。近日,记者走进首都体育馆,探访这里的冬奥场馆服务保障工作。
冬奥会期间,为确保赛事顺利进行,首都体育馆提供了供应充足、安全营养的健康餐饮服务。“首体餐饮遵循国际惯例,满足来自不同国家和地区、不同民族和文化习俗的人的需求,提供多样化餐饮服务,同时展示弘扬中国传统饮食文化。”首都体育馆餐饮协调副经理黄斌说。冬奥会期间首体餐饮单日服务的人群数量高峰时达3500余人,服务点位面积超过4500平方米。工作人员每天清晨4时30分开始备餐,结束时间根据竞赛日程确定。因17天的竞赛日程中有11天涉及晚场,所以大多数餐饮运行在22时30分至23时30分之间结束。
在首都体育馆赛事中心地下一层厨房,记者看到,几名厨师正手持大勺,在热气腾腾的大锅里翻炒,锅中冒出的香味令人垂涎。“我们正在制作奥林匹克大家庭和国际技术官员的午餐,他们多为外籍人员,我们会充分考虑用餐人的饮食喜好和个性需求。餐食以西餐为主、中餐为辅,还会增添一些北京特色小吃等。”首都体育馆餐饮服务商北京金丰餐饮有限公司行政总厨武海岩说。“1月31日是中国农历除夕,我们为闭环内的工作人员送上‘五福水饺’。饺子皮选取奥运五环颜色,用蔬菜汁染色,既体现中国的年味,又有运动健儿为国添彩、预祝冬奥会圆满成功的美好寓意。”黄斌说。
除了餐饮服务,首都体育馆的防疫工作也有鲜明特色。“首体坚持‘防疫为先’,统筹疫情防控、赛事组织与场馆运行一体推进,织密疫情防控屏障。”首都体育馆场馆群运行团队医疗和防疫副主任赵成芳说。
记者进入首体南门时发现,使用身份证在门口的数字监测哨点上进行验证,便可实现人员体温、身份查验、北京健康宝、核酸检测、疫苗接种等通行查验。目前,首体共布设该设备16台,用于闭环外人员以及观众查验,加快通行速度。除了数字监测哨点外,首体还引入了多种智能科技防疫产品,包括生物气溶胶新冠病毒监测技术、智能测温仪、多体征感知设备等。
据介绍,首体防疫工作中难度最大的是防疫分区划定和流线设置。“首都体育馆是老场馆,可用面积小,进出通道少,空间较局促。与此同时,首体承担的冬奥会赛事场地转换频繁,参与人数多,面临的防疫任务很重。”赵成芳说,当初设计首体的防疫分区时,曾多次邀请疫情防控专家现场踏勘研究,就防疫分区方式不断优化和持续改进。经过20余次改版,终于使防疫分区和流线达到最优状态,科学设计出连接涉奥人员往来、涉赛物品转运的贯通链条,实现对入境人员全链条无缝隙闭环管理。这一方法的有效性在赛时也得到验证,为闭环管理顺利运行发挥了重要作用。